(三)貨幣總量與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
1,、增加貨幣總量的途徑
在上文中我們得出結論,,想增加貨幣總量,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第二層資產負債表中的銀行資金流向第三層資產負債表中的企業(yè),,銀行層面在支付過程中發(fā)生了平表支付轉移,,總量不減少;而第三層資產負債表層面則通過信用擴張得到了存款資產(可交易存款),;或者說支付端在第二層損失了一份頭寸,,而收入端在第三層、第二層各得到了一份頭寸??偭可显黾右环蓊^寸,!或者說,第二層的銀行可以在不損耗本層可交易存款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擴張,,給第三層注入流動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貸完畢后,,雖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存貸雙增”,但其中的“存款”是“負債”,,那是企業(yè)的可動用頭寸,;在銀行資產端, “存放央行準備金”并不會增加,,增加的只是非存款類的“貸款”資產,!此外,即使是在第三層,,如果得到頭寸的企業(yè)并非銀行間市場參與者,,而是一般企業(yè),則增加的頭寸是無效的,,因為這部分頭寸并沒有參與到市場當中,,雖然第二層看起來不損失頭寸,但實際上銀行要為此繳納準備金,,還是會減少一些,所以傳統(tǒng)信貸擴張(非場內信用擴張)反而會導致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趨于緊張,,直到衍生的新增貨幣通過認購產品等渠道回到市場當中,。此外,由于企業(yè)存款的增加,,銀行繳準基數(shù)增加,,所以其實第二層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性是會減少的。但由于繳準基數(shù)的改變以旬為單位,,所以這一過程會以“脈沖”的方式逐漸體現(xiàn)出來,。
注:銀行理財產品雖然有顯性或隱形的銀行信用背書(保本或非保本),但從支付結算的角度出發(fā),,只要是表外理財且沒有資金池混用特征則與其他產品相同,,屬于第三層資產負債表。
2,、金融體系“同業(yè)存款”與實體經(jīng)濟“一般存款”的關系
“第二層”向“第三層”流轉的信用擴張方式,,在經(jīng)濟體系中不一定拘泥于銀行間市場,也不必區(qū)分金融類企業(yè)還是一般企業(yè)(同業(yè)存款或一般存款)。畢竟存貸比只是央行創(chuàng)造出來限制信用擴張的方式,,不自然的將非銀機構與企業(yè)隔離開,。基金,、券商,、信托和從事實體經(jīng)濟的企業(yè)都在扮演第三層表中的角色?;蛘呶覀冊偕钊胝勏氯ィ恒y行購買基金產品——基金產品購買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銀行購買券商兩融或受益憑證——券商為股民提供資金;銀行購買信托收益權——信托投放信托貸款,。只要第二層向第三層注入了流動性,,其信用擴張的效果就已經(jīng)產生,如果非要把一般企業(yè)存款作為信用擴張的終極目標,,則這層窗戶紙有一萬種捅破的方法,。這也是多少年來監(jiān)管與經(jīng)營機構之間的較量:統(tǒng)計檢測的口徑進化,監(jiān)管指標的改良升級,,游戲規(guī)則的改弦更張,,一切都是信用擴張過程中利潤和風險相愛相殺的故事。
說到底,,非銀存款及一般存款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并沒有本質區(qū)別,,習慣了盯緊存貸比的讀者這時候應該跳出來看看,二者之間的轉化只需要一種產品,、一類記賬方式,、一個通道、或者一些新的玩法,。從這個角度上說,,央行2014年底將所有非存款類存放納入存款準備金繳存范圍和各項存款統(tǒng)計口徑、2015年10月修法取消存貸比等本身的探索之路(包括對信貸類的非標產品計提撥備損失等),,是愈發(fā)直擊本質的,。
3、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分層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重要的結論:整個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是分為兩層的,,第二層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即基礎貨幣(減去現(xiàn)金),,和企業(yè)第三層的市場參與者可交易存款(為方便起見忽略個人可交易存款),,即M1(減去現(xiàn)金)中參與到市場的部分。其中第三層市場參與者的可交易存款總量,,是可以通過第二層銀行在場內釋放信用擴張來增加的,,或者在場外釋放信用擴張后,,場外機構通過購買等產品方式進入場內。而第二層的銀行可交易存款總量,,只能靠第一層的央行投放來補充,。
所以第三層中有多少缺口都不怕,只要第二層的銀行出給第三層的市場參與者錢(信用擴張),,缺口都可以被填補,;但是如果在第二層本身總量小不能滿足繳準需求,則無論第三層怎么出錢給第二層,,或者第二層之間怎么輾轉騰挪,,整個市場都無法被平補!
