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里,步槍原來叫“musket”,并不是“rifle”,,只是后來槍管出現(xiàn)膛線后,為了區(qū)別于原來的滑膛槍,,而將帶膛線的步槍稱為rifle,即線膛槍,,在我國也被稱為來復槍,,隨著滑膛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步槍的原有稱謂“musket”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俗話說,,彈道無痕,槍炮有線,。膛線是現(xiàn)代步槍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膛線是槍管的靈魂,一點也不為過,。膛線賦予了彈頭旋轉(zhuǎn)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如果沒有了膛線,,槍彈要想打得遠、打得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線膛槍的歷史 早期步槍發(fā)射的子彈基本上都是球形鉛彈,,射擊間隔時間長,,射擊精度也差,一般在70-80米距離以外要能打到敵人是很困難的,。當時如果有人說能打中80米以外的敵人,,周圍的人就會說,那你可以去打月亮了,,意思是說在80米以外打中敵人和打中月亮的概率是一樣的,。所以當時的步槍手都是排成整齊劃一的隊列向前行進,然后一起向敵方開火,,以增大命中概率,,相當于壓制武器。 早在十五世紀,,德國人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膛線的作用,。但是對前裝槍而言,為了實現(xiàn)可靠閉氣,,一般彈丸的直徑要比槍管的直徑略大,,裝填起來非常費力。來復槍手甚至要帶上木槌,,敲打送彈棍才能將彈丸送到槍管底部,。由于未解決裝填問題,線膛槍一直未能得到應用,。 直到1847年,,法國人勞德·愛迪爾內(nèi)·米涅研制出了米涅槍彈,兩年后與另一名法國人亨利·古斯塔夫研制了發(fā)射米涅槍彈的前裝線膛步槍,,這才解決了線膛槍的裝彈問題,。當時米涅是法國的一名陸軍軍官,在非洲作戰(zhàn)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盡管法軍的步槍在工藝上要強得多,,但性能上和非洲人使用的步槍相比并沒有多大優(yōu)勢。因此他決定對法軍的滑膛槍進行改進,,既能讓子彈轉(zhuǎn)起來,,又能解決線膛槍的裝填問題。經(jīng)過反復設計和試驗,,終于研制出了可以用線膛槍發(fā)射的米涅子彈,。米涅子彈為圓頭柱狀鉛彈,彈體周圍刻有螺紋以配合膛線,。射擊時,,在火藥燃氣的作用下,子彈尾部膨脹,,既可以實現(xiàn)閉氣,,又能與線膛作用,,使彈丸產(chǎn)生旋轉(zhuǎn),射程和精度大大提高,。由于這種子彈比步槍口徑略小,,可以很輕松地用推彈桿推入槍膛,大大提高了射速,。米涅槍彈的出現(xiàn),,宣告了線膛步槍做為步兵主戰(zhàn)裝備時代的正式來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大量的恩菲爾德滑膛槍和斯普林菲爾德滑膛槍被改造成線膛槍,,用來發(fā)射米涅槍彈。由于射程劇增,,達到了300米以上,,造成大量的士兵死亡和截肢,中槍者無不悲慘至極,。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維新派從英國購入了1800支米涅步槍,多次打敗幕府軍,,加速了德川幕府的滅亡,。 盡管這種米涅步槍仍然是前裝槍,但是對線膛槍而言具有里程碑作用,,米涅步槍也因此被稱為線膛槍的鼻祖,。19世紀60年代末,米涅步槍被后裝槍所替代,,這也標志著前裝槍時代的終結(jié),,此后英語里“rifle”正式開始代表步槍。 膛線的作用 膛線對彈頭的運動起著重要影響,。線膛長度和彈頭初速有關,,纏度決定飛行的穩(wěn)定性,膛線的斷面形狀,、深度,、條數(shù)又關系到精度和槍管的壽命。因此,,膛線的設計對槍械至關重要,。