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沂蒙山區(qū),,到處可見一些姿態(tài)奇特的山峰,。呈圓形的頂部平展開闊,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緩,。這就是沂蒙山區(qū)特有的岱崮地貌,我們將在下面的專題中分期介紹其中最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 1,、孟良崮。位于山東省沂南縣孫祖鎮(zhèn)與蒙陰縣垛莊鎮(zhèn)交界處,,海拔575.2米,,面積1.5平方公里。相傳宋將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1947年中共華東野戰(zhàn)軍在此發(fā)動了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zhàn)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整編七十四師,。陳毅元帥曾寫了一首題為《孟良崮戰(zhàn)役》的詩:『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zhàn)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我軍個個是英豪,,反動王牌哪得逃,。暴戾蔣朝嗟命蹇,凄涼美帝怨心勞,。華東戰(zhàn)局看神變,,陜北軍機運妙韜。更喜雨來催麥熟,,成功日近樂陶陶,。 2、呂母崮,。位于山東省日照市南 10 公里處,。《日照縣志·古跡》載:『城南崮子村,,傳為呂母故里,。又,崮下游土崮起,,呂母所筑』,。《辭?!罚骸号訁文副粳樼鸷Gń裆綎|日照西南)富戶,,其子育為縣游?被縣官冤殺。呂母散家財,,聚眾數千,,于天鳳四年(公元十七年起義,稱將軍,,破城殺官』,。傳說呂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領導農民起義的婦女,故該崮以呂母名之,。今遺跡有半月形土堆,,傳為點將臺,東西長約五十米,,南北寬約十五米,。 3、水塘崮,。位于山東省沂南縣岸堤鎮(zhèn)境內,,海拔 515 米,面積 4 平方公里,。因崮頂凹陷,,雨季可積水成塘而得名。 4,、歪頭崮,。在沂蒙山區(qū)共有三座,皆因固頂歪斜而得名,。位于沂水縣城西北 29 公里夏蔚鎮(zhèn)和泉莊鄉(xiāng)交界處的歪頭崮,,海拔 607.4 米,面積 0.7 平方公里,;另一歪頭崮位于山東臨朐縣與沂水縣交界處的沂山玉皇頂西北,,海拔 971 米,為沂山第四高峰,,明朝有雪蓑道人題壁頌其高險:“側首聽天外,,垂手懸云間”。史載,,崮頂多有營造,。自宋始,,建有碧霞元君祠、福神廟,、將軍殿,、山君廟、南天門,、通玄門,、長春亭等殿宇。至明清多有復修,。雖崮巔狹窄不平,,殿閣分散,但位于高峰,,彼此呼應,,映襯成景,遠眺仙山瓊閣,,倏忽縹緲,,自唐始即被譽為『蓬瀛仙境』。位于泉莊鄉(xiāng)駐地東南 4.2 公里處的歪頭崮海拔 384.9 米,,面積 1 平方公里,。崮北張耿村建有烈士陵園,紀念碑文云:“民國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敵偽三千余人,,大舉掃蕩沂水,路經三區(qū)歪頭崮,。我十八集團軍山東縱隊魯中軍區(qū)二團二連據崮抵抗,,經敵三次沖鋒迄未得逞,繼以飛機大炮猛烈配合,,并釋放毒氣,,激戰(zhàn)終日,斃敵旅團長以下二百余人,。因之沂博路得非敵有,,東里鎮(zhèn)致未淪陷,英勇指戰(zhàn)員八十一人亦壯烈犧牲,。沂北黨政軍人民對之同深哀悼,,謹樹志碑碣,書列姓名,,以資紀念,。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上浣”。 5、岱崮,。有兩座,。