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雷
陸淵雷(1894~1955年),,名彭年。上海市川沙縣人,,少曾從樸學大師姚孟醺治經(jīng)學,、小學,遍覽諸子百家,。工書法,、金石,對天文歷算及醫(yī)術(shù)造詣尤深,,通曉英,、法、德日諸國文字,。其父儒而知醫(yī),,常稱醫(yī)道能愈人疾苦,勉勵其學醫(yī),。早歲曾問學于章炳麟先生,,并從名醫(yī)惲鐵樵探究醫(yī)學。1928年先后在上海中醫(yī)專門學校,、上海中國醫(yī)學院任教。1929年與徐衡之,、章次公共同創(chuàng)辦上海國醫(yī)學院,,任教務(wù)長。以“發(fā)皇古義,,融合新知”為辦學宗旨,,率先于教育計劃中列入理化、解剖等課程,。1932年應(yīng)四方學者之請,,辦遙從部,函授中醫(yī)學,一時遙從函授業(yè)者遍及國內(nèi)與南洋諸地,。1933年前后任中央國醫(yī)館學術(shù)整理委員會委員,。1934年創(chuàng)辦《中國新生命雜志》,作主編,。1950年待特邀出席全國衛(wèi)生會議,。歷任上海衛(wèi)生局顧問、市中醫(yī)學主任委員,、中醫(yī)門診所所長,、市衛(wèi)生作者協(xié)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紅十字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科學醫(yī)學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等,。1954年被委托主辦編篡中醫(yī)教材,1955年任上海中醫(yī)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次年因病謝世,。 陸氏畢生治學嚴謹,對中醫(yī)造詣深邃,,著述頗富,。已刊行問世的著作有《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陸氏論醫(yī)集》,。尚待整理付梓者有《中醫(yī)生理術(shù)語解》、《中醫(yī)病理術(shù)語解》,、《流行病須知》,、《醫(yī)案》、《傷寒論概要》,、《脈學新論》等,。 學術(shù)觀點陸淵雷在學術(shù)上主張遠西的理法和中土的方術(shù)糅合為一。對仲景學說能“用古人之法,,釋以今日之理”,;對于仲景的方藥有自已的獨到見解,不僅能隨證加減,,而且做到古方新用,,推陳出新,療效顯著,。 一,、陸氏認為《傷寒雜病論》乃經(jīng)方之冠首,治療之極則,,學醫(yī)所必由也,。陸氏沉潛反復,,研索獨勤。博考深思,,去其浮空執(zhí)滯,,為之疏通互證。認為傷寒即今之流行性熱性病,,太陽病即急性傳染病之前驅(qū)證,,陽明病括清心醫(yī)之溫熱病。......其不發(fā)病熱之病,,非流行性之病,,或發(fā)熱流行而別有他種顯著證候之病,皆屬雜病,。古醫(yī)書治療流行性熱性病,,不問其病原為何,皆根據(jù)其證候而歸納為若干種證候群,,即六經(jīng)是也,。復按六經(jīng)施以方藥而示其宜忌。至于雜病,,各有特殊顯明之證候,,診察較易。而其療法,,又各有特效方藥,,不若傷寒方之可以廣泛應(yīng)用。故就中醫(yī)之治療法言,,傷寒有共同性,,雜性為個別性。而雜病中若干宜忌,,亦與傷寒六經(jīng)無異,,此傷寒雜病之所以分。 