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水庫都有一個特點——垂釣對象魚少之又少,,不讓釣的鰱鳙和討厭的雜魚卻成了水庫的主要魚種,。 于是,用什么餌才能釣到我們的目標魚成了最讓人頭疼也是最敏感的問題,。釣魚人寧可自己抽旱煙,、喝劣酒也要省下錢來買魚餌,然后去水庫大方到不計成本的程度去使用,??墒牵度牒突貓罂偸遣怀烧?。這不禁令人感慨:魚餌是個叫人傷腦筋的大問題,。 早年間,還是用竹竿釣魚的年代,,人們都是自己做魚餌,,沒有任何花樣,都是清一色的玉米面窩頭,。為了避免窩頭出現硬皮,,蒸熟后都要馬上揉到合適的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入一定量的生水,,這在盛夏季節(jié)無疑會加速它的變質,。
有時出釣一兩天,,窩頭會發(fā)酵,但那是唯一的魚餌,,變酸了也得將就著用,。可用著用著就發(fā)現,,發(fā)酵的魚兒竟有很多妙處,。首先草魚明顯愛咬鉤了,于是“草魚愛吃酸餌”在圈子內很快流傳開了,。為了能釣更多的魚,,蒸窩頭也從出發(fā)前制作改成出發(fā)前一兩天就做好,再放太陽下曬上一兩天,,到水邊的時候就能呈現出明顯的發(fā)酵狀態(tài)了,。本以為發(fā)酵餌更適合草魚,結果卻意外發(fā)現鯉魚也特別愛吃,。那個時候,,人們釣魚不是追求多就是追求大,沒人釣個不起眼兒的鯽魚,,所以對鯽魚是否也愛吃酸餌沒人注意,。后來,人們又發(fā)現貪吃的鰱鳙更是對酸餌鐘愛有加,。就這樣,,發(fā)酵餌幾乎成了萬能餌。再后來,,商品餌出現了,,那時候釣魚條件普遍不好,咬牙花幾塊錢買一袋魚兒都舍不得,,像炒菜加味精一樣摻到窩頭里,。也正是從那時起,野釣用餌發(fā)生了一場革命,,直到商品餌一統(tǒng)江湖,。在此過程中,那些曾經占主流地位的餌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更隨著老一輩釣魚人的消失而接近失傳。好在我經歷過那個時代,,并受益匪淺,。 雖然酸餌不是唯一的野釣用餌,但是餌料發(fā)酵后再使用依然有很好的效果,。
畢竟野生魚根深蒂固的習性沒有變,。它們骨子里就喜歡發(fā)酵的食物,,這是它們的基因決定的。魚的吸收功能很差,,只能吸收食物總營養(yǎng)的30%左右,,所以它們會進食同類的排泄物,進行再次吸收,。因此,,水產養(yǎng)殖特別注重立體養(yǎng)殖,不僅節(jié)約空間,,還能充分發(fā)揮飼料的作用,。相比之下,魚類對發(fā)酵食物的吸收量卻很高,,能達到60%左右,。久而久之,魚類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本能——對發(fā)酵餌特別的青睞,,我認為這是正解,。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會事先開出來一部分餌料,,到水邊也就有了酸味。每當在水邊看到別人把已經發(fā)酵的魚餌扔掉時,,我總是心疼不已,,其實這正是最好用的時候。我曾問他們扔掉酸餌的原因,,有人說擔心招來鰱鳙,,有人說人都不吃餿東西,何況是魚了,。其實這兩種擔心都是多余的,。鰱、鳙這兩種魚不僅僅對酸味敏感,,對所有霧化好的餌料都喜歡,。另外,人和魚是兩個物種,,不能用人的思維去思考魚,,人的喜惡代表不了魚。 多年來,,我發(fā)現野生鯽魚也喜歡這種發(fā)酵魚餌,,鯉魚更愛吃。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已經宣告沒有鯉魚的水面專釣鯽魚,,釣著釣著一抬竿,,魚線嗡嗡響,,接著啪的一聲脆響,線斷魚逃,。教訓多了,,我也就格外小心,不管這片水域年頭多久,,只要曾經有鯉魚存在過,,我就不敢掉以輕心,即便是為釣鯽魚而來,,子線最細也要用到1號,,再細的不敢用,并且要配超長失手繩,。發(fā)酵餌就這么厲害,。
當然,餌料的成分不同,,對不同魚種的誘惑力也有輕微的差異,。 野釣水庫,尤其是大水庫,,魚兒成分的差異對誘魚效果的影響并不明顯,。比如春天釣鯽魚,大家都在用腥餌,,但如果用純素餌,,效果也差不到哪兒去,關鍵在狀態(tài),,水庫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相反,越是小水面的魚越挑剔,,比如魚塘,。不過,有一些魚確實喜歡素,,比如武昌魚,,盡管含腥味的餌料也能釣到它,但是純素的發(fā)酵餌用起來效果更好,。 使魚餌發(fā)酵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提前開出來即可。有一點小問題是,,魚餌在發(fā)酵后會變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開餌時特意開得干一些,,如果不理想也可以在水邊摻入干粉進行補救,,這點小問題不難解決。值得一提的是,,每次釣魚剩下的魚餌不要扔掉,,拿回家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用時發(fā)酵得更快,。這么做節(jié)省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時間,收獲的則是意外的驚喜,。 別人不用的東西未必不是好東西,,其中包括魚餌。充滿個性的魚餌來自前輩的經驗以及我們對魚的了解,。與眾不同的魚餌一定會有與眾不同的收獲,。我用我喜歡的,誰能釣到魚,,誰就可以任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