北岱崮位于山東省蒙陰縣岱崮鎮(zhèn)駐地西北 7.8 公里處,海拔 679 米,,面積 2 平方公里,。傳說在崮頂可以望見泰山,又名望岱崮,,后演變簡稱岱崮。1943年魯中第二軍分區(qū)十一團八連,,在此曾堅守十八個晝夜,,以亡二傷七的代價,英勇抗擊了日偽三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中隊,、一個空軍中隊等無數次的進攻,斃敵三百余人,,該連也因此殊功被山東軍區(qū)授予“岱崮連”光榮稱號,。南岱崮位于岱崮岱崮鎮(zhèn)駐地偏西北7.6公里處,海拔705米,,面積1平方公里,。此崮因在北岱崮之南,故名南岱崮,。 6,、天橋崮。位于山東省沂水縣城西北32.7公里處,,高莊鎮(zhèn)境內,。海拔624.4米,面積0.6平方公里,。為沂山支脈,。因崮直聳入云如通天之橋梁,故名,。 7,、牛角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駐地西北2公里處,,海拔371米,,因崮頂狀似牛角而得名。1956年毛澤東主席向全國發(fā)出“綠化祖國”的號召后,,1958年被毛澤東譽為“軍中第一筆”的舒同(時任中共八屆中央委員,、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來此崮,親手種植了一片松柏林,,樹植五角形,,故名“五角松”,,現已經成為該崮一大景觀。 8,、丁家崮,。位于沂水縣泉莊鄉(xiāng)駐地西南8.5公里處,海拔559米,,面積1平方公里,。石質由寒武系石灰?guī)r及頁巖構成。因傳有丁氏居其上,,故名,。 9、錐子崮,。有兩座,,皆因崮成錐子狀而得名。位于山東省沂水縣三岔鄉(xiāng)駐地南6公里處的錐子崮,,海拔705米,,面積0.5平方公里。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原王莊鄉(xiāng))東北部的錐子崮,,海拔602米,,面積1平方公里。因崮頂高聳入云,,又名云頭崮,,崮下有一村因此得名云頭峪。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中共山東省委第一張《大眾日報》就誕生在這里,。 10、抱犢崮,。位于山東省棗莊市,、蒼山縣和費縣交界處。主峰海拔580米,,面積13.5平方公里,,有“魯南擎天柱”之稱。該崮又名抱犢山,、君山,、豹子崮,漢代稱樓山,,魏稱仙臺山,,明清稱天臺山。唐《元和郡縣志》說:昔有一隱者曾抱犢上山開墾,故名,。此崮山勢陡峭,,僅有一石徑通頂,固頂有田數頃,,水池兩處,,水深數尺,歷來被視為軍事要地,。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王俊和民國時期孫美瑤曾占據此地??箲?zhàn)時,,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此創(chuàng)建抱犢崮山區(qū)抗日民主根據地。 11,、香爐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西北,,海拔592.8米,,面積1.5平方公里。因崮狀似香爐,,故名,。山體由寒武系石灰?guī)r及頁巖等組成。 12,、姜家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北,海拔617米,,面積1平方公里,。因有姜氏居此而得名。崮頂周圍是二十多米高的峭壁,,十分險峻,,易守難攻。原山東省農業(yè)廳副廳長黃子忠曾寫了一首《憶堅持姜家崮》:『山名姜家崮,,峭壁入云端,。山頂面積小,計畝三十三,??谷辗榛鹌穑B偽曾搶占,。三易云梯上,,我軍駐一班。工事牢又固,堅持十一年,。氣死反動派,,日寇嘯徒然。三千蔣家軍,,圍困十余天,。乖乖受嚴懲,軍民笑開顏,?!?/p> 13、朱家崮,。位于沂水縣高莊鎮(zhèn)北部,,海拔533米,面積0.5平方公里,。