例一 傷寒 施××,,女,。初診:六月十五日。傷寒六日,,晝輕夜重,,大便數(shù)日不行,脘腹痛,,舌苔黃,,脈數(shù),,此真大柴胡證之兼心弱者,。柴胡9g 白芍9g 厚樸3g 炒枳實45g 生姜9g 棗仁12g 麻仁9g(杵) 玄明粉9g(沖) 磁石30g(先煎) 黃附子15g(先煎) 甘露消毒丹12g(包)。1帖 二診:6月26日。昨服藥后,,得大便,,腹痛除,胸滿減,,惟有懊(忄農(nóng))nao泛惡,,微咳,脈甚數(shù)弱,,舌中間微黃,。柴胡9g 太子參12g 姜半夏9g 淡黃芩6g 炒山梔子9g 炙甘草2.4g 磁石30g(先煎),黃附子21g(先煎),,麻黃3g 杏仁9g 生姜9g 紅棗4枚,。2帖 例二 發(fā)熱 謝××,女,。初診:七月七日,。發(fā)熱朝輕夜重,胸悶泛惡,,脈數(shù),,舌苔白。柴胡9g 半夏9g 當歸6g 淡黃芩6g 太子參12g 象貝母9g 桔梗4.5g 鮮藿香12g 六一散9g(包) 生姜9g 紅棗4枚,。 二診:七月九日,。熱不解,胸悶,,口苦,,舌苔黃少白多,脈數(shù)弱,,欲大便則腹鳴,,昨與柴胡劑甚對,今加附子,、磁石,。柴胡9g 淡黃芩9g 姜半夏9g 太子參9g 淡干姜2.1g 川黃連1.5g 黃附子15g(先煎) 活磁石30g(先煎) 鮮藿香、佩蘭各9g 六一散12g(包) 谷芽,、麥芽各9g 三診:七月二十一日,。昨日熱較低,然今日舌苔見三角狀,,為傷寒之癥,,其熱起落不肯遂退,亦惟改寒為然,,脈仍數(shù),。當從傷寒法調(diào),。川黃連1.8g 姜半夏9g 黃附子15g(先煎) 磁石45g(先煎) 柴胡9g 淡黃芩9g 太子參9g 茅術(shù)6g 炙甘草2.4g 鮮藿香、佩蘭各9g 神曲9g 紫雪丹3g(吞) 二,、陸氏認為仲景之三陽,,皆視其抗病力所在而為之界說,太陽為在表在上,,陽明為在里在下,,而少陽自昔稱為半表半里。所謂半表半里者,,非半在表半在里之謂,,謂在表里上下之間也。少陽病主證之一往來寒熱,,往來寒熱與惡寒發(fā)熱不同,。惡寒發(fā)熱者,惡寒之自覺證,,與發(fā)熱之他覺證同時俱見,,往來寒熱則惡寒時不知熱,發(fā)熱時不知寒,,寒與熱間代而見,,瘧疾其代表型也,。如治唐××,三日前曾發(fā)熱至39度,,曾退盡,,今日又熱,頃測之已38.5度,,年七十五,,又素有咳嗽,脈大而數(shù),,舌苔白,,作瘧治。柴胡,、淡黃芩,、吉林參須、姜半夏,、生首烏,、煨草果、雞骨常山,、棗仁,、炙甘草,、生姜、紅棗,。另,鴉膽子10粒,,去殼取仁,,白亮完整者,吞,,勿嚼,。1帖。藥后得汗,,熱退,。但痞悶嘔惡,大便不行,。柴胡,、淡黃芩、川黃連,、姜半夏,、干姜、太子參,,麥芽,、山楂炭、瓜蔞,、杜仲,、地龍、槐花,、紅棗,。三劑。 三,、陸氏認為近世溫熱學說所謂溫邪犯肺,,逆?zhèn)餍陌撸洳〖此^大葉性肺炎,。遇此等病,,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龍,、麻黃等湯,,不過三五日即愈。瘀血之病,,西醫(yī)所謂血栓栓塞者,,于此等病。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方桃核承氣,、抵當湯丸、桂枝茯苓丸,、大黃牡丹皮湯,、當歸芍藥散、下瘀血湯,、大黃(庶蟲)蟲等劑,,取效亦速。陸氏從仲景用桔梗之諸方中,,悟得仲景之所謂膿,指人體內(nèi)不當有而有的半流動體,,上之在氣管、支氣管,,下之在腸......皆謂之膿,。