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Hans J. Wegner(漢斯·瓦格納,1914–2007)是因為他的Y椅(Wishbone Chair),,在臺北一家兩層樓的tea house里用的都是這把椅子,,而那個項目的室內設計師是位非常親切的瑞士老頭。于是后來便成了Wegner的“腦殘粉”,,再后來發(fā)覺國內的家具工廠沒有幾間不在山寨他的椅子,,至于Y椅,簡直太“小兒科”了,。至于像Wegner這樣的大師,,是根本不會有興趣跟那些山寨他的猴子們對峙的。 除了是20世紀全球最出色的家具設計師之一,,Hans J. Wegner更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丹麥設計現代化的先驅。說他是全球設計史上最優(yōu)秀的家具設計師也并非言過其實,。若論作品數量,,一生設計了近1000件作品,堪稱創(chuàng)作量最豐富的一位,。更何況他的設計被形容為「永恒」,、「不朽」、「完美地拓展設計的可能性」,、「自由自在地超越所有潮流」,,并到達最豐富的境界。不僅在數量指標上,,在材質與創(chuàng)意的議題中,,Hans J. Wegner也超越了他大部分的同儕。
簡單說來,,他的一生是這么度過的:
22歲,,接受專業(yè)訓練,確定職業(yè)方向1914年4月2日,,Hans J. Wegner出生于丹麥T?nder,,安徒生的故鄉(xiāng)。15歲時,,就已經在故鄉(xiāng)向工藝大師拜師學藝,,并制作了他的第一件椅子作品。18歲,,從學徒晉升為熟練工匠,。22歲那年,服過3年兵役的Wegner正式入學于藝術和工藝美術學校,,接受專業(yè)的細木工制作技術訓練,。
32歲,,從初出茅廬到聲名鵲起24歲那年,還未畢業(yè)的Hans J. Wegner就在老師的舉薦下,,與當時已在?rhus設立辦事處的Arne Jacobsen和Erik M?ller共同參與市政廳項目,,從此走向一條不斷為工藝木匠大師和生產制造商們(如Johannes Hansens)設計家具、參加各地展覽活動的典型成功設計師道路:成為獨立設計師,、建筑師協(xié)會和藝術協(xié)會的成員,、藝術與工藝學校的老師。 1943年,,Hans J. Wegner29歲時,,就為Fritz Hansen設計了兩款出名的中國椅(FH4283和FH 1783——后來成為PP M?bler制作的pp56,The Chinese Chair),。此后他與Fritz Hansen的合作一直持續(xù)到50年代中期,。
42歲,“孔雀開屏”,,驚艷世人32歲以后,Hans J. Wegner搬至哥本哈根,,與Johannes Hansen(JH)工坊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第二年,「孔雀椅」在這里蘊育萌芽,,也是此后Hans J. Wegner最有特色的一波家具中率先登場的一件杰作,。 「孔雀椅」 1948年, Wegner開始與Carl Hansen & S?n合作制作輕巧的椅子,,其中就包括“Y椅”(CH 24),。而與此同時,他持續(xù)不斷與JH公司合作,,設計出了后世認為最經典的藤編座墊的「The Round Chair」或稱「The Chair」,,折迭椅(Folding Chair)等。 “Y椅”(CH 24) 「The Chair」(中) 折迭椅(左)
隨后,,Hans J. Wegner與設計師Finn Juhl,,B?rge Mogensen同時被美國室內設計雜志刊登在一篇在1950年2月出版的文章中,沒想到引爆了美國人對「TheChair」的訂購狂潮——皮革座墊版本的「The Chair」問世,。 1950年還有一件經典也問世了——「旗繩椅」(The Flag Halyard Chair),。盡管原本不是特別為某一生產商而設計的,但很快它的生產權給了Getama公司,。在2002年,,由PP M?bler接替了「旗繩椅」的生產。
之后的一至三年內,,「泰迪熊椅」,,「海豚椅」,,CH28,「牛角椅」和「侍從椅」等紛紛面世,??蛻魧ans J. Wegner設計的輕巧椅子需求不斷增加,他也開始與更多的工廠合作,,并成為藝術與工藝學校的教學主任,。
「侍從椅」
