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格式專用廣角變焦鏡頭的優(yōu)勢在尼克爾鏡頭當中,,目前在售的DX格式廣角變焦鏡頭有2款,,分別是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和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在文章的開頭,,將首先介紹推出DX格式廣角變焦鏡頭的目的和意義,。 D7000/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焦距10mm(相當于約15mm)/光圈優(yōu)先自動(F10、4秒)/ISO 100/曝光補償:-0.7EV/白平衡:陰天 當使用DX格式廣角變焦鏡頭時,,DX格式機型也可獲得FX格式下相當于約15mm的視角,。對于早期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來說,如此超廣角的視角是不敢想的,。 DX格式鏡頭的設(shè)計和使用從廣角變焦鏡頭開始眾所周知,早期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都是DX格式的,,而當時的問題在于超廣角方面存在劣勢,。當DX格式機型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時,實際所得視角相當于FX格式下的約1.5倍焦距,。雖然有利于加強遠攝效果,,但對于廣角鏡頭來說卻使實際視角偏標準焦段,降低了廣角效果,,因此限制了鏡頭廣角端的表現(xiàn)力,。 尼康為了使DX格式機型也能拍出超廣角照片,一開始開發(fā)了覆蓋12mm超廣角焦距的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這款鏡頭也是尼康的第一款DX格式鏡頭,。 DX格式機型選擇哪款廣角變焦鏡頭好上圖顯示的是DX格式機型上裝配尼康在售的4款超廣角變焦鏡頭在FX格式換算下的實際焦段。雖然目前在售的FX格式鏡頭中,,視角最廣的鏡頭為AF-S 尼克爾 14-24mm f/2.8G ED的14mm視角,,但這款鏡頭裝配在DX格式機型上最大只能獲得FX格式換算下相當于約21mm的視角。然而DX格式鏡頭的最短焦距達到了10mm,,在FX格式換算下相當于約15mm視角效果,。 因此,如果需要使用DX格式相機拍攝出超廣角效果,,那么只能使用DX格式鏡頭,。雖然單從焦距數(shù)值上來看差距并不十分明顯,但正如本次連載的第一回所介紹的那樣,在超廣角焦段1mm焦距的差異對于視角和透視效果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 DX格式用鏡頭更加小型輕量在尼克爾鏡頭系列中,,如果把DX格式鏡頭與FX格式鏡頭做一番比較,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覆蓋相同焦段的情況下,,DX格式鏡頭要比FX格式鏡頭更加小型輕量,。從下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廣角變焦鏡頭在這方面的差距尤其顯著,。由于DX格式機型本身比較小巧輕量,,如果再和DX格式鏡頭配套使用,這方面的優(yōu)勢會更加的突出,。
DX格式鏡頭更加小巧的原因DX格式鏡頭之所以更加小巧,,是由于其成像范圍更小的緣故。通常來說,,鏡頭會在成像面上形成圓形的像,,這個圓形的像一般被稱作成像圈。如下圖所示,,這是一張比較FX格式鏡頭與DX格式鏡頭在相同焦距下成像圈的示意圖,。綠框和紅框分別表示的是DX格式鏡頭與FX格式鏡頭的成像范圍。 相較數(shù)值,,如果比較成像圓的實際大小,,可更明顯地發(fā)現(xiàn)兩者的差距。DX格式鏡頭的成像范圍更小,,在設(shè)計上縮短焦距也更加容易,,從而能夠把鏡頭設(shè)計得更加小巧。 與FX格式鏡頭需要直徑約43.3毫米的成像圈相比,,DX格式鏡頭只需要約28.2毫米直徑的成像圈即可,。DX格式機型使用FX格式鏡頭時只能利用鏡頭成像圈中間的很小一部分,而使用DX格式鏡頭時可充分利用成像圈中的像,,提高了鏡頭的使用效率,。 另外,由于FX格式鏡頭成像圈較大,,為了保持整體的高畫質(zhì),,故增加了設(shè)計難度,也使得鏡頭的體積和重量有所增加,。而當使用DX格式鏡頭時,,更小的成像圈也使設(shè)計更加簡單,在同樣視角下焦距比為1/1.5,,更加方便小型輕量化,。 比較2款DX格式廣角變焦鏡頭接下來介紹選購2款尼克爾DX格式用廣角變焦鏡頭的要點,。