排上部之膿,桔梗與貝母杏仁等治肺藥同用,;排下部之膿,,須與枳實橘皮等腸胃藥同用,,治痢疾,應(yīng)和芩芍枳實同用,,就能多下凍物而愈,。 陸氏認為胸腔積液之病,古人統(tǒng)稱痰飲,。外有表證,,里有水飲者,當先解其表,,后攻其里水也,。急性胸膜炎初起時,惡寒發(fā)熱頭痛,甚似太陽中風,,論病理固因胸膜發(fā)炎所致,,與傷寒中風之純由外感者不同,論治者則仍當先解其表,,否則表熱入里,,為禍更烈。無表證之懸飲,,為驟得之證,,攻之下嫌驟峻,若延緩則為水氣喘息浮腫矣,。故可用十棗湯攻之。但掣痛大減者,,即須改用輕劑,。 例三 懸飲 單××,初診:十二月二十五日,。昨忽覺自右背至右脅下有掣痛,。此乃胸膜炎十棗湯證。脈弦,,舌有苔故也,。詢之,果驗得胸膜炎,。大戟9g 甘遂2.4g 芫花6g 紅棗10枚,。上藥用1帖,無論下利與否,,掣痛若大減,,即服下方:柴胡6g 赤芍6g 太子參9g 生姜3片,枳殼6g 大戟6g 淡黃芩6g 生甘草3g 桔梗6g 芫花1.5g 姜半夏9g 紅棗4枚,。 二診:1月4日,。胸膜炎大勢定后,咳不全除,,時唾粘白痰,,脅膈部不適,食思亦少,,舌白,,脈滑,涕出,。葶藶6g 米仁15g 桔梗4.5g 陳皮9g 活蘆根30g 冬瓜子9g 枳殼4.5g 煅牡蠣24g 桃仁9g 柴胡6g 辛夷1.5g,。 例四 懸飲 王××,初診:4月21日。去臘感冒后,,迄不甚健,,時惡寒,脅下刺痛,,有咳而痰多,,食尚可,大便通,,脈甚弦細,,舌有白苔。柴胡6g 淡黃芩6g 桔梗6g 炙甘草3g 桂枝1.5g 北沙參6g 瓜蔞9g 生姜3片,,赤芍6g 枳實6g 黑附子3g 紅棗4枚,。2帖。 二診:4月23日,。藥2帖后,,自覺爽適,咳亦瘥,,脅中痛輕減而未盡,,頭微眩,脈甚細弱,??杉羽B(yǎng)榮湯。柴胡9g 瓜蔞9g 太子參12g 炙甘草3g 枳殼6g 當歸9g 黑附子6g 杭菊花9g 桔梗1.5g 白芍9g 干姜2.4g 紅棗4枚,。2帖,。 三診:四月二十五日。脅痛幾全止,,咳嗽轉(zhuǎn)爽而痰出,,此向愈之象,脈仍弦,,舌色正,,感目干。柴胡6g 白芍9g 紫菀9g 杭菊花9g 當歸9g 小生地4.5g 桔梗4.5g 生大黃3g 太子參9g 花粉6g 枳殼6g,。 四,、陸氏指出腸癰為雜病之一,亦有顯明之證候,。有小腹腫痞者,,腫脹痞鞭亦在右腹角。然初起時,,望之多無異癥,,按之則右腹直肌攣急,重按則痛。又有腫而不鞭痞者,,腫痞非必具之證也,。腸癰始起未成膿之候可下,大黃牡丹湯主之,,近于急性,;膿已成不可下,米仁附子敗醬散所主,,近于慢性,。西醫(yī)治盲腸闌尾諸炎,惟于宿便閉塞者,,用蓖麻子油或灌湯法,,此外絕外禁用下劑,懼其穿孔也,。然陸氏治腸病,,審是陽明實證后,頗有以小承氣湯獲愈者,,未遇穿孔之弊,。往年治腸癰,,以大黃牡丹皮湯加敗醬獲愈者,,預后皆佳。蓋西醫(yī)之法,,乃理所當然,,而事實亦有不盡然者,其后得馬齒莧,、紅藤,,紅腸癰特效藥。即用二物加米仁敗醬等治之,,不常用大黃牡丹湯矣,。 例五 腸癰 龔××。初診:11月6日,。本感胸脘痛,,往醫(yī)院求治,車上顛震,,脘痛自解而痛移至右腹角,,醫(yī)觸壓之,斷為急性闌尾炎,,須開刀,。因不愿開刀,故服藥。丹皮9g 黑附子6g 馬齒莧15g 炙甘草3g 冬瓜子12g 紅藤30g 桃仁6g 生大黃3g(后下),。2帖,。 二診:11月8日。服藥2帖,,回盲部已不自痛,,惟按之仍有微痛,既利便多次,,即無須再下,。米仁15g 黑附快6g 紅藤21g 冬瓜子12g 敗醬草12g 馬齒莧15g 丹皮6g 生甘草3g。