1955年,41歲的Hans J. Wegner設計出辦公室旋轉椅(JH公司制作),,這椅子是受Eigil Snorrasons教授的啟發(fā),,讓設計者專注于人體工學方面的考慮。 旋轉工作椅 52歲,,佳作不斷,,聲名遠播在Hans J. Wegner44歲那年,受邀為巴黎的UNESCO繪制燈飾和會議桌,,并獲得丹麥細木工年度大獎,。還在倫敦被任命為皇家工業(yè)設計師,并于美國紐約接受Pratt研究所頒發(fā)的最高榮譽證書,。 此后一直到1968年,,他的生活可以歸結為不停歇地設計和拿獎拿到手軟?!腹R巍?、三足貝殼椅、「The Little Steel Chair」,、CH44陸續(xù)發(fā)表,。Wegner獲得了由美國裝飾家具設計學院所和紐約室內設計研究所頒發(fā)的國際設計大獎、瑞典歐根王子勛章,、哥本哈根細木工年度大獎,。 「公牛椅」
人生的后40年在知天命之年,Hans J. Wegner開始為丹麥家族式細木作工坊PP M?bler繪制制作圖,,并為PP M?bler設計了第一批家具作品:PP201和PP203,。并更多地開始為養(yǎng)老院、醫(yī)院,、劇院,、學校等公共空間設計家具。 60歲以后,,他的女兒Marianne開始在他的繪畫辦公室工作,。1984年,年屆古稀的Wegner設計了著名的PP130「The Circle Chair」和PP124搖椅,。
PP124搖椅 PP58/68扶手椅,、帶有軟座墊的中式椅(PP56),、PP240會議椅以及「R?dding Chair」(PP93/193)也是在此期間問世。
Hans J. Wegner在80歲以后停止繪制設計圖,,但仍然以主管的身份指導他的女兒,,讓她逐步負責接管自己的設計創(chuàng)作事業(yè)。2004年,,Wegner慶祝了他的90歲生日,,130件他的作品仍被生產,世人對他設計的家具需求還在日益增加,。三年后,,Hans J. Wegner去世,為后代留下了受用無窮的卓越設計工藝遺產,。
Wegner的作品之所以擁有非凡的數量和質量,其實有很多原因,,但以下兩點永遠最重要:
工匠精神他一生恪守工匠精神,,以務實的態(tài)度去履行他的專業(yè)。他總是在設計過程中評估實際的需要,,設立一些嚴格的規(guī)范,,在進行打造塑形過程中給予監(jiān)督與指導——謹慎考慮一切的可能性。從這個PP M?bler拍攝的記錄片中可見一斑—— 也許規(guī)則不允許無邊無際的自由靈感,,但它必須在突破材質的可能性與工藝設計的規(guī)范之間擁有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互動關系。就像Henrik Most在他的文章里所提及的Hans J. Wegner:“最大的自由來自于最嚴謹的要求,?!?
比如PP M?bler重新推出的泰迪熊椅,對編織工匠來說其實是項艱巨的任務,。每件作品在座面繃帶,、彈簧及繩線的編織排列上都由極高復雜性的編織系統(tǒng)所組成。
尊重科技無論是蒸氣曲木還是預壓成型,,都為家具制造提供了更多突破不可能的機會,。新類型的模板也更新了工藝。對于新科技,,Hans J. Wegner一直持開放的態(tài)度,。 例如PP 501/503以前是以較小的榫頭結合,后來PP M?bler加入了更強的榫接技術,,并賦予這張椅子更長的壽命,。 積層是另一種可進行高度復雜彎曲的技術。最典型的例子便是PP130 (Circle Chair),。薄木條通過一個膠水滾輪壓縮運行然后扣上結合并在一個模具中的形成形狀,。隨后運用高頻聲波硬化特殊膠水,。 先進的靠模機能夠依造模具的形狀復制研磨到木料上的機器。例如Vallet Chair的后肢運用了范具磨制而成,。 至于CNC技術,,據說當Wegner第一次看到CNC機械時,竟然還喊道:“哇,!我真希望我也有一臺,!”所以說,他對技術的進步還真沒有任何反對,,只要它對提高質量有所幫助,。
We must be careful that everything doesn't get so dreadfully serious. We must play - but we must play in a serious way! Hans J. Wegner (本文只包括了瓦格納開掛的一生中所設計的作品中的小部分。他創(chuàng)作了超過2500張的設計制程圖與接近1000件家具作品草圖,。歡迎前往新天地“遇見北歐”現場親自體驗實物,。)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