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一書,,該書收錄《生命的化妝》《迷路的云》《溫一壺月光下酒》《黃昏菩提》《正向時刻》《求好》《有情十二貼》《不是茶》《柔軟心》等48篇不同時期經(jīng)典作品,。書中優(yōu)美的辭藻,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引人入勝,。書中深厚的含義深深地吸引了我,或許是志趣投合吧,,喜歡淡雅散文的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本書。 翻開眼前這本書,,和著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韻。三言兩語,,智慧的光芒閃爍其中,,洗凈鉛華,,拋開那些看起來很虛無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會展示在面前,。稱其為散文精神的至高,,我想也不足為過。 喜歡林清玄敘述自己兒時的故事,。雖然表面說著自己兒時的事,,但總表達著一種情感。讀著,、讀著就會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看到了林清玄與“棋子”下棋,看到了林清玄和小松鼠嬉戲,,也看到了林清玄過火時的恐懼,、害怕。欣賞林清玄撰寫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每篇文章都表達了自己對鄉(xiāng)村的懷念,,或是一則意味深長的道理。每則故事都寫得十分真實,,不僅讓我想起林清玄思念番薯之情,,林清玄城市種菜記…… 沒有多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卻又充滿了奇妙的聯(lián)想,空靈流動,。轉(zhuǎn)換了時空,仿佛置身于那書中的情景,心靈卻澄澈洞明,。 這篇《溫一壺月光下酒》確實是達到一定的高度,。它妙在一種風神,這種風神是從莊子到李白到東坡到張岱到林語堂再到林清玄,,當然還有古龍,。不過,索性除了這種蕭散風神之外,,還有一種更強勁的力量,,就是一種厚重,這種厚重從孔子到司馬遷到韓愈到朱熹到王陽明到曾國藩,,風神與厚重并存,。 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包羅萬象,應(yīng)作如是觀”,。即便是遵從了“如是觀”的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講述真理的同時,,又顯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玄的筆下,,就可以發(fā)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在林氏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苦與樂,,從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禪,、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諦,。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煙波浩渺的佛教藝術(shù)和佛教哲學的海洋里潛游泅渡,,將之化為氣息,,化為血脈。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冷峻中保持著溫煦,,流動中體現(xiàn)著凝注。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云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于是,,我們得以看到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為一體、禪的機鋒和日常生命體悟為一體的杰作,。正如《黃昏菩提》中寫到:“凡是樹,,就會努力生長;凡是人,,就不會無端墮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溫暖,,凡是樹,,就會有樹的風姿?!薄案卸鬟@人世的缺憾,,使我們警醒不至于墮落。感恩這都市的污染,,使我們有追求明凈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無知的花樹,,使我們深刻地認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們生而為有情的人,,不是無情的東西,使我們能憑借情的溫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亂或骯臟或匆忙或無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泉?!?/p> 還記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痹谀贻p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著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著生意的信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jīng)意間溫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著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tài),,使串串云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回繞…… 讀林清玄的書,,總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觸動,那些或?qū)庫o或激昂的文字,,給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說,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盞清茶細細品味的,。 林清玄是臺灣當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顆菩提之心關(guān)注現(xiàn)世人生,顯現(xiàn)出博大的悲憫情懷,,其散文也呈現(xiàn)出質(zhì)樸,、清新、真純的特點,。悲憫情懷是林清玄的情感內(nèi)核,,悲憫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質(zhì),清真成為其散文重要的美學風格,。受禪宗思想的影響,,林清玄的散文創(chuàng)作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這類作品往往包含了深遠的禪意,林清玄的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其散文可貴之處在于,他的寫作能以積極的“入世”態(tài)度,,關(guān)注現(xiàn)代人生存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并伴之以人文的關(guān)懷和思考。他的散文風格簡樸,、清新、智慧,、幽遠,,能做到虛實生輝,空靈流動,,具有詩性之美,。 讀畢林清玄的散文,豁然開朗,,生命的價值別有洞天,。文學如月光,無用卻讓內(nèi)心柔軟,。內(nèi)心柔軟才有心思和敏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和感動,,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化解浮躁和焦慮,撫平流年的傷痕,,讓內(nèi)心不再孤單慌張,。既不顯露,也不隱藏,。柔軟的心最有力量,。唯其柔軟,我們才能敏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包容;唯其柔軟,,我們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軟,我們才能超拔自我,。 末了,,似乎還沉浸在林清玄淡雅的散文中。不由得也吟誦出一句話:活在苦中,,活在樂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煩惱,,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我想,,這是面對苦難生命最好的方法吧。 (作者為山東國華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高西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