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溫公在講完范睢拜相的故事后說他 “真傾危之士哉”0,。那么,什么叫“傾危之士”呢,?太史公說:“夫張儀之行事甚于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1意思是說張儀的行為比蘇秦過份,可社會上之所以厭惡蘇秦,,是因?yàn)樗人懒硕鴱垉x張揚(yáng)暴露了他合縱政策的短處,以附會自己的主張,,促成連橫政策,。總之,,此二人都是真正險詐的人,。《明史》:“此議南遷徐珵邪,?為人傾危,,將壞諸生心術(shù)。”2清·劉大櫆(kui): “下逮七國,,詐謀劇而傾危之士起,。”3杜甫:“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4以上論述說明傾危就是詭辯,、陰險,、奸詐。傾危之士就是想方設(shè)法搞垮他人,,自己取而代之的險詐人,。 我反復(fù)閱讀了《通鑒》有關(guān)兩人的記述、《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和《戰(zhàn)國策·秦策》有關(guān)文章,,感覺到范睢,、蔡澤有三個特點(diǎn)而構(gòu)成了他們“傾危之士”的內(nèi)涵。 第一,,敏于觀察,,迅速抓住制勝時機(jī)。 時機(jī)是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條件不成熟時機(jī)就不會到,;時機(jī)還是特定時間的特殊機(jī)會,具有時間限制性,,所謂時機(jī)稍縱即逝,。正如下面所說的:“《國語·越語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zāi)?!秴问洗呵铩な讜r篇》:‘天不再與,,時不久留?!?/SPAN>5然而,,面對時機(jī)有的人就抓不住,唐朝的杜荀鶴就是如此,,他在《寄從叔》就表達(dá)了這種情況:“三族不當(dāng)路,,長年猶布衣??嘁魈炫c性,,直道世將非。雁夜愁癡坐,,漁鄉(xiāng)老憶歸,。為儒皆可立,自是拙時機(jī),?!?/SPAN>6詩中說自己不發(fā)達(dá)源于自己的本性和拙于抓時機(jī)。但是有的人就特別會抓住時機(jī),,如裴松之注“於是東宮號為多士”引晉·虞溥《江表傳》:“精識時機(jī),,達(dá)幽究微,,則顧譚?!?/SPAN>7意思是說顧譚能細(xì)致嚴(yán)密把握時機(jī),,通曉幽玄之理,探究精微的境界,。范睢,、蔡澤就是這樣的人。 先說范睢,。秦國官員王稽出使魏國,,將死里逃生后改名張祿的范睢,介紹給秦昭王,。并說:“魏有張祿先生,,天下辯士也。曰‘秦王之國危于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歲余。”8秦王沒有親信范睢的狂言,,給他粗茶談飯的待遇,,坐了一年多冷板凳沒理他。范先生并沒有灰心,,而是密切關(guān)注秦國局勢,,尋找機(jī)遇,這一天終于到來了,。他發(fā)現(xiàn)“及穰侯為秦將,,且欲越韓、魏而伐齊綱壽,,欲以廣其陶封,?!?/SPAN>9也就是他心中的政敵穰侯魏冉為了擴(kuò)大自己的封地,,越過韓、魏,,去討伐齊國的綱壽,。這正是他一個很好的機(jī)遇,于是就上書秦王,。雖然他的上書中沒有直接針對魏冉,,而是通過闡述治國理政,、君臣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diǎn),,并說只要大王接見我,,就會有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引起秦昭王的極大興趣,?!坝谑乔卣淹醮笳f,乃謝王稽,,使以傳車召范睢,。”10只要能見到秦昭王,,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就大有用場了,。 范睢當(dāng)了丞相以后,王稽一直官階未動,,找到他發(fā)牢騷,。范睢就找到秦昭王說:“非王稽之忠,莫能內(nèi)臣于函谷關(guān),;非大王之賢圣,,莫能貴臣。今臣官至于相,,爵在列侯,,王稽之官尚止于謁者,非其內(nèi)臣之意也,。”11昭王立即給王稽升官,,“拜為河?xùn)|守”12,又拜把范睢介紹給王稽的鄭安平為將軍,??墒牵@倆哥們一點(diǎn)都不給范睢爭面子,,“河?xùn)|守王稽坐與諸侯通,。