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國課標卷試題命制的幾點建議 鄧木輝
摘要:多年來,全國課標卷存在結(jié)構布局不當,、考查內(nèi)容重復,、難易極不均衡、表述用語欠規(guī)范等方面的不足,。從2016年開始,,高考將逐漸統(tǒng)一使用全國課標卷,這會使全國課標卷的這些不足更加彰顯,,會使其副作用更加突出,。故全國課標卷亟需在調(diào)整布局、調(diào)整內(nèi)容,、均衡難易,、規(guī)范用語等幾個方面加以改進。本文在這些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全國課標卷,;不足;改進建議 筆者在指導學生復習應考的教學中,,通過做試卷及講評試卷,,深感全國課標卷(指語文卷,。下同)在結(jié)構布局、考查內(nèi)容,、難易均衡,、表述用語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改進,。為此,,筆者撰寫過《全國課標卷亟需改進》一文,呼吁改進全國課標卷[1],。但現(xiàn)在全國課標卷的諸多不足仍然存在,,沒有改進。根據(jù)教育部的決定,,從2016年開始,,高考將逐漸統(tǒng)一使用全國課標卷。隨著使用全國課標卷的省市不斷增多,,這些不足將會更加彰顯,,其副作用將會更加突出,故更需改進,。為此,,筆者不揣淺陋,談幾點改進建議,,拋磚引玉,,就教方家。 一,、調(diào)整布局 全國課標卷主客觀題混雜,,而主客觀題混雜不利于考生答題。有做高考卷或高考模擬卷經(jīng)歷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客觀題對思維的精準性與深刻性要求較高,,答題準確率與答題順序緊密相關,;主觀題對思維的抽象性與概括性要求較高,答題準確率與答題順序關系不大,。客觀題與主觀題對思維的不同要求決定了答題順序有講究:一般應該先做客觀題,,后做主觀題??陀^題只在“是”與“不是”中選擇,,沒有彈性空間,對思維的精準性與深刻性要求較高,,故只有在精力充沛時去閱讀材料和解答題目,,才能閱讀得細致,思考得深刻,,理解得準確,,選擇得正確,;而在做主觀題后才去做客觀題,此時已頭昏腦脹,,材料都很難讀進去,,也就很難做到深刻思考、準確理解,、正確選擇,。主觀題有很大的彈性空間,閱讀可以“模糊”甚至“忽視”某些說法,,解答只要符合思路和要點即可,有的開放性試題(如探究題)思路和要點都不受限制,,言之成理就行,。關鍵在于能總體把握并合理概括,且能恰當?shù)亟M織語言,,使表達簡明通順有條理,。這些能力相對穩(wěn)定,答題不因精力好而答得特別好,,不因精力差而答得特別差,;即是說,無論何人,,他的主觀題答題能力不因答題順序而相差多少,。可見,,原全國大綱卷先客觀題后主觀題的結(jié)構順序符合考生答題思維特點,,有利于考生準確答題,而全國課標卷主客觀題混雜不符合考生答題思維特點,,不利于考生準確答題,。 因此,建議課標卷采用先客觀題后主觀題的結(jié)構布局,,將語言基礎知識客觀題調(diào)在前面,。客觀題應以考查語文基礎知識為主,可增加一些古漢語知識和古文化常識?,F(xiàn)代文閱讀題如果要用客觀題形式考查,,應選擇表達平實的實用類文本或論述類文本,因為相對于表達含蓄的文學類文本,,這兩類文本可能更適宜于用客觀題形式考查,。應注重科學性與嚴謹性,側(cè)重考查考生對文本內(nèi)容和表達形式的整體把握,,而不要在細枝末節(jié)上變化說法,、設置陷阱,,因為這不符常態(tài)合閱讀實際,沒有考查價值,。如果為體現(xiàn)試卷形式的多樣性而仍然考5選2的多項選擇客觀題,,建議對符合答案要求的兩項等額賦分,而且符合答案要求的只是兩項而不是現(xiàn)在的事實上的三項,,因為現(xiàn)在的5選2多項選擇客觀題,,其3分、2分,、1分的賦分,,實在不能清晰量化,無法講清楚得分的依據(jù)與理由(具體理由以下詳細展開),。 二,、調(diào)整內(nèi)容 全國課標卷考查內(nèi)容有重復。必考題的第一題是“現(xiàn)代文閱讀”,,選考題的第三題為“文學類文本閱讀”,,第四題為“實用類文本閱讀”,雖然名稱術語不同,,但本質(zhì)上都是“現(xiàn)代文閱讀”,。雖然考卷要求考生在第三題與第四題之中選擇一題作答,但無論考生選擇“文學類文本閱讀”還是“實用類文本閱讀”,,本質(zhì)上都是“現(xiàn)代文閱讀”,;雖然第一大題的閱讀材料可能是實用類文本,可能是論述類文本,,可能是說明類文本,,但無論閱讀什么文本,本質(zhì)上都是“現(xiàn)代文閱讀”,;雖然第一大題是單項選擇客觀題,,而第三大題或第四大題的第(1)小題是5選2多項選擇客觀題,但都是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對思維品質(zhì)考查的實質(zhì)性要求相同,,即都要求思維具有精準性與深刻性,注意細枝末節(jié)說法的變化,。這些,,造成了考查內(nèi)容的重復。 課標卷不僅考查內(nèi)容有重復,,而且選項賦分不合理,。無論是“文學類文本閱讀”還是“實用類文本閱讀”,都有一道5選2的多項選擇客觀題。