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詠古六首 秦陵 雄才大略稱始皇,不知物極又反向,。 二世繼位天下亂,,五州舉旗秦家亡。 秦陵曾派萬夫建,,荒郊誰將二世葬,。 歷史尤如走馬燈,只有順勢方能昌,。 秦兵馬俑 陶俑陶馬技藝強,感嘆之余更神往,。 御車持刀舊時制,,排兵列陣古戰(zhàn)場。 風起沙飛刀劍嗚,,戟折骨埋生靈亡,。 楚人舉火痕尤在,世上再無贏氏郎,。(1) 注:秦兵馬坑有一層50公分的火燒紅土和焚燒了的木樁,,據(jù)考證可能與楚兵火燒咸陽同一時間所為。 昭陵 (一) 九嵕山上葬圣君,,后人拜謁趨若云,。 載舟覆舟系胸懷,得民利民施國恩,。 文韜武略垂青史,,天縱神采譽乾坤。 日月侵蝕山河改,,唯有不變贊頌音,。 (二) 圣君當有明后隨,大唐開國有長孫。(1) 南征北戰(zhàn)歷艱險,,前廷后宮拒預聞,。(2) 太宗以功論兄顯,,長德避嫌辭相印,。(3) 死前力求須儉葬,皆用木瓦送終身,。(4) 注: 1太宗李世民冊封文德皇后長孫氏為大唐開國皇后,。 2長孫皇后曾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后貴為皇后,,太宗多次向她詢問治國大計,,但回答“我只管理好后宮,,前廷之事我不參預,,而不愿相聞,?!?/P> 3長孫皇后哥哥長孫無忌才高功隆,為太宗心腹,,幾次欲提升為丞相,皇后為兄再三相辭,。 4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后事說:“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P> 乾陵 有稱乾陵則天墳,,二帝帝后多有論,。(1) 自古史篇褒或抑,,如今評判暴與德,。 酷吏告密立天樞,,科舉試官獎才俊,。(2) 神龍革命起宮幃,留下千年無字碑,。(3) 注: 1武則天臨終遺囑“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币话惴Q乾陵為‘帝后陵’,。郭沫若力廷武則天稱‘二帝陵’或稱‘則天陵’ 2武則天使用酷吏,,獎勵告密實行殘暴的鎮(zhèn)壓,,很多無辜大臣慘遭殺害,。又立天樞為自己歌功頌德。她完善科舉制度和試用官員提撥下層才賢,。所以毀譽俱在,。 3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fā)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將皇位讓給兒子中宗李顯,復唐國號,。
寒窯 寒窯為西安曲江湖東側(cè)一景觀,說是當年薛平貴出征后王三姐舊居,。 幾洞土窯留到今,再無當年采薇人,。 不戀相府暖錦帳,,決意蓬門隨良人,。 丈夫爭戰(zhàn)紅鬃馬,野菜充腸破衣裙,。 臺上劇情人唏噓,,國風唱遍貞女魂。 注:京劇劇目《紅鬃列馬》乃王三姐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