棄市?!?/SPAN>13王稽犯的是叛國罪,,鄭安平又投降了趙國,范睢心里老大不高興,。秦王也在朝堂上為此嘆氣,。秦王說:“‘今武安君死,而鄭安平,、王稽等皆畔,,內(nèi)無良將而外多敵國,,吾是以憂!’應(yīng)侯懼,,不知所出,。”14秦王因武安君白起死,,鄭安平,、王稽叛國而感到國無良將,心里憂愁,,這三個人都與范睢有關(guān)聯(lián),,他無言以對,頗為恐懼,,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勸慰秦王,。“燕客蔡澤聞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應(yīng)侯曰,‘蔡澤,,天下雄辯之士,;彼見王,必困君而奪君之位,?!?SPAN lang=EN-US>”15蔡澤聽到這個消息后,認(rèn)為機(jī)會到來了,,立即趕到秦國,,并公開與范睢叫板,說我蔡澤只要見到秦王,,就可以取而代之成為秦國的丞相,。 第二,善于揣摩,,抓住關(guān)鍵說服對方,。 作為戰(zhàn)國辯士,使用一些手段,,揣摩對方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是他們的獨(dú)門絕技,。范睢見到秦王后,,假裝不知是秦王,,裝聾賣傻,;后來又使用欲說不說的方法試探,,“如是者三”16,欲擒故縱,,其意均在揣摩秦王心理,。直到秦王跪下說:“今者寡人得見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廟也,。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17范睢從秦王的話中了解到秦王急于想把秦國做強(qiáng)做大心理,,所以不管涉及到太后,、大臣都不要緊,盡管說,。掌握到秦王的真實(shí)心理以后,,范睢立即把矛頭對準(zhǔn)穰侯魏冉:說以秦國的強(qiáng)大,士卒的勇猛,,對付各國,,就好比用韓盧那樣的猛犬去追擊跛腳兔子。而秦國卻坐守關(guān)外十五年,,不敢派兵出擊崤山以東,,這是”穰侯為秦謀不忠。”18接著范睢說,,穰侯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的剛、壽,,這是一步臭棋,。當(dāng)年齊閔王越過韓、魏攻打楚國,,占領(lǐng)土地千里,,因外線作戰(zhàn),其它諸侯攻打齊國,,結(jié)果齊國不僅沒有得到土地,,還差點(diǎn)滅亡。范睢建議采取“遠(yuǎn)交近攻”軍事外交路線,,先攻打邊界相交的趙國或者楚國,,占領(lǐng)一塊地方就能鞏固一塊地方,收拾了趙國和楚國,韓國和魏國就是秦國的了,,齊國還能存在嗎,?“王曰:‘善?!艘苑额榭颓?,與謀兵事?!?/SPAN>19 公元前266年,,范睢參與軍事指揮,攻下了魏國的邢丘,,秦王更加信任他并讓他掌權(quán),。他覺得站穩(wěn)了腳跟,于是開始了扳倒魏冉的計劃,。他首先說,,我在山東的時候聽人們說起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沒聽說有秦昭王,。其次講什么叫“王”,?所謂“王”,就是能獨(dú)掌國家權(quán)力,,決定國家大事,,自行生殺予奪。現(xiàn)在王太后擅自專行,,不顧大王,;穰侯出使外國也不報告大王;華陽君,、涇陽君處事決斷,,無所忌諱;高陵君自由進(jìn)退,,也不請示大王,。有這“四貴”存在而國家想不危亡,是不可能的,。在“四貴”的威勢之下,,可以說秦國并沒有王。再次,,范睢告訴秦王“木實(shí)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20的道理,。也就是大臣的封地過于強(qiáng)大會威脅到國家,,大臣過于尊顯會使君主卑微。當(dāng)年淖齒管理齊國,,用箭射齊王的大腿,,抽去齊王的筋,把他吊在房梁上,,過了一夜才折磨死。李兌統(tǒng)治趙國,,把趙主父關(guān)在沙丘宮里,,一百天后活活餓死。如今我看“四貴”的所作所為,,也正像淖齒,、李兌一類。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國的原因,都是因?yàn)榫醢褜?quán)轉(zhuǎn)授給臣下,,自己縱酒行獵,;被授權(quán)者嫉賢妒能,欺下瞞上,,以售其奸,。