2帖,。 三診:十一月十日,。闌尾炎已愈,調(diào)補以善后,。生黃芪12g 黃附子15g(先煎),,紅藤15g 巴戟12g 炙甘草2.4g 生姜9g 潞黨參9g 磁石30g 紅藤15g 馬齒莧12g 仙靈牌9g 云茯苓12g。3帖,。 五,、陸氏認為人體賴熱量以生存,進食即所以增入熱量,,而時下病人與醫(yī)家,,均習慣喜用清涼藥,即使已感受風寒,,亦不敢與,、不敢服溫表藥。不知人身陽氣,,時常被損,,不易發(fā)覺,乃至陽氣不足以維持生命時,,雖欲溫復之,,已不能為力。反之,,若熱藥稍過,,人體立即發(fā)覺,稍用清涼藥,,即可平復,。為矯時弊,除隨時說服病家外,,茍無必要,,不輕用涼藥,,又素重視脾胃,謂脾胃確為后天之本,,應(yīng)隨時注意調(diào)理和健補脾胃,,幫助其吸收能力,不喜用苦寒伐胃藥,。其常用健補脾胃藥,,有太子參、白術(shù)等,。故前上海國醫(yī)學院同學,,嘗有“陸太子”之稱。如治寧××,,老人,,胃腸消化不良,輕度痛,,不腹脹,,大便不暢,口苦減食,,不易入寐,,有惡寒感,舌苔白,,脈軟弱,。太子參、生白術(shù),、仙靈牌,、干姜,、黑附子,、焦枳實、煨草果,、云苓,、柴胡、姜半夏,、炙甘草,、棗仁、肉桂,。研末作小丸吞,。從不飲溫藥,今服藥甚適,,各癥俱減,,惟常有頭痛,,春秋劇,夏冬差,,此必須適量柴胡,,一則柔肝,二則轉(zhuǎn)樞,。柴胡,、姜半夏、太子參,、白術(shù),、焦枳實、黑附子,、干姜,、棗仁、云茯苓,、仙靈脾,、炙甘草、肉桂,,為末作小丸吞,。 六、陸氏認為中醫(yī)之方,,乃對癥而施,,非對病而治。一病之經(jīng)過中,,可以用寒熱攻補相反之方,,一方之應(yīng)用,亦可有數(shù)種性質(zhì)不同之病,。陸氏又認為古醫(yī)書中部分說理,,暗合現(xiàn)代醫(yī)學,故從中醫(yī)書治療方劑中,,可以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兼治其他名稱絕不相同之病,,以及中西醫(yī)各不同名之病,。不素善用積聚方中醫(yī)祛瘀藥、活血藥,、軟堅攻堅藥等,,治愈慢性肝炎病及腫瘤等病。呈主用攻破,,但重視虛實兼顧,,分清輕重緩急,,并時時注意脾胃之吸收功能。如治應(yīng)××,,先胸上部痛,,繼吐血數(shù)次,胸部遂感麻木,,時復徹于背,。西醫(yī)透視診為縱隔腫瘤。此在中醫(yī),,素不知有此種病,,今參合西醫(yī)診斷而選方用藥,脈舌卻俱如常,。米仁30g 三棱,、莪術(shù)各6g 干漆6克(炒令煙盡),硇砂4.5g以及當歸,、赤芍,、柴胡、炙甘草,。3帖,。服祛瘀藥頗見效,麻痛悉除,,食欲好,,二便調(diào),舌苔正,,脈今日細弱,,當兼用補藥。西黃芪,、潞黨參,、白術(shù)、當歸,、蘇木,、硇砂,、桃仁,、米仁、桔梗,、赤芍,、柴胡、炙甘草,。3帖后麻痛感不作,,窒悶感亦減,,脈苔飲起居俱好。硇砂,、干漆,、桃仁、赤芍,、當歸,、生黃芪、白術(shù),、米仁,、桔梗、柴胡,、百合,、炙甘草。3帖,。服藥以來,,不復有麻痛感,可以斟酌服丸,。當歸90g 赤芍60g 丹皮60g 三棱,、莪術(shù)各45g 干漆45克(炒令煙盡),硇砂36g 茅術(shù),、白術(shù)各45g 米仁150g 柴胡120g 百合90g 生黃芪120g 生甘草30g,。上藥研細末,蕎麥面煮稀糊,,泛丸如綠豆大,,陰干,每服3g 漸加至6g為度,,早晚食后開水送服,。
醫(yī)案