所以,,我們根本不去觀察第三層的各企業(yè),、各市場參與者的缺口,只要第二層的銀行,,其可動用存款總量,,通過平補、流轉之后,,滿足繳納法定準備金的需求,,則理論上只要在日內通過場內(回購、購買債券等),、場外(貸款,、貼現(xiàn)、購買債券等)的信用擴張再轉移至場內(購買場內產品等),,第三層的缺口和需求總能被第二層滿足的(因為擴張過程中并不損耗第二層的可交易存款總量),;但如果第二層的總量不足以支撐第二層的繳準總量,那就出問題了,。不管第三層如何出錢給第二層,,都無法支撐整個體系!這就是我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信用擴張需要基礎貨幣的支撐。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銀行A缺口1億,,銀行B缺口2億,基金A冗余頭寸100億,,基金B(yǎng)冗余頭寸200億,,整個市場也無法平衡!因為整個第三層的冗余頭寸只是信用擴張的幻象,,中間第二層的基礎貨幣已經(jīng)被“擊其中渡”,,基礎貨幣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現(xiàn)有的信用擴張(具體原因可能是繳稅、央行外匯占款減少、OMO或其他貨幣偵測釋放的流動性到期等導致的基礎貨幣減少)!推導的過程本文不再做描述,,請讀者自行分析思考,。提示一下,具有冗余頭寸200億的基金B(yǎng)出給銀行A 1億隔夜時,,其托管行B的缺口就會從2億變?yōu)?億(因為同業(yè)負債減少了1億,,其資產存放央行也會減少1億)。
(四)銀行貨幣市場的定位
所以,,當我們在說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么?
1,、貨幣總量與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的真實關系
誠然,,基礎貨幣、信用擴張,、貨幣總量,,這些都會對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產生影響,但相信很多人至今對二者的關系都只停留在一層模糊的理解上,,盲人摸象般的體悟著數(shù)據(jù)邊際變化帶來的資金面緊張與否的直觀感受,,卻始終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去清晰的解構整體的框架,。接下來讓我們走完這最后一步,。
首先,一個市場的流動性,,取決于兩個因素,,貨幣總量,以及貨幣總量中參與到該市場的可交易存款(再次強調,,是“資產端”的存款,,對于銀行是存放央行準備金,對于企業(yè)是銀行存款,。銀行“負債端”的存款那是企業(yè)的可交易存款,,“資產端”的“存放央行準備金”才是銀行的可交易存款)?;蛘哒f總量是基礎,,參與到某一市場有效頭寸是系數(shù),討論某一市場,,就要考慮跟該市場有關的事情,。
其次,市場其實不是平層的,,而是分層的,,就像人不呼吸,,不吃飯,都會死,;如果不呼吸,,吃再多也不行,不吃飯,,再大口呼吸也不行,;基礎貨幣層(第二層)和衍生貨幣層(第三層)必須同時達到平衡。
第三,,衍生貨幣層(第三層)的衍生部分,,需要第二層當中銀行機構的主動操作,而在操作層面,,由于市場信心及其他原因,,“可以做到”不一定等同于“做到”。所以前文中所說的“不用看第三層有多大缺口,,只要第二層的基礎貨幣充足就可以了”只能一廂情愿的存在于理論當中,!
