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頁 絹本設(shè)色 25.2x26.8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紅蓼水禽圖》是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花鳥畫名作,以前人們認(rèn)為是五代名家徐崇矩所作,,或傳為宋徽宗趙佶所作,。其所繪意境正如詩中所詠:“西風(fēng)紅蓼香,水禽破蒼茫,。小蝦清灘里,,漣漪泛斜陽?!贝水嬍堑湫偷乃卧后w畫,,手法細(xì)膩,形象生動,。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頁 絹本設(shè)色 25.2x26.8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水邊一枝紅蓼,,小花盛開。水鳥發(fā)現(xiàn)波中青蝦,,悄然飛落紅蓼枝頭,,引喙而啄。紅蓼被水鳥的體重與蹬力壓彎,,梢頭,、葉尖浸入水中。而青蝦在水中靈活地悠游,,對面臨的危險渾然不覺,。自然界中這驚險的一霎被巧妙地攝入絹素,極為生動傳神,。水禽和紅蓼設(shè)色鮮麗,,工筆細(xì)寫。小鳥纖細(xì)的毛羽清晰可數(shù),,連蓼花粟米大的花冠也用紫紅,、粉白暈染得一絲不茍,層次分明。而水中的青蝦和荇藻則采用模糊的手法表現(xiàn),,唯以淡墨綠一色染成,,類似寫意畫法。因而雖不畫水,,卻水旱兩界分明,。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 局部
紅蓼是一種長有紅色穗狀花的植物,一年生草本,,別名狗尾巴花,、狼尾巴花。古代又稱“紅萆”,、“蘢古”,、“蘢鼓”、“水葒”,,《詩經(jīng)·鄭風(fēng)·山有扶蘇》:“山有橋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边@里的“游龍”也是指“紅蓼”,,稱其為“游龍”,按鄭康成的解釋,,是因為“枝葉之放縱也”,,即紅蓼的莖在水邊四處蔓延,猶如紅色的游龍,?!豆沤駡D書集成·草木典》說:“葒草即水葒也,舊不著,,所出州郡云生水傍,,今所在下濕地皆有之,似蓼而葉大,,赤白色,,高丈余?!逶虏蓪?,今亦稀用,但取根莖作湯,,治腳氣耳,,味咸,微寒,無毒,,又消渴去熱,,明目益氣?!?/div>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 局部
紅蓼常在湖河淺水及沼澤處生長,,秋日紅花一片,非常美麗,,因為古人有逢秋傷悲的傳統(tǒng),,所以,紅蓼在古詩詞中出現(xiàn),,多有凄清之意,。唐人薛昭蘊有“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fēng)香,。不語含顰深浦里,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浣溪沙》)把紅蓼,、渡船,、情郎、美人組合成一幅秋天蒼茫的圖畫,,使送別的感傷極為濃烈,。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 局部
張耒的“楚天晚,白蘋煙盡處,,紅蓼水邊頭,。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風(fēng)流子》),紅蓼也是荒涼,、寂寞的意象,。就是明人錢士升的《朱蓼》“柔條裊裊動朱顏,細(xì)雨微風(fēng)日暮天,。獨有蘆花堪作伴,,絳霞蒼雪兩相憐?!彪m竭力表現(xiàn)其美,,但也是一種孤寒的美,。倒是清人錢棻的《朱蓼》“臨風(fēng)弱態(tài)靈和柳,照水酡顏銷恨花,。更是夕陽漁艇外,,萍香露白助清華?!睙o悲苦之色,,道出了“數(shù)枝紅蓼醉清秋”的秋色美。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
《紅蓼水禽圖》畫上并無款識,。對幅有耿昭忠題記:“傳寫物態(tài),,蔚有生意,徐崇矩豈惟不墜祖風(fēng),,直可領(lǐng)袖后學(xué),。襄平耿昭忠題?!辫b藏印鈐“真賞”,、“都尉耿信公書畫之章”、“公”,、“信公珍賞”,、“丹誠”、“宜爾子孫”,、“漢水耿會侯書畫之章”,、“漱六主人”、“陳定”,、“項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裱邊鈐“信公監(jiān)定珍藏”。存《名筆集勝》冊中,?!短擙S名畫錄》著錄。
原圖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