案一、陰虛發(fā)熱徐××,,青年,。初診(1935年12月):發(fā)熱十日。時復惡寒,。而頭不痛,,脈不浮,非外感,,腳冷體弱發(fā)育早,,月事十許日一行。此非細故,,今作陰虛發(fā)熱治,。且其陽亦虛,。口渴,,舌無苔,。 處方:當歸9g 生地15g 銀柴胡4.5g 青蒿6克(后下),川芎4.5g 白術(shù)6g 云茯苓12g 澤瀉12g 黑附子6g(先煎) 2帖 二診:口渴腳冷俱差,,熱退而未凈,,夜間較盛。起則頭眩,,脈舌俱和,,但見不足。 處方:黑附子6g(先煎) 云茯苓12g 白術(shù)9g 白芍9g 當歸9g 川芎4.5g 生地15g 太子參9g 炙甘草3g 菟絲餅9g 炒谷芽12g 青蒿6g(后下),,2帖
案二,、崩漏歐陽××,女,,成人,。初診(1936年5月20日):經(jīng)行十余日不止,量且甚多,,始鮮紅,,繼漸冷。服諸灰炭之劑,,下反多,,今肢清、神疲,、脈弱,。急須止之,否則成崩,。舌無苔,。 處方:當歸身9g 川芎6g 白芍9g 白術(shù)9g 炙牛角鰓12g 升麻3g 赤石脂15g 陳皮6g 生地15g 桔梗3g 3帖 二診(5月23日):血大勢已止,今唯余瀝而已,。脈遲,、惡寒、心悸,、小腹痛,、大便溏,血少而虛寒,。 處方:生黃芪15g 當歸9g 川芎6g 白芍9g 生地,、熟地各12g 生白術(shù)6g 干姜3g 黑附子6g 牛角鰓9g 赤石脂12g 禹余糧12g 陳皮6g 3帖。淵雷按:前醫(yī)與炭劑止血,,血故不止,。一與溫補升提,遽降塞不流,,此治療之活變,。
案三、麻疹林××,,男,。4歲。初診(1936年4月6日):疹出3天,,尚未退凈,,神疲,脈數(shù)而弱,,但欲寐,,下利,舌色甚白,。此殆多服寒涼藥所致,,有危然。 處方:葛根6g 麻黃2g 生石膏18g(先煎) 杏仁,、象貝母9g 淡黃芩6g 云茯苓12g 黑附子9g 干姜3g 生甘草,、炙甘草各1.5g 1帖。 二診(4月7日):神氣較清醒,,撫之知哭吵,,咳較暢,利較差,,可望有生機,。今鼻扇多水泡聲。 處方:連根節(jié)麻黃2g 生石膏18g 桔梗6g 象貝母9g 北沙參9g 海浮石9g 炒白術(shù)6g 炒扁豆衣9g 黑附子6g 炙甘草3g 2帖,。 竟得痊愈,。
案四、腸癰術(shù)后楊××,,男,,成人。初診(5月11日):兩年前曾經(jīng)盲腸部手術(shù),,發(fā)現(xiàn)大腸有兩寸許硬結(jié),,身體迄今羸瘦,近時時覺盲腸部毛糙,,又有1次大痛失神,,脈略弦,舌白。 處方:當歸12g 白術(shù)9g 枳實6g 赤芍,、白芍(各)6g 云茯苓12g 桔梗6g 川芎4.5g 澤瀉12g 瓜蔞仁9g 麻仁9g 二診(5月16日):初1帖藥下似有隱痛,,繼2帖無所覺,大便不暢,,每暢行即舒適,,外癥甚似腸。 處方:大黃3g 丹皮9g 米仁15g 玄明粉6g 冬瓜子12g 桔梗6g 桃仁15g 敗醬草9g 生甘草3g 丹參9g 活蘆根60g 三診(6月1日):服大黃牡丹湯3帖,,每日大便二三行,,行輒腹痛,盲腸部細按之較高起,,甚酸,,放散至腰后,脈甚弦,。 處方:太子參12g 赤芍,、白芍各6g 桂枝4.5g 桔梗6g 生黃芪12g 桃仁12g 茯苓12g 炙甘草3g 當歸9g 丹皮12g 冬瓜子12g 黑附子3g 連翹6g。 驗方:四逆湯在內(nèi)婦科的應(yīng)用四逆湯之文見于《傷寒論》的太陽病,、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霍亂病等篇并見于《金匱要略》的“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中,。