它根據(jù)“最符合文意”“符合文意”“部分符合文意”“不符合文意”“完全背離文意”設置ABCDE五個選項,,雖然只允許考生選兩項,,但可以得分的選項有三項,評分標準根據(jù)選項的“正確程度”依次給3分,、2分,、1分。按理說,,試題要求選出“正確的兩項”,,答案應該只有兩項且兩項賦分相同,兩項應該完全正確,,因為只要選項不完全正確,,就應該不是答案;同理,,試題要求選出“錯誤的兩項”,,答案應該只有兩項且兩項賦分相同,兩項應該不完全正確,,因為只要選項不完全正確,,就應該是答案,。然而,,講評試卷讓師生大為困惑:要求選出“正確的兩項”,難以量化區(qū)分選項的“正確程度”,,難以準確認定哪項“正確”得多一些該多給分,,哪項“正確”得少一些該少給分,即難以量化區(qū)分“最符合文意”與“符合文意”,,難以量化區(qū)分“符合文意”與“部分符合文意”,,難以量化區(qū)分“部分符合文意”與“不符合文意”,難以量化區(qū)分“不符合文意”與“完全背離文意”,;同樣,,要求選出“錯誤的兩項”,難以量化區(qū)分選項的“錯誤程度”,,難以準確認定哪項“錯誤”得多一些該多給分,,哪項“錯誤”得少一些該少給分。恰恰相反,,有時要求選出“正確的兩項”,,有的選項因為有一小點錯誤而不能得分,有的選項即使有不少錯誤也會得1分,。而評分標準根據(jù)答案的“正確程度”或“錯誤程度”依次給3分,、2分、1分,教師講評試卷很難在數(shù)量和性質(zhì)上說清楚選項得分的依據(jù),,只好說“答案如此,,尊重答案”。這豈不荒謬,! 因此,,建議課標卷調(diào)整考查內(nèi)容,做到科學考查,。筆者曾撰文指出: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具有文字游戲性質(zhì),,科學性較差,故第一大題的“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可以去除[2],。由于5選2的選項難以精確量化其“正確程度”與“錯誤程度”,,選考題“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中的5選2客觀題也可以去除。如果為體現(xiàn)試題形式的多樣性而仍然考5選2的客觀題,,可將5選2客觀題調(diào)在客觀題部分,,同時將賦分不等值的5選2變?yōu)橘x分等值的5選2(每項3分),且真正是5選2而不是5選3,,以避免因難以量化“正確程度”或“錯誤程度”而難以解釋不同得分的尷尬,。 三、均衡難度 課標卷難易不均的問題十分突出,。課標卷選考題第三題與第四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大多數(shù)情況下設題相同,,即第(1)小題為5選2多項選擇客觀題,,第(2)(3)小題為整合理解主觀題,第(4)小題為開放性探究主觀題,;但難易不均:“文學類文本”表達相對含蓄,,較難理解作答,總體難度大于“實用類文本閱讀”,。據(jù)楊林戰(zhàn)《實用類文本除了選考還能怎么考,?》一文披露:寧夏2009年考生實用類文本閱讀平均得分為17.18,而文學類文本,,閱讀平均得分為15.17,;2010年前者更是高于后者5分之多[3]。另據(jù)蘇盛葵《暗藏玄機,,穩(wěn)中出新——2011年課標卷簡評》一文披露:新課標卷2008年,、2009年、2010年文學類文本試題的難度系數(shù)分別為0.54,、0.51,、0.33,,而實用類文本則分別為0.66、0.55,、0.65[4],。故做高考卷,考生大多選擇“實用類文本閱讀”,。又據(jù)楊林戰(zhàn)《實用類文本除了選考還能怎么考,?》一文披露:“2010年高考,廣東60余萬考生中選擇做實用類文本閱讀的就高達46萬多人,?!?/SPAN>[5]另據(jù)茹清平《現(xiàn)代文閱讀選考題分析與思考——以2013~2015年新課標Ⅰ卷為例》一文披露:“2013全國新課標卷河北考區(qū)文學類文本閱讀是小說《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選做的試卷為10742份,,占總數(shù)的2.7%,,平均得分為9.77分;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是《飛虎將軍陳納德》,,選做的試卷為392936份,,占總數(shù)的97.3%,平均得分為17.8分,,兩者分數(shù)相差8.03分”[6],。兩者得分差別如此之大,大大降低了考試的效度,、信度與公平性,。選擇文學類文本與實用類文本的比例差別更大,基本失去了“選考”的目的與意義,。這些數(shù)據(jù)很能說明問題,,應該引起命題者思考,!做高考模擬卷亦然,,即絕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實用類文本。批閱試卷還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兩篇都讀,,以便比較難易后作出選擇,,但這浪費了時間;有的考生搖擺不定,,難以取舍,,時而做“文學類文本閱讀”,時而做“實用類文本閱讀”,,這也浪費了時間,,影響了后面的答題。 因此,,建議課標卷調(diào)整考查內(nèi)容,,均衡考查難度。