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國,,古國名,《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稱:"春秋時鼓子國,,祁姓,,子爵,白狄之別種,。" 鼓國國境即今河北晉縣(一說藁城市),。一說鼓國,,春秋時期位于晉州市境內(nèi),公元前527年為晉所滅,。 古國名,,《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稱:“春秋時鼓子國,祁姓,,子爵,,白狄之別種?!眹臣唇窈颖睍x縣(一說藁城市),。公元前527年為晉所滅.鼓國 鼓國也是春秋時期今石家莊地區(qū)的主要方國之一。最早出現(xiàn)于史籍是《左傳》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稱:“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标P(guān)于其族姓和都城所在,,杜預(yù)注稱“鼓,白狄之別,,巨鹿下曲陽縣有鼓聚,。”《元和郡縣圖志》卷17河北道恒州鼓城縣條說:“本春秋時期鼓子國,,蓋白狄別種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稱:“春秋時夷國,,祁姓,,子爵,白狄之別種,?!闭J(rèn)為春秋鼓國都為“今直隸晉縣治?!睏畈J(rèn)為:“鼓,,國名,姬姓,,白狄之別種,,時屬鮮虞。國境即今河北晉縣,?!盵1][92]《鮮虞中山國事表、疆域圖說補釋》認(rèn)為鼓聚是鼓國都城,,故地在今晉州市西,。[2][93]杜預(yù)所說的巨鹿下曲陽縣,,《元和郡縣圖志》所說的河北道恒州鼓城縣,即今河北晉州市,,可見上書數(shù)家都認(rèn)為鼓國之都在今晉州市或晉州市之西,。但也有不同意見, 田衛(wèi)平《對中山國都顧城的歷史考察》一文則認(rèn)為鼓國都城在藁城市一帶,。[3][94](位于晉州市之西)至于鼓國的族姓,,有白狄說,姬姓說,,祁姓等,。 公元前527年是鼓國首次見于史籍的時間,也是鼓國即將面臨為晉滅亡的時刻,。不過鼓國的滅亡先后有兩次:一次就是這年“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绷硪淮尉褪窃?年之后,。對鼓國的第一次被滅,《春秋》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只說“秋,,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左傳》記載較詳,大致過程是晉將荀吳包圍鼓國之后,,鼓國有人提出投降,,荀吳不同意,怕助長自己部下輕易投降的風(fēng)氣,,并將出城投降的鼓人交還鼓國處置,讓鼓人修繕城防,。圍鼓三月之后,,鼓人又請降,荀吳再度拒降,,認(rèn)為對方“猶有食色,,姑修而城”。直至鼓國“食盡力竭,,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鼓國之君鳶 為晉軍所俘。 破鼓之后,,晉國對鼓國故地采取了一種特殊的統(tǒng)治措施,,大概是為了安撫鼓氏遺民,,不使其逃散歸鮮虞氏,下令鼓人各復(fù)其所,,不久又放歸鳶 回鼓,。但鼓人并沒有因晉國的安撫而放棄反抗,公元前521年,,鳶 又率鼓人叛晉,,復(fù)附鮮虞氏。[4][95]次年,,晉國急遣荀吳率晉軍由邯鄲,、廣平北上鎮(zhèn)壓鼓氏之叛。荀吳命軍士喬裝買糧商人,,在昔陽城(鼓氏都邑所在地)止息,,乘鼓人不備,攻入鼓都,,再俘鳶 及其親從,,鼓氏滅亡。這時鼓國的第二次被滅,。隨后,,晉國命大夫涉佗鎮(zhèn)守鼓地,鼓地納入晉國的版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