從規(guī)格表中可以看到AF-S DX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與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十分相似。大小和重量幾乎都差不多,。雖然10-24mm的鏡片數(shù)量多出3片,,但鏡頭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使用的特殊材質(zhì)鏡片數(shù)量也是相同的,。 兩款鏡頭的最大區(qū)別在于10-24mm的廣角端焦距要短2mm,,而且10-24mm在不同焦距下最大光圈在F3.5-4.5之間變化,而12-24mm的最大光圈恒定為F4,。另外,,10-24mm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為0.24米,而12-24mm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為0.3米,。 廣角端10mm與12mm換算成FX格式分別相當于約15mm和18mm焦距,,視角方面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雖然18mm的視角已經(jīng)很廣了,,但選擇鏡頭時還是要考慮是否需要更廣的視角,。如果需要15mm視角則選擇10-24mm,如果不需要,,那么選擇12-24mm已經(jīng)足夠,。
12-24mm的畫質(zhì)更優(yōu)從MTF曲線來看,,雖然2款鏡頭的畫質(zhì)都很不錯,,但在廣角端還是12-24mm更勝一籌,可以看到直到畫面周邊部都保持了十分銳利的畫質(zhì),。在鏡頭的遠攝端,,12-24mm的中央部畫質(zhì)更好,而10-24mm的周邊部畫質(zhì)更好,。 從其他方面來看,,12-24mm基本上沒有產(chǎn)生歪曲像差,,因此,從畫質(zhì)方面綜合來看,,12-24mm要勝過10-24mm一些,。 廣角端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 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 遠攝端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 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
鏡頭各自的特點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推薦點:擁有尼康DX格式鏡頭中的最廣視角適合拍攝的被攝體 風景、建筑,、室內(nèi),、強調(diào)透視的場景 2009年4月發(fā)售
覆蓋FX格式換算下約15-36mm視角的寬廣焦段,。特別是廣角端的10mm為目前尼康DX格式機型所能獲得的最廣視角,。拍攝時可進一步強調(diào)場景的透視,在構(gòu)圖上使畫面更富沖擊力,。采用了新式設(shè)計,,全焦段下直到畫面周邊都可獲得銳利畫質(zhì)。價格方面也比較適中,,便于下手也是一大優(yōu)勢,。 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 由于擁有FX格式換算下約15mm的視角,,即使在狹小的室內(nèi)也可把場景完整收入一張照片,。雖然是擁有10mm遠攝端的超廣角鏡頭,周邊部成像分辨力也很高,,將光圈收縮至F5.6,,基本感受不到光量的下降。歪曲像差也并不明顯,。 AF-S DX 尼克爾 10-24mm f/3.5-4.5G ED 由于使用自動對焦時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為0.24米,在靠近被攝體拍攝時便于強調(diào)場景的透視感,。在逆光的條件下增加了一定量的曝光補償,,但黑色字體依然渾厚,天空與黃色標牌的顯色也很好,。 AF-S DX 變焦尼克爾 12-24mm f/4G IF-ED推薦點:畫質(zhì)銳利且很少出現(xiàn)歪曲像差,,注重畫質(zhì)就選它適合拍攝的被攝體 風景、建筑,、室內(nèi),、強調(diào)透視的場景 2003年1月發(fā)售
雖然是尼康第一款DX格式鏡頭,,但至今依然暢銷,。覆蓋FX格式換算下約18-36mm的視角。最大光圈為恒定的F4,,變焦至遠攝焦段時最大光圈不會縮小,,使拍攝更加便利,。鏡頭在比較小型輕量的同時,在全焦段下直到畫面周邊部都可獲得非常銳利的畫質(zhì),,而且作為超廣角變焦鏡頭歪曲像差補償效果很好,。因此對于注重畫質(zhì)的用戶來說,本鏡頭是非常合適的一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