由于文學類文本與實用類文本各有特點,兩類文本在理解上有難易之別,,選考不同的文本較難均衡難易,;盡管有的省市注意均衡兩類文本的難度,但難易不均的問題一直存在,。故比較科學的做法是:取消第一大題的“現(xiàn)代文閱讀”,,不設選考題,將選考題的“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變?yōu)楸乜碱},,要求考生兩題均答,。這既沒有增加閱讀量而又考查了考生閱讀兩類文本的能力,可避免考生因猶豫不決而浪費時間的問題,,對考生一視同仁,,對考生更為公平。 四,、規(guī)范用語 全國課標卷的表述用語為:第Ⅰ卷 閱讀題,;第Ⅱ卷 表達題。第Ⅰ卷大題號的表述用語為:一,、現(xiàn)代文閱讀,;二、古代詩文閱讀(包括名句名篇默寫),;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四,、實用類文本閱讀,。第Ⅱ卷大題號的表述用語為:五、語言文字運用(包括熟語,、病句及銜接連貫的客觀題),;六、寫作,。 全國課標卷的卷類(Ⅰ卷,、Ⅱ卷)用語及大題用語在邏輯上有諸多不妥: 首先,關于“閱讀”,。何為“閱讀”,?《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解釋為:“看(書籍、報刊),,并了解其內(nèi)容,。”《教育大辭典》解釋為:“閱讀是從書面語言獲取文化科學知識的方法,?!薄吨袊蟀倏迫珪方忉尀?/SPAN>:“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qū)懙恼Z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學原理》解釋為:“閱讀是讀者從寫的或印刷的書面材料中提取意義或情感信息的過程,?!边@些解釋大同小異,但都揭示了閱讀的本質(zhì)屬性:看,、讀文本,,獲取知識與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是“閱讀”,,因為它們直接考查了臨場讀文本答問題的過程與能力。但將“名句名篇默寫”歸為“古代詩文閱讀”,,也將其叫“閱讀”,,這似乎不妥,因為它只有臨場的“寫”而沒有臨場的“讀”,。或許有人會說,,默寫是考查平時閱讀的結(jié)果,與閱讀有關,,也可以叫閱讀,。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寫作也與閱讀有關,能叫閱讀嗎,?這里,,“臨場讀文本”是構成“閱讀”的關鍵要素,缺少了這個要素,,不能叫閱讀,。 而且,將“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并列極為不妥,?!艾F(xiàn)代文閱讀”相對于“古詩文閱讀”而言,它包括“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等,,不能與“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并列,。我們知道,,所謂“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論述類文本”等,,是有人針對“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稱謂的“不恰當”而使用的替代性術語。然而,,何為“文學類文本”,?何為“實用類文本”?何為“論述類文本”?三者能否并列,?不能,?!拔膶W類文本”一般指文學因素較多的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對其認定一般不會有太大的爭議,;但“實用類文本”指哪些,?“論述類文本”指哪些?“論述類”是否屬“實用類”,?人物傳記,、報告文學乃至寫人記事的散文等是“文學類文本”還是“實用類文本”(課標卷將其列為“實用類文本”)?這些,,理起來簡直是一團亂麻,,正如筆者在《新課標文體分類不科學》一文中所指出,它們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7],。課標卷未使用“論述類文本”的稱謂,但在“現(xiàn)代文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部分??疾椤罢撌鲱愇谋尽?。 其次,關于“表達”,。何為“表達”,?《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解釋為:“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卑俣劝倏平忉尀椋骸坝每谡f或用文字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這些解釋大同小異,,但都揭示了“表達”的本質(zhì)屬性: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句子仿寫”“句式變換”“改正語病”等是“表達”,因為它們屬于“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但將“熟語運用”“句子運用”“句子排序”的客觀題正誤“選擇”歸為“表達”,這似不妥當,,因為它們只有“選擇”而沒有“表達”,。