因曾有朱氏居此而得名,。 14、龍須崮,。位于蒙陰縣城東北29公里處,,海拔701.1米,面積1.5平方公里,。因山頭狀似龍首,、山膀似龍須,故名龍須崮,。一九三三年,,中共新泰縣委領導蒙陰和新泰縣東部的農民,于九月發(fā)動了『龍須崮暴動』,,在黨的左傾路線影響下,,暴動歷時十二天便告失敗,但在沂蒙山區(qū)從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一九四零年七月,,蒙陰首屆抗日民主政府在崮下的梭莊成立,揭開了全民抗日的序幕,。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魯中軍區(qū)獨立團二營部分官兵據守龍須崮,與一千多名日軍激戰(zhàn)三天,,又與國民黨五十一軍七團激戰(zhàn)二十余天,,牽制了敵人的大批兵力,配合主力部隊順利完成了反掃蕩任務,。 15,、油簍崮,。位于蒙陰縣岱崮鎮(zhèn)駐地西南3.8公里處,海拔 658米,,面積0.5平方公里,。因崮頂狀似油簍而得名。 16,、鷹嘴崮,。位于沂水縣崔家峪鎮(zhèn)駐地東北10公里處,海拔315.6米,,面積2.5平方公里,。崮頂似鷹嘴,故名,。 17,、吳王崮。位于山東平邑縣銅石鎮(zhèn)駐地西南14公里處,。海拔653.9米,,面積2平方公里。傳說春秋時期吳王伐魯被困于此,,故名,。 18、板 19、和尚崮,。一座位于平邑縣城東南24公里處,,海拔656米,面積2平方公里,。另一座位于沂南縣孫祖鎮(zhèn)駐地西北12.5公里處,,海拔422米,面積1平方公里,。因崮頂狀似僧帽,,亦俗稱和尚帽子。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侵華日軍從垛莊,、界湖,、銅井出動數千人合圍和尚崮,妄圖襲擊駐扎在此崮的中共山東分局機關,、一一五師師部,、省戰(zhàn)工會機關,八路軍山東總隊二旅三營九連和沂南縣大隊一連,,為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與敵展開浴血奮戰(zhàn),一百七十二人除四人突圍四人受傷被群眾救出外,,其余一百六十四人壯烈犧牲,,同時遇難的還有當地群眾一百余人,史稱『和尚崮戰(zhàn)斗』,。 20,、透明崮。一座位于沂水縣城西北31公里處,,海拔603.9米,,面積0.8平方公里,屬于沂山支脈,,崮頂有洞可透望另端,,故名。另一座位于沂水縣諸葛鎮(zhèn)駐地西南4.5公里處,,海拔474米,,面積0.5平方公里,石質系前震旦系片麻巖,,崮頂有兩巨石相依,,中間因有石縫,故名透明崮,。 21,、鏊子崮。位于沂水縣高莊鎮(zhèn)北部,,海拔616米,,面積0.8平方公里。山體由寒武系石灰?guī)r及頁巖構成,,因崮似烙煎餅用的鏊子,,故名。 22,、紀王崮,。位于沂水縣城西北40公里處,海拔577.2米,,面積4平方公里,。清朝道光七年《沂水縣志·輿地》載:『相傳紀子大去其國居此,,故名』。據考證,,紀王是春秋時期的紀國國君,,魯莊公四年即公元前六九零年,齊師伐紀,,紀王遭饞失國后流亡居此,。該崮是沂蒙山區(qū)唯一一座至今仍有人居住的山崮。崮頂呈南北走向,,東西寬處有二公里,,崮頂現有紀王墓、金鑾殿,、擂鼓臺等遺址二十多處,。該崮以其規(guī)模之大,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23,、摩云崮。位于平邑縣城東北18.5公里處,,海拔1025米,,是蒙山主峰之一,是沂蒙山區(qū)最高的崮山體由太古代泰山群系變質巖構成,。因崮高聳入云,,故名。 24,、章子崮,。位于蒙陰縣岱崮鎮(zhèn)駐地西北3.5公里處,海拔546米,,面積1.5平方公里,。傳說從前山上有獐子,,故名獐子崮,,后演變?yōu)檎伦俞摹?/p> 25、情人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駐地北,,崮上有兩塊巖石矗立,,一南一北,遠看似一男一女,,故名情人崮,。 