他們不為主子考慮,而君主也不覺察醒悟,,所以失去了國家?,F(xiàn)在秦國自有秩小官直至各個大官,再到大王您的左右隨從,,無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我看到大王您孤孤零零地在朝廷上,真為您萬分擔(dān)憂,??峙履ナ篮螅瑩碛星貒膶⒉皇谴笸跄淖訉O了,!”“王以為然,,于是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于關(guān)外,,以范睢為丞相,,封為應(yīng)侯,。”21范睢最終實(shí)現(xiàn)了取魏冉而代之的目的,。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公元前255年,,也就是在范睢扳倒穰侯封為相國后的十年,,燕人蔡澤故伎重演,“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動還是那個秦王的秦昭王罷黜范睢,,任命自己為丞相。 如果說范睢采用的是“背靠背”方法,,通過秦昭王罷免穰侯而得到相國的任命,,那么,蔡澤則是采用“面對面”的方法,,說服范睢自愿將相位讓給他,,并說服秦王任命他。蔡澤為什么會如愿以償呢,?重要的一點(diǎn)就是蔡澤已揣摩到范睢因王稽和鄭安平的叛國使他已成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按照秦國的法律他隨時都有被處死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蔡澤認(rèn)為不是我去求范睢,而是范睢應(yīng)該求我,。所以他敢公開叫板要奪范睢的相位,,并在見到范睢后,傲慢自大,,在心理上首先戰(zhàn)勝了范睢,。 范睢因此大為不快,斥責(zé)他說,,你揚(yáng)言要取代我做秦國的相國,,你有什么理由?蔡澤說你的見識怎么這么膚淺,?四個季節(jié)按春生,、夏長、秋實(shí),、冬藏的次序,,各完成它的功能而轉(zhuǎn)換下去。您難道沒有看到秦國的商鞅,、楚國的吳起,、越國的文種的下場嗎,?這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呢?范睢辯駁說,,有什么不可以的?這三個人的表現(xiàn)是節(jié)義的準(zhǔn)則,,忠誠的典范呀。君子可以殺身成名,,并且死而無憾,。蔡澤說人們要建功立業(yè),怎么會不期望著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呢?身命與功名都能保全的,,屬于上等;功名可以為后人景仰效法而生命卻已失去的,,就次一等了,;聲名蒙受恥辱而自身得以茍全的,,便是最下一等的了,。商鞅、吳起,、文種,,他們作為臣子竭盡全力忠于君主取得了功名,這是可以為人仰慕的,。但是閎夭,、周公不也是既忠心耿耿又道德高尚、智慧過人嗎,?從君臣關(guān)系上說,,那三人雖然令人仰慕,可又哪里比得上閎夭,、周公?。糠额↑c(diǎn)頭稱是,。 蔡澤又說,,如此說來,您的國君在篤念舊情,、不背棄有功之臣這點(diǎn)上能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哪一個相比嗎,?范睢說我不知道能不能比,。蔡澤說那么您與商鞅等三人相比,誰的功績更大呢,?范睢說我不如他們,。蔡澤說,,這樣的話,如果您還不引退,,將遇到的災(zāi)禍恐怕要比那三位更嚴(yán)重了,。“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M(jìn)退嬴縮,與時變化,,圣人之道也,。”22(188)現(xiàn)在您仇也報了,,恩也報了,,心愿完全得到滿足卻還不作變化的打算,我私下里為您擔(dān)憂,?!?/SPAN>應(yīng)侯遂延以為上客,因薦于王,。王召與語,,大悅,拜為客卿,。應(yīng)侯因謝病免,。王新悅蔡澤計畫,遂以為相國,?!?/SPAN>23范睢為自己身家性命考慮,被蔡澤說服辭去丞相,,蔡澤也如愿以償當(dāng)上了秦國丞相,,不過好景不長,只當(dāng)了幾個月就被罷免,。 第三,,敢于出手,置死地而后生,。 范睢,、蔡澤不僅有謀略,有智慧,,而且有膽識,,該出手時就出手。其實(shí),,兩人做的事,,特別是說的話,,很多都是掉腦袋的。如宦官說大王來了,,范睢故意說:“秦安得王,,秦獨(dú)有太后、穰侯耳,?!?