2、參與到市場的有效頭寸
銀行間貨幣市場只是很多個市場中的一個,,其他的還有同業(yè)市場,、票據(jù)市場、外匯市場,,以及股市,、大宗市場,乃至其他另類投資市場,,甚至樓市,。各類市場有些有標準的統(tǒng)一平臺,有些則是基于同一類資產及監(jiān)管政策的合集,,有些市場則傾向于“一種概念”,。不管哪一個市場,其本質都是用貨幣與商品交換,。這里的商品可以是股權,、債權、其他,、甚至是貨幣本身,。換句話說,都與貨幣總量息息相關,。除了銀行間貨幣市場,,同業(yè)市場或票據(jù)市場也很注重資金面的變化,。
剝離開各個市場來看,,如果貨幣基金規(guī)模降低,,股票型基金規(guī)模增加,則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總量便會降低(股票型基金總不會把增量都去做GC001吧),;如果保險資管認為房地產市場大有可為,,減少固定收益市場參與度,而增加另類投資(例如購買房產),,則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也會削弱,。也就是在第三層資產負債表之間,企業(yè)是可以選擇自己的不同市場參與者的角色的,,雖然更多的時候是跨市場的,。而企業(yè)之間也可以通過嵌套的方式間接參與市場,例如通過認購產品,,參與到某一市場當中去,。
所以,銀行間貨幣市場的總流動性=貨幣總量中參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的可交易存款=第二層的有效頭寸+第三層的有效頭寸,,而有效頭寸和貨幣總量之間,,到底存在什么關系呢?
首先看第二層的有效頭寸,。銀行間貨幣市場是最敏感,、最貼近貨幣總量及流動性的市場,是銀行流動性管理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市場,。我們知道,銀行的融資渠道有很多,,分別對應著很多市場,,最經(jīng)典的市場包括銀行間貨幣市場、票據(jù)市場,、同業(yè)市場,。但其實各個市場所對應的資產負債期限不同。同業(yè)市場由于開戶難,,監(jiān)管嚴,,流程長,所以周期較長,,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同業(yè)存款,,其對應的資產經(jīng)??梢砸姷筋愋刨J資產的動輒一兩年的品種(當然同業(yè)也可做隔夜、7D,,但是明顯占比較少),;票據(jù)市場,,由于銀票的天然周期為半年(電票可達一年),所以其中類資金業(yè)務的回購的期限也被限制中資產的壽命以內,,主流期限是集中在7D~3M之間,;而銀行間貨幣市場,則專注于中短期限的市場,,即隔夜,、7D、14D,,最多1M,。1M以上的回購和拆借不是沒有,但很少有人這樣去做,。
其本質原因是銀行間貨幣市場,,除拆借、衍生品等其他交易品種外,,最主流的是債券的買賣以及基于債券質押的回購,,其核心資產是“債券”。而債券幾乎是流動性最強,、最標準化的資產類別,。在最嚴格的流動性指標——速動比例,分子中的各項,,“Marketable securities”是做為現(xiàn)金等價物,,與現(xiàn)金(和短期應收)一起算作流動性資產的一部分的。如果說票據(jù)市場,、同業(yè)市場做的是中長期的事情,,關乎未來一段時間銀行能否賺錢,則銀行間貨幣市場則會關系到“銀行能否活過今天”,。今天,,就是當下這一天,是否會違法,?(銀行在第二層資產負債表中,,作為第三層企業(yè)的服務者,無論參與任何市場,,都首先需要遵守《商業(yè)銀行法》繳納法定準備金,,都在投放資產和籌措頭寸間尋求著平衡,這就是流動性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偨Y下來就是,銀行間貨幣市場對應的是今天銀行是否能活下來、是否能繳足準備金,?塵歸塵,,土歸土,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今天的頭寸變化,,用于今天的繳準,,參與的是今天的銀行間貨幣市場。所以銀行層面的貨幣總量,,都是參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有效頭寸,。即:
第二層的有效頭寸=第二層的貨幣總量=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存放央行)=基礎貨幣(減去現(xiàn)金部分)