原方參附回陽祛寒,干姜溫中散寒,,甘草和中益氣,,合之能回陽救逆,主治三陰傷寒,,太陽病誤汗亡陽,,吐利腹痛,四肢厥逆,,脈沉或微細者,。陸氏認為“仲景于亡陽虛脫之證,必用生附子配干姜,,甚或依證更配以人參”,,“四逆湯為強心主劑”,“今之生附子皆用鹽漬,,飽含水分,,一枚約重今秤八錢至一兩,大者乃至二兩許,,則四逆湯每服當用生附子四錢至一兩,,干姜半至三錢,。時醫(yī)但用淡附子、淡干姜,,幾經(jīng)浸淡,,等于藥滓,用量又僅數(shù)分,,茍遇四逆證,,惟有坐以待斃耳,?!庇种^“干姜與附子俱為純陽大熱大藥,俱參使機能亢進,。惟附子之效遍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溫運消化管而兼及于肺,。故肺寒,、胃寒、腸寒者,,用干姜,;心臟衰弱,細胞之生活力退減者,,用附子”,,“仲景于陽虛證,心臟衰弱不甚者,,則用炮附子,,量亦不大”,“至于鎮(zhèn)痛,,乃用大量炮熟附子”,。據(jù)此陸氏將四逆湯不僅用于外感傷寒,還廣泛地用于內(nèi)科雜病與婦科病,。如對患有心悸胸悶,,納呆,脈遲細,,舌苔淡白,,屬心臟衰弱者,四逆湯加別直參(朝鮮人參),、白術(shù),、茯苓等補氣之品,以溫陽補氣,;若心悸易醒,,脈細弱而有歇止,舌苔如常,四逆湯合生脈飲及平肝安神之品,,以補氣養(yǎng)陰安神,。至于咳嗽氣喘,日久陽虛脈弱,,陸氏常以四逆湯加參須,、蛤蚧尾(二味加煎沖)及化痰止咳之藥,以扶正祛邪,。對于中焦脾胃之病,,凡脾胃虛寒,腹脹暖氣,,消化不良,,口膩苔垢,脈微弱,,合旋覆代赭湯化裁,;若見洞泄肢冷,完谷不化,,腹背寒,,腸鳴腹痛,脈遲細,,則合四君子湯加減,,以溫補脾腎。慢性腎炎陽虛水泛,,手足浮腫,,腰背酸痛,脈弱苔白者,,四逆湯加桂枝,、澤瀉、豬苓等,,以行氣利水,。附子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陽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陽;以白術(shù)為佐,,為除寒濕之圣藥,。對于周身風濕疼痛,伴消化不良,,脈細苔薄者,,陸氏以四逆湯合白術(shù),、蘄蛇、全蝎,、米仁,、羌活、獨活等同用,。陽虛盜汗脈遲者,,四逆湯加益氣斂汗藥。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少而色黯紅,,形寒目眩,腹痛脈遲苔薄,,四逆湯合四君,、四物出入,。陸氏依據(jù)病證化裁,,效如桴鼓。如治蘇某,,年39歲,。初診,病喘咳十年,,本來秋發(fā)春瘥,,去年霍亂、傷寒后,,終年不瘥,。劇咳氣不足息,脈數(shù)弱,,舌色平,,能食,但人瘦,。黑附子9g 干姜4.5g 炙甘草2.4g 人參須(煎沖)6g 云茯苓9g 杏仁9g 炙紫菀9g 山茱萸肉4.5g 五味子2.4g 仙鶴草12g 炒蘇子(包)12g,。二診:喘促稍減,咳亦減,,脈稍起,,舌仍虛,總之心臟稍好轉(zhuǎn),,屬慢支氣管炎無除根之法也,。黑附子6g 干姜4.5g 炙甘草3g 蛤蚧尾(另煎沖)1對,人參須(另煎沖)6g 白術(shù)9g 桂枝4.5g 仙鶴草12g 杏仁9g 沒食子4.5g,。
|
|
來自: p0oouuu > 《?當代名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