26、大崮頂:位于沂南縣孫祖鎮(zhèn)駐地西北14.5公里處,、孟良崮西南與蒙陰縣交界處,。海拔571米,,面積0.6平方公里。一九八四年,,在崮頂修建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碑,,紀念碑占地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積一百平方米,,碑高三十米,,由三塊狀如刺刀的灰色花崗巖組成,象征著野戰(zhàn)軍,、地方軍和民兵的武裝力量體制,,底座為邊長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體,,組成一個槍托,,象征著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槍托的周圍是紅色圍墻,,象征著高山下的花環(huán),。紀念碑的上下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象征著軍民團結必勝,,人民戰(zhàn)爭必勝,。。碑中部正面鐫刻胡耀邦題寫的『孟良崮戰(zhàn)役紀念碑』,。 27,、大坪崮:位于沂水縣高莊鎮(zhèn)北部,海拔518.6米,,面積1平方公里,。山體由寒武系石灰?guī)r及頁巖構成,因崮頂平坦且大,,故名,。 28、馬家崮:位于平邑縣平邑鎮(zhèn)南17公里處,,為流峪鄉(xiāng)和張里鄉(xiāng)的界山,。面積 2.5平方公里。海拔690.5米,。山體為沉積巖結構,,頂端系厚層石灰?guī)r。山形似馬鞍,,原名馬鞍崮,,后由馬家管,故得今名,。西北側有洞,,名為馬家洞,。 29、太皇崮:在平邑鎮(zhèn)西南33公里處,。原名大匡崮,。面積2.3平方公里。海拔505米,。頂部覆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的厚層石灰?guī)r,四壁峭立,,十分險峻,。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在這里發(fā)生過有名的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太皇崮戰(zhàn)斗』,。 30、雙崮:位于沂水縣黃山鋪鎮(zhèn)北,,海拔424.1米,,面積1.5平方公里,。山體由寒武系石灰?guī)r及頁巖構成,。因山上有兩個崮對峙而得名。清道光《沂水縣志-輿地》載:『雙崮,,縣西北四十里,,舊志云:兩峰競秀,,壁立插天』。 31,、盧崮:位于蒙陰縣城東北34公里處,,海拔610.3米,面積1.5平方公里,。崮頂四周崖壁高25米,,極為險峻。崮下有漢城陽國盧縣古城遺址,。因山北有盧川水流過,,故名。崮的懸崖上彈痕累累,,至今仍清晰可見,。一九七七年山東省革命委員會《魯革發(fā)122號》文件,把岱崮革命遺址(南岱崮,、北岱崮和盧崮三個地方)定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2、鼎足崮:位于沂源縣燕崖鄉(xiāng)政府駐地北部,,主峰海拔578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走向呈東北西南,。此山有三條延伸的山梁,,恰似古代器皿鼎之足,以此得名,。山由石灰?guī)r,、頁巖構成。此山南坡叫封山,,出古生物三頁蟲化石,,當地稱燕子石。 33,、對崮:又名笛崮山,。位于沂水縣城偏西北32.7公里、沙溝鎮(zhèn)駐地西9.5公里處,。海拔597米,,面積1.2平方公里,屬沂山山脈南延部分,,因山上兩崮相對而得名,。在抗日戰(zhàn)爭中,山東抗日根據地涌現了一個可以與“狼牙山五壯士”齊名的“笛崮山十四勇士”英雄群體。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日,,八千日寇圍剿山東臨沂市沂水縣對崮山,。