/SPAN>24還說:“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擊斷無諱,高陵進(jìn)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25 “今臣觀四貴之用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SPAN>26并直接說“大王之計亦有所失也”27這些話,其實(shí)都是挑撥離間秦王與他的母親,、舅舅們的關(guān)系,,連他自己都知道是“處人骨肉之間”28。假如太后,、穰侯知道,,假如秦王念及骨肉之情,假如秦王聽不得意見,。稍有不測,,一百個腦袋都沒有了,范睢就是有這種勇氣,,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了功名利祿。 蔡澤也有這方面的言論:“然則君之主敦厚舊故,,不倍功臣,,孰與孝公、楚王,、越王,?”29意思是說秦昭王與孝公,、楚王、越王相比,,會比他們更加念及舊臣故友嗎,?這顯然是在挑撥范睢與秦王的關(guān)系。更何況秦王還是非常信任范睢的,。如鄭安平降趙之后,,“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于是應(yīng)侯罪當(dāng)收三族。秦昭王恐傷應(yīng)侯之意,,乃下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淤n相國應(yīng)侯食物日益厚,,以順適其意?!?/SPAN>30蔡澤就不管這些,,照說不誤,可見他勇氣之大,。 為什么他們會有如此大的勇氣,?一是司馬光說出了他們想獲得高官厚祿欲望的本質(zhì)。他說:“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zāi)害薦白起為將,,南取鄢、郢,,東屬地于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qiáng)大者,,穰侯之功也,。雖其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亦未至盡如范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搤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SPAN>31意思是說穰侯不像范睢說的不忠于秦國,,而是為秦國做出了很大貢獻(xiàn),范睢的目的就是卡住穰侯的喉嚨取而代之,。從而使秦王斷了母子之義,、舅甥之恩。 二是太史公說他們遇到的困境使他們奮發(fā)有為,?!疤饭唬喉n子稱‘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信哉是言也,。范睢、蔡澤世所謂一切辯士,,然游說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說力少也,。及二人羈旅入秦,,繼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強(qiáng)弱之勢異也,。然士亦有偶合,賢者多如此二子,,不得盡意,,豈可勝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惡能激乎,?” 32 簡單的意思是說,,像范雎,、蔡澤一樣的一代辯士游說諸侯直到頭發(fā)蒼白也沒遇到知音的,多的去了,,而他們兩人能夠相繼取得卿相地位,,功名流傳天下,是兩人都遇到困厄的境遇,,才能奮發(fā)有為的,。 確實(shí)如此,范睢隨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因欣賞他的口才,,送給一些禮物,結(jié)果被誣蔑為里通外國,,而被打得“折脅,,折齒”,,“卷以簀,置廁中,,使客醉者更溺之,。”33最后,,買通看守,,才得以活命。 蔡澤幾乎是一個“十不全”的殘疾人,,《史記》說他:“曷(xie)鼻(鼻形如蝎蟲,,即仰鼻。),、巨肩(肩膀高聳),、魋顏(額頭突出)、蹙齃(è,,塌鼻梁),、膝攣(兩膝蜷曲)。34《戰(zhàn)國策》說“蔡澤見逐于趙,,而入韓,、魏,遇奪釜鬲于涂,?!?/SPAN>35被趙國驅(qū)逐,在逃亡的路上,,做飯的鍋都被人奪走,,很狼狽的。 注釋(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