對膛線的主要要求是:能密閉火藥氣體,可靠地導轉(zhuǎn)彈頭,,具有較低的最大膛壓,,保證射擊精度。 膛線隨口徑的增大而增多,多為偶數(shù):手槍,、步槍一般為4,、6條,,大口徑機槍一般為8條,,狙擊步槍由于對精度要求較高,膛線的數(shù)量會多一些,,比如,,M16步槍的膛線數(shù)為6條,巴雷特M81A1就有12條,。膛線的數(shù)量和深淺是相互關聯(lián)的,。為了確保足夠的導轉(zhuǎn)面積,膛線淺了,,相應的數(shù)量就要增加:反之,,膛線的數(shù)量少了,深度就要增加,。膛線按旋轉(zhuǎn)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形成的偏流方向不同,。習慣上,,右旋膛線比較普及,也有的說法認為右旋膛線便于右撇子射手使用,。 槍管的膛線根據(jù)橫斷面形狀可以分為矩形,、梯形、圓形,、弓形,、多弧形和多邊弧形等。早期受加工條件的限制,,膛線的形狀大多采用矩形或類似矩形的結(jié)構(gòu),。但是矩形膛線不利于彈頭的嵌入,閉氣性差,,易受高溫,、高壓火藥氣體的沖刷,也不便于擦拭和保養(yǎng),??梢哉f,判別早期線膛槍優(yōu)劣的重要標桿之一就是膛線設計和加工的好壞,。為了改善矩形膛線的問題,,有些步槍開始采用梯形膛線,彈頭的嵌入容易了很多,如曼利夏步槍,。到了20世紀初,,圓形膛線也開始被采用。它的陰陽線之間用圓弧過渡,,改善了梯形的缺點,,擦拭也較為方便,日本的三八式步槍用的是弓形膛線,,實際上也是圓形膛線的一種,,只不過陰線的圓弧半徑小于陽線的半徑。 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現(xiàn)代步槍多采用多弧形和多邊弧形膛線,。它由相切的大小圓弧組成,與矩形膛線相比,,陽線要寬得多,,形狀為圓滑過渡,便于擦拭保養(yǎng),。更主要的是,,這種形狀的膛線容易鍍鉻,且鉻層不易脫落,,對彈丸的磨損也小,。 槍管膛線的加工方法 槍管膛線的加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機械切削,、電解法,、冷擠壓成形和鍛造法等。 機械切削法 也稱拉絲加工法,,是采用專用的機械刀具,,膛線經(jīng)一次或多次切削而成。 電解法 是用電解液導電使金屬在電解液中進行電化學反應,,在槍管的內(nèi)表面上電解出膛線,。 冷擠壓成形 先將槍管鉆一個比直徑小的孔徑,然后上面用高硬度模頭將槍管擠出陰膛線和陽膛線,。 鍛造法 用機器在槍管外錘打,,依靠和內(nèi)部的芯棒相配合,從而鍛造出膛線,。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德國的AL-KETT公司首先采用R100型冷鍛機用于槍管膛線的加工,此后奧地利的GFM公司開始用偏心軸式冷鍛機鍛造出了槍管的外形,、彈膛和線膛,,槍管加工開始進入到冷鍛時代?,F(xiàn)在國際上大多數(shù)的槍管都采用冷鍛方式進行加工。 由于工藝水平的原因,,我國在槍管膛線加工工藝方面一直很滯后,。80年代曾經(jīng)從國外進口過3臺冷鍛機,用于槍管加工,,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使用,。95式步槍采用4條膛線,也是因為工藝的問題,。國內(nèi)有關單位曾做過試驗,,采用傳統(tǒng)的加工方式,,膛線越多,,精度反而更差,主要是加工誤差導致的,。隨著現(xiàn)代槍械對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加工方式已難以滿足要求。從21世紀開始,,國內(nèi)槍械生產(chǎn)單位也開始大量采用精鍛工藝來進行槍管和膛線的加工,,加工精度有了保障,為進一步提高槍械精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95-1槍族研制過程中,,膛線也與美國的M16步槍一樣,采用了6條膛線,。 |
|
來自: 昵稱1608613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