戰(zhàn)斗中被圍困在對崮山的有山東省軍區(qū)機關特務營、省戰(zhàn)工會,、沂蒙軍分區(qū)一團,、沂北縣大隊和國民黨五十一軍一部,總兵力近千人,。在這次反日軍『掃蕩』的突圍血戰(zhàn)中,,擊斃擊傷日軍六百余人,我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山東軍區(qū)特務營五百多人基本全部犧牲,,十四名戰(zhàn)士英勇跳崖,,其中八名幸存,戰(zhàn)斗共計千余人犧牲,。 34,、石人崮:一座位于沂源縣南麻鎮(zhèn)東南12公里處,海拔640米,,面積1平方公里,,因山上有巨石似人形而得名。另一座位于蒙陰縣岱崮鎮(zhèn)駐地西南3.8公里處,,海拔511米,,面積1平方公里。 35,、鳳凰崮:位于沂源縣東里鎮(zhèn)政府駐地北1.5公里處,,海拔454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山呈南北走向,,由石灰?guī)r、頁巖構成,。鳳凰崮實為文山之一崮,。此崮以吉祥言得名。一九三九年六月初,,日本侵略軍出動二萬余人對魯中山區(qū)進行瘋狂“掃蕩”,,六月七日,日軍飛機由北向南越過鳳凰崮,,向崮前的東里店投下一百多枚重型炸彈,,國民黨山東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沈鴻烈?guī)得S從倉皇出逃,二十余天后,,沈鴻烈逃至臨朐縣東廖子村,,召回各機關失散人員重建省政府。至此,東里店為期半年余國民黨山東戰(zhàn)時首府宣告結束,。 36,、獅子崮:位于沂水縣與臨朐縣交界處的沂山,,獅子崮在玉皇頂西北側1.5公里,,與連麓的歪頭崮東西并峙,合稱『雙崮』,,海拔950米,。 其勢巍峨,如雄獅仰天長嘯,,故名,。崮巔渾圓,巨石屹立,,雜樹叢生,。四周懸崖峭壁,尤以東坡,,絕崖深澗,,令人栗眩。西側怪石嶙峋,,有一巨石,,像老嫗,神態(tài)凝重,,似膜拜雄獅,,為民求安。沂山歷史悠久,,據《周禮》載,,周朝起,即為中華十大名山(五岳和五鎮(zhèn)),,素有『泰山為五岳之尊,,沂山為五鎮(zhèn)之首』盛名。雄峙于魯中山區(qū),。古為齊魯封疆之處,,穆陵關扼其要沖。沂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 37、云天崮:位于費縣朱田鎮(zhèn)駐地西8.7公里處,,海拔568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因山高聳常年云霧繚繞而得名。志載該崮又名云臺崮,、云彩崮,。 38、馬頭崮:有三座,。其一位于蒙陰縣界牌鎮(zhèn)駐地北2.9公里處,,海拔328.5米,面積1平方公里,。清《蒙陰縣志》稱此山為天馬山,。其二位于沂水縣泉莊鄉(xiāng)駐地西南7公里處,海拔582米,,面積1平方公里,。其三位于沂源縣燕崖鄉(xiāng)駐地西北4公里處,海拔580米,,面積2平方公里,。三崮皆因狀似馬頭而得名。 39,、宣崮:位于沂南縣界湖鎮(zhèn)西北,,海拔272.4米。清道光七年《沂水縣志-輿地》載:『宣崮山,,縣西南七十五里,,汶水經其西?!滑F山麓北寨村發(fā)現古畫像石墓,,簡稱北寨漢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0,、紅石崮:又名小崮子。位于沂水縣諸葛鎮(zhèn)駐地北2.5公里處,,海拔516.2米,,面積0.4平方公里。頂部四周巖石陡峭,,形如斧削,。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日,日本鬼子進村『掃蕩』,,在敵人欲殘殺大批黨員群眾的生死關頭,,共產黨員武善桐毅然挺身而出,為了掩護八路軍傷病員和槍支彈藥,,將兩名日本鬼子引上山崮,,趁其不備,,飛起一腳把一個鬼子踢下懸崖,抱著另一個鬼子一起跳下懸崖,,與敵人同歸于盡,,紅石崮也因此而得名。