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 大木山茶室 建筑師 徐甜甜 在浙江松陽,,大木山茶園景區(qū)的核心地帶,,建筑師徐甜甜主持建造了一個美美的茶室。 大木山茶室建在湖邊五棵梧桐樹旁,,由一個公共茶空間和兩個獨立庭院茶室組成,。徐甜甜希望這是一個簡樸而謙遜的建筑——茶室的存在,不是為了表現(xiàn)自我,,周圍環(huán)境里的各種自然元素,,都在這個空間里一一展現(xiàn),建筑只是一個容器,。 于是,,我們在移步換景之中,看到了空間的張弛收放,,看到了光線的照入方式,、亮暗,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觀引入茶室,,如同曼妙的畫卷美不勝收,。人在建筑之中,卻對外面的山水景觀有了更多理解,。 樹影斑駁,,時光流轉(zhuǎn)——茶室的氛圍,從門前的樹蔭下就開始了,。 屋頂采用線性的天窗引入頂光,同時也在暗示空間的節(jié)奏,。 建筑空間的背景是深色的清水混凝土,。下午的陽光會把斑駁的樹影和湖面的波光,投射在墻面,、屋頂,,給靜態(tài)的建筑空間帶來流光溢彩,。 豎向拔高的樓梯空間,是從公共空間到二樓茶室的過渡,。 空間的張弛收放通過光線的照入形式和亮暗來強調(diào),。 獨立茶室內(nèi)兩側(cè)的玻璃門,都是可以完全打開的,。 西側(cè)面向外面的自然景觀,,如同框景。 東側(cè),,則是一個抽象的庭院,,和一棵孤立的樹。 南端盡頭的冥想空間面向西側(cè)湖面,,圓形開口是向外觀景的景窗,。這個空間更是一個借入自然的轉(zhuǎn)換器:下午,太陽及其在水里的反射,,通過圓洞會形成兩個隨夕陽西下而慢慢交匯的投影光圈,。 梧桐樹下的地面上,形狀不規(guī)則的玻璃鏡面倒映出枝葉與天空,,與整座茶室引自然入景的風格一而貫之,。 用徐甜甜的話說:“這個空間的存在,恰恰是為了忘卻建筑,,唯有自然,。” (圖 1-7,、10,、11王子凌攝、圖8,、9陳顥攝,、圖12周洋攝) 徐甜甜,北京DnA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設計專業(y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學院建筑城市設計碩士,曾實踐于美國及歐洲多個建筑事務所,,獲得2006WA中國建筑獎以及2008紐約建筑聯(lián)盟青年建筑師獎,。代表作品北京宋莊美術(shù)館、宋莊藝術(shù)公社,、鄂爾多斯美術(shù)館等,。 最熱視頻 看了這條視頻,100%的人都想逃離高層寫字樓 一個畫家,,在上海鄉(xiāng)下造了這么大的房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