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惡”,,丑;“已”,,通“矣”,。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注:橐(tuó)籥(yuè),風箱,。 ——摘自陳鼓應《老子今注今釋》(商務印書館) 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流傳下來的遺產,,盡管汗牛充棟,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tǒng),、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毋庸置疑,當首數老子的《道德經》(《老子》),。 該書是以王弼本為主,,參照其他各古本進行校釋的著作,是臺灣著名教授陳鼓應先生用白話文注釋道家的經典著作,,在準確的同時力求通俗易懂,,兼具權威性和可讀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