苗得雨《山崮贊》:『紅石崮,,似血染,,如一片紅旗在飄展』。 41,、核桃崮:位于沂源縣三岔鄉(xiāng)政府駐地東南7.5公里處,,東麓屬臨朐縣,。面積1.5平方公里,,以山頂部懸崖似核桃狀得名。 42,、蓮花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境內,,海拔300米,面積0.5平方公里,,因崮頂巖石裸露似盛開的蓮花,,故名。 43,、柱子崮:位于費縣城西南17公里處,,海拔426米,面積2平方公里,。因山峰直立如柱而得名,。《費縣志-卷二-山川》載:『冠石山,,今名柱子崮,,縣西南四十里,海清崮之西北,,山頂壁立,,周圍皆石』。山體由古生界寒武紀砂頁巖及石灰?guī)r構成,。明末清初王肖武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曾據此崮抗擊清兵,。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團在此殲滅土匪漢奸劉桂堂及殘部八百余人,。 44,、倉糧崮:位于沂源縣南麻鎮(zhèn)政府西南10公里處,主峰海拔559米,,面積1.5平方公里,。崮之南有侖糧峪,,山因峪而得名倉糧崮。 45,、屋樓崮:或名石牟山,、石樓山、屋樓山,,位于莒縣城東11公里,,海拔473米,面積3平方公里,,是屬《戰(zhàn)國策·齊策》記載的『城陽山』的一山,。其北麓陡險,峭壁如削,,或謂康熙七年大地震時所形成,。山由三峰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余米,,峰壁底端巖隙中涌水若泉,,清而甘冽,終年溢而不涸,,俗稱『神泉』,。莒為巢樓之制的故鄉(xiāng),相傳有巢氏始起于此地,?!锻ㄖ尽氛J為:『有巢氏又曰大巢氏,伏羲之后,,大庭氏十傳為有巢氏,,居石樓』。人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起源于莒地,,其先祖有巢氏,便是棲居于屋樓一帶的莒地先民,,山因以得名 ,。 46、抱犢崮:位于山東莒縣城東11公里處,,寨里河南3.5公里處,,海拔312米,面積0.2平方公里,,屬于長城嶺脈系,。該崮由東西南三澗環(huán)抱,,故名。 47,、連崮:位于沂水縣夏蔚鎮(zhèn)北,,它的西邊是透明崮村,以山為界,,海拔551米,,面積4平方 公里。清道光《沂水縣志-輿地》:『連崮,,縣西北八十五里』,。崮下有村名連崮峪。該村四面環(huán)山,,風景優(yōu)美,。 48、豬欄崮:因前期有紀姓在崮頂設豬圈而得名,。 49,、板子崮:因崮上聳立一大石板而得名,。 50,、東漢崮:東漢皇帝劉秀在此崮得救而得名。東漢崮,,位于沂水縣泉莊鄉(xiāng)駐地西南3.5公里處,,海拔561.9米,面積1平方公里,。傳說劉秀躲避王莽軍的追殺,,就逃向這崮。眼看去路已斷,,突遇一老道,,老道早知劉秀是漢室后裔,命不該絕,,便指著腳下一道溝水讓其快洗一洗臉,,劉秀剛洗完臉,追兵就到,,問老道和劉秀是否看見一個白臉孩子跑過來,,老道往旁邊路上一指,那追兵就去了,。劉秀覺得奇怪,,對著溝水一照,原來他的臉早已變成黑的,。以后劉秀成為東漢光武皇帝,,這山也就因此取名東漢崮,。 51、歪頭崮:以其頂端向一側歪斜得名 52,、連崮:兩崮相連像一堵墻得名,。 53、透明崮:海拔603.9米,,面積0.8平方公里,,屬沂山支脈,崮頂有洞穴,,可透望,,因此得名。 54,、無兒崮:海拔384.2米,,呈西北--東南走向。相傳紀王占據紀王崮時,,他的兒子紀由占據鑼鼓山,。由于紀王平是縱容嬌慣兒子,紀由玩起了“狼來了”的故事,,謊報軍情,。幾番過后,終有一次被敵圍困,。紀王得到確認后方派兵解救,,但為時已晚,行至此崮時,,得知兒子已經戰(zhàn)死,,便號啕大哭無兒了。崮因此得名,。 內容轉自:沂水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