或者說,第二層當中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其本質就是基礎貨幣(減去現(xiàn)金部分),,同時也全部都是參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當中的有效頭寸。
我們繼續(xù)看第三層的有效頭寸,。影響第三層有效頭寸的因素有兩點,,第三層中的貨幣總量,以及其中的有效頭寸,。其中有效頭寸部分很簡單,,就是有多少頭寸是參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比如銀行給一家房地產企業(yè)放貸,,那他得到的存款可能是用于買地,、蓋樓的,,而不是去參加銀行間貨幣市場,因為他并不是市場直接參與者(除非通過集團財務公司或者購買參與銀行間市場的產品),。即:
第三層的有效頭寸=第三層貨幣總量中參與到市場的頭寸=第三層的衍生貨幣+第三層的場外衍生貨幣(通過購買場內產品)轉移到場內的部分
這里,,希望各位讀者帶著以上理論去套用一些常見的市場行為,,去做一些習題:比如銀行出錢給券商,,比如基金做同業(yè)定期存款給銀行(或者將賬戶內活期轉定期),,比如基金出錢給銀行理財?shù)取?/p>
稍微提一句,,有些讀者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三層資產負債表有點像M0、M1,、M2。這種思路非常的好,,但是M0,、M1、M2體系,,描述的是第三層資產負債表中企業(yè)的各類現(xiàn)金和準先進資產,,而對第二層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則存在著描述缺失,。具體來看,,他們的關系應該是,以上內容中,,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就是存款準備金,,而基礎貨幣=M0+存款準備金(法定+超額),,所以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基礎貨幣-M0,;此外,第三層中的可交易存款(去除其中的非存款類存放)其實就是M1,,但有效頭寸為“參與到銀行間貨幣市場”的M1部分。
3,、”真性緊張”與“假性緊張”
在討論完“有效頭寸”的概念以后,,我們繼續(xù)回到對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判斷。剛才我們提到過,,并不是“貨幣總量”充沛,,就可以滿足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需求,,我們需要考慮到“有效頭寸”。此外,,我們也談及,,只有當?shù)诙印⒌谌龑淤Y產負債表中的機構都平補掉缺口,,才能使銀行間貨幣市場平穩(wěn)運轉?;谶@一先決條件,我們發(fā)現(xiàn),當市場發(fā)生流動性緊張時,,分為兩種情況:“真性緊張”與“假性緊張”,。
“真性緊張”即第二層的基礎貨幣發(fā)生了不足,,導致的流動性緊張,。導致這一情況發(fā)生的原因,,即是“第二層”向“第一層”產生了逆向的流動性流轉,。具體原因包括外匯占款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及其他貨幣工具投放的到期,、央行發(fā)行央票等。具體情況我們將會在《銀行流動性管理那些事兒》第四篇中展開分析。
“假性緊張”即是第二層的基礎貨幣自身充足,,但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的流動性緊張,?!凹傩跃o張”產生的原因,,主要源自的實務操作層面,例如導致信用擴張的動力不足,,或者由于流動性分配不均勻,信用擴張或頭寸再分配效率有限等等,。通過銀行間市場慢慢創(chuàng)造,、分配衍生貨幣需要一定的時間,。例如,,在日初,第二層層面的銀行層面總共的冗余頭寸(超額準備金)為1000億,但在第三層其他機構的缺口為3000億,那第二層的銀行只會融出1000億,,甚至800億,、500億的資金,甚至不會去融資給基金,、券商,,而是銀行之間的平層流轉。當這一批信用衍生完成之后,,各托管行由于“映射”得到了日初沒有預計到的頭寸時,,會再進行下一步的衍生,直至整個第三層機構得到所需的衍生貨幣,。這也是資金面從緊張到緩解的寫生圖,。但是在實務中,銀行的頭寸盤點肯定是趨于保守,、自保為主,,并沒有動力去完成“創(chuàng)造衍生貨幣以滿足整個市場流動性”的天然使命。所以會發(fā)生“緊則更緊”,、“松則更松”的放大效應,。這時候便需要央行出面,進行“窗口指導”等,,進行微調,,提高整個市場的效率。關于央行如何觀察市場,,如何對“真性緊張”,、“假性緊張”進行判斷,,進而采取行動,以及市場中具體發(fā)生的那些事情,,請讀者關注《銀行流動性管理那些事兒》第三篇第五章的內容,,我們將在第五章展開深入討論。