或許有人會說,“選擇”是考查“表達”的結(jié)果,,與表達有關,,也可以叫表達,。這種說法也很牽強,因為“選擇”并沒有臨場“表示”什么,,算不上“表達”,。這里,“臨場表示”是構成“表達”的關鍵要素,,缺少了這個要素,,不能叫表達。 因此,,建議課標卷規(guī)范表述用語,。最簡單的做法是采用全國大綱卷的做法:標明卷類的“第Ⅰ卷”與“第Ⅱ卷”后均不用表述語,各大題也只用題號而不用表述語,,各小題明確表述題目性質(zhì)與答題要求,。這樣能避免卷類及大題表述語并列不當與包含不當?shù)倪壿嬪e誤。如果卷類及大題要用表述語,,可以用“第Ⅰ卷:選擇題”,,然后在大題號中用“語言基礎知識”“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假如“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要用選擇題考查);可以用“第Ⅱ卷:非選擇題”,,然后在大題號中用“現(xiàn)代文閱讀”(在小題號中用“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或者“論述類文本閱讀”)“古詩文閱讀”(在小題號中用“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作文”,。這樣也可以避免卷類及大題表述語并列不當與包含不當?shù)倪壿嬪e誤。兩相比較,,筆者更傾向于全國大綱卷卷類及大題不用表述語的做法,,因為它更簡潔明快。 全國大綱卷全部是必考題,,可避免考生因選擇猶豫而浪費時間的問題,,也可避免選考題容易出現(xiàn)的難度不均的問題。全國大綱卷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考查的是實用類文本(包括論述類文本,、說明類文本)的閱讀,,相對而言,這類文本比較適宜用客觀題考查(但應注意科學性與嚴謹性),;全國大綱卷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考查的是文學類文本(主要是散文)的閱讀,,相對而言,這類文本比較適宜用主觀題考查?,F(xiàn)代文閱讀用兩類題型考查了兩類文本,,沒有全國課標卷容易造成的重復問題。 當然,,大綱卷也有不足:多年不變,,題型僵化(參見《新課改呼喚高考語文題型的創(chuàng)新》)[8];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文字游戲化,,設題不嚴密(參見《亟待改革的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9],,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全國課標卷是對全國大綱卷的揚棄與創(chuàng)新,。然而,畢竟因為使用時間不長,,全國課標卷并非盡善盡美,,仍有不足,還需改進,??傊?/SPAN>為很好地發(fā)揮考試的正導向作用,,試題命制更要科學,、嚴謹與規(guī)范,需要將現(xiàn)行課標卷加以完善,,使其布局合理,、內(nèi)容適宜、表述規(guī)范,。有感于此,,不揣淺陋提出以上建議,拋磚引玉,,就教方家,。 參考文獻: [1]鄧木輝. 全國課標卷亟需改進[J].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14(4). [2]鄧木輝. 評現(xiàn)行高考卷中的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J].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15(4). [3]楊林戰(zhàn).實用類文本除了選考還能怎么考,?[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13(2). [4]蘇盛葵.暗藏玄機,,穩(wěn)中出新——2011年課標卷簡評[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刊),,2011(7). [5]楊林戰(zhàn).實用類文本除了選考還能怎么考?[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13(2). [6]茹清平. 現(xiàn)代文閱讀選考題分析與思考——以2013~2015年新課標Ⅰ卷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2015(7). [7]鄧木輝. 新課標文體分類不科學[J].教學與管理,2014(12). [8]鄧木輝.新課改呼喚高考語文題型的創(chuàng)新[J].教學與管理,,2007(5). [9]鄧木輝.亟待改革的現(xiàn)代文閱讀客觀題[J].語文建設,,2012(6). (原載《湖北招生考試》理論版2015年第10期總第44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