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江金山寺游記(3) 從金山寺山門向北,,經(jīng)過一排香店,,還有一座觀音廟。 北部湖面的水面寬闊,,現(xiàn)在修建了一條棧橋供游人觀賞,。 從后山這邊看金山寺,更加看出金山的雄偉氣勢,。楞伽臺又名蘇經(jīng)臺,、書經(jīng)樓。位于半山之上,,推窗遠眺,,碧空江流撲面而來,樹影婆娑,,古木參天,,樓閣迂回,如入迷宮,。相傳東坡晚年曾受老友佛印之托在此書寫楞伽經(jīng),。“楞伽”是梵語,,意為“不可住”,,一說為大海中遠不可達、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
白娘子與小青 在法海洞北、玉帶橋旁有一白龍洞,,根據(jù)神話傳說,,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的石像. 除了法海與白素貞白娘子的神話故事,金山與蛇的傳說也確有些淵源:金山寺開山祖師唐靈坦和尚初到此時一片荒蕪,,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禪,。傳說那洞里有一條白龍常吐毒氣,人觸之即死,,但靈坦一到就借佛力將其收伏,。這洞就是現(xiàn)在的白龍洞,內(nèi)有一條石縫深不可測,。第二代祖師唐釋法海(裴頭陀)到金山修行時也是寺破屋塌,,剛到半山懸崖的石洞參撣,,忽然腦后刮來腥風臭雨,只見一條桶粗的大蟒盤在那里盯著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動,,后來大蟒游入長江。消息傳開,,來金山的人也多起來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傳,,法海有一天在江邊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黃金,就將黃金獻于皇帝,。敕命將黃金返回作修復(fù)寺宇之用,,并賜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根據(jù)傳說,,此洞可直通杭州西湖。 清康熙皇帝隨太后來金山觀光祈禱時親筆題寫“江天禪寺”,。那時到金山寺都是乘船,,這里就有了御碼頭。 御碑 (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