(五)常見特殊案例分析
最后,,我們再非系統(tǒng)性地嘮叨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都是對以上理論的應用上的事情,算作案例,,或者拿“三層資產負債表”理論分析市場的實戰(zhàn)吧,。
1、債券和回購等特殊形態(tài)的現(xiàn)金流轉
債券做為一種標準化的債權憑證,,債券在一級市場的發(fā)行和配置,,以及上市后的二級市場買賣,都會在買方和買方之間產生現(xiàn)金流,,這樣的現(xiàn)金流可能發(fā)生于任何層級之間:銀行購買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算是信用擴張(二到三),基金購買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不是信用擴張(三到三),,基金將企業(yè)債券賣給銀行,等同于銀行購買企業(yè)債券,?;鹳徺I銀行發(fā)行的債券,是信用萎縮(把衍生貨幣交還給了銀行),,基金把購買的銀行債券賣給銀行,,是信用擴張(或者是信用萎縮的逆向,或者我們簡單的看現(xiàn)金流是三到二,,所以是擴張),。如果銀行購買央票,則是二轉一,,即信用萎縮,,銀行交換給央行頭寸,。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如果基金向銀行借錢,質押了國開債,,算什么,?銀行的報表中風險資產總量并沒有增加。算是暫時性質的“基金把購買的銀行債券賣給銀行”,,是信用擴張,,因為資金回購雖然做為一種資金業(yè)務,,但是是建立在債券這種高流動性的資產之上的?;鹳徺I銀行債券時,,相應的貨幣(頭寸)就已經(jīng)間接被銀行背書,在賣出或者質押(類似于短暫的賣出)時,,則可以相應的使用銀行信用,。
2、銀行的可交易存款(基礎貨幣)即是(銀行間貨幣市場)有效頭寸
例如,,如果當銀行間票據(jù)市場出現(xiàn)問題,,流動性變差,銀行遠離這個市場時,,會發(fā)生什么,?“票賣不掉了”,“XX銀行停止出資買票了”,,所以“銀行間市場緊了”——我們必須遠離這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說法。當銀行之間進行票據(jù)轉貼現(xiàn)交易時,,賣票方得到頭寸,,買票方付出頭寸,銀行間的總體可交易存款是平的,,不會產生流動性總量的變化,。因為銀行之間的交易是“平層流轉”,不產生或消滅基礎貨幣,。假如票據(jù)市場出現(xiàn)問題,,則具備頭寸的銀行會如何思考?觀察資產端,,票據(jù)比較燙手,,則“債券”、“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乃至“存放央行準備金”,,看起來都很安全。選擇“債券”的話則你從誰手里購買債券,,誰就會得到頭寸(如果對方是銀行則銀行間市場貨幣總量不變,,如果是非銀機構則會產生信用擴張,使銀行間市場貨幣總量增加),;選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就是出逆回購,,與選擇債券類似(買入返售及賣出回購其實類似于一筆即期現(xiàn)券交易與一筆遠期現(xiàn)券交易的組合,這點我們在第三章,貨幣市場主要產品中有分析),;選擇“存放央行準備金”,,其實就是把錢還給央行,或者說“什么都不做”,,長此以往,,就跟給自己“升準”沒有區(qū)別。永遠記住,,并不是賣東西就會產生頭寸,,有賣就有買,有收款就有支付,,影響頭寸總量的應該是收付雙方處于三層資產負債表的第幾層,,或者說,這個現(xiàn)金流轉過程是否產生了信用衍生,。
3,、層內嵌套
這也是非常容易讓人產生困擾的部分。比如剛才我們提到的,,當基金出同存給銀行時,,貨幣市場流動性會減少。這是因為市場內的可交易存款減少了兩份(基金和他的托管行),,而增加了一份(從基金那里吸收同業(yè)存款的銀行),;這個例子的簡化版本就是,基金把在自己托管行存的活期結算款,,轉成定期同業(yè)存款,,那基金在短期內就無法再支配該款項,而其托管行其實沒有增加頭寸,。比較令人困擾的是,,在第二層資產負債表內,銀行之間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呢,?比如A銀行在B銀行存放了活期結算用款,,當A銀行將其轉為定期同業(yè)存款時會發(fā)生什么?第二層之間發(fā)生疊加關系了,,感覺像是將空間折疊產生蟲洞什么的,。很可惜,什么都不會發(fā)生,,存款總量不會發(fā)生變化,。這是因為,當最開始A銀行以活期結算款方式存在B銀行時,,并沒有產生類似基金存在B銀行的“雙份”頭寸的效果,。為什么?因為A銀行存在B銀行的頭寸,,并不是有效頭寸,,因為這部分存款不算在A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內,只有存放在央行的錢才是準備金,。當A銀行存給B銀行時,,這筆存款對于A來說就失去了有效性,無法繳準,,而B銀行產生了更多的存款準備金,,當A銀行使用這筆存款購買資產時,等同于先將頭寸調回,,再去使用,,同時B銀行失去了這筆存款的有效性?;蛘哒f,,一筆頭寸只能在支付結算層(第二層)產生一份有效性。所以這只是帶有債權屬性的資金平層轉移,。為了便于理解,,你也可以用一個奇特的角度,將其理解為某一家銀行的兩家分行之間敘做同存(顯然這不符合同業(yè)存款的定義,,但也可以通過ftp間接實現(xiàn)),。
(六)總結
基于我國的存款準備金制度,以及支付清算體系,,所有可交易存款都可被三層資產負債表描述,。三層資產負債表之間的關系為向下描述、向下衍生,。
先看貨幣總量:當某一層內的角色資金產生平層流轉時,,貨幣總量不變;當?shù)谝粚酉虻诙?、第二層向第三層發(fā)生現(xiàn)金流轉(向下)時,,貨幣總量增加;當?shù)谌龑酉虻诙?、第二層向第一層發(fā)生現(xiàn)金流轉(向上)時,,貨幣總量減少。
再看市場流動性: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不等同于貨幣總量,。市場流動性總量為第二層中銀行可交易存款,,與第三層中其他市場參與者可交易存款之和。第二層的總量取決于第一層央行的基礎貨幣投放,;而第三層的總量取決于第二層所做的信用衍生,,和市場參與者與非參與者之間的流轉(場內場外)。同時,只有第二層,、第三層的流動性分別達到平衡時,,市場總體才會達到平衡。其中,,第二層的基礎貨幣尤為關鍵,,否則會發(fā)生“真性緊張”。但即使第二層的基礎貨幣充沛,,第三層頭寸嚴重不足時,,也會因為“假性緊張”而產生流動性不足。
在三層資產負債表中,,資金向下層流轉增加貨幣總量,,資金向上層流轉減少貨幣總量;市場流動性總量=第二層+第三層的有效頭寸之和,;但總量充足并不夠,,整個市場的平衡,需要第二層,、第三層分別同時滿足平衡,;其中第二層中的貨幣都是銀行間貨幣市場的有效頭寸,其總量平衡取決于第一層的央行,,而不受第二層自身及第三層影響,;第三層中貨幣總量平衡取決于第二層對第三層所產生的信用衍生,而且其中的有效頭寸,,還取決于市場參與者和非市場參與者的頭寸分配,,以及衍生過程和頭寸再分配的效率。
總之一句話:當?shù)诙鱼y行的頭寸總量充沛時,,理論上可以通過第二層,、第三層之間的再分配(平層間、場內外)和信用衍生達到平衡,,但最終結果取決于實務操作層面的效率,。如果銀行層的總量不足時,則必須,、一定要靠央行投放基礎貨幣,。
后記
希望以上理論工具能對大家分析資金面有所幫助,把事情看透,,抓住本質,,而非停留在聽故事、講故事,、說故事的層面上,,滿足于“這次緊張是因為XXX”,,而是真正清晰的了解這個市場,產生自己嚴謹?shù)姆治鲞壿嫼徒Y論,。以上的內容基于理論,,在實際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中,還有更多,、更細致的監(jiān)管限制和指標要求,,可能會產生具體差異,,以及頭寸再分配效率問題,。
在下一章當中,筆者將講解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具體常見因素,,例如央行工具,、繳準、降準,、繳稅,、財政存款、在途資金,、關鍵時點,、外匯占款等。我們會帶著前作當中的理論知識去進行分析,,而非直接得出簡單的結論或講述銀行系統(tǒng)內的故事和段子,。雖然,簡單的講故事可能更受歡迎,,但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滿足于“找一個理由和故事來解釋當前的資金面”,,我們還需要去分析,去預判,,去指導投資活動,。哪怕只要有一人愿意深入探索,便值得,,因為我們將會一步一步走的很遠,,這樣同行,才不孤單,。(作者王超:華潤銀行總行司庫頭寸管理員,,金融市場部貨幣市場業(yè)務主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