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有個十五歲的少年,,名叫黃初平,。他天天放牧羊群,責(zé)任心很強(qiáng),,從未走失過一只羊,。
一天,一個道士見他品德良好,,謹(jǐn)慎忠厚,,便把他帶到金華山的一個石室里去修道。黃初平雖然年少,,但秉性愛靜,,很快就習(xí)慣了修道的生活。他消除雜念,,再也不去想家,,整天靜心修行。年復(fù)一年,,他就這樣在那里待了下去,。
他的哥哥黃初起不見弟弟回家,就到附近山里去尋找,,結(jié)果沒有下落,。后來擴(kuò)大了尋找范圍,還是沒有下落,。就這樣找了幾年,, 連個影子也不見。盡管如此,,他尋找兄弟的想法還是沒有消失,。
四十多年過去了,黃初起仍然掛念著自己的弟弟,。一天,,他上集市,見到一個道士在行走,不由快走幾步上前拱手行禮,,恭順地說:
“道長請了,。在下有一事詢問,不知道長肯否指點,?”
那道士邊還禮,,邊問黃初起要詢問何事。黃初起把他請到一邊,,悲傷地說:
“我弟弟放羊時失蹤,,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其間我各處尋找,,均無下落。我看道長鶴發(fā)仙骨,,定然知曉凡人不知的事,。為此請道長為我占卡,我弟弟是生是死,,如還活著,,現(xiàn)在何處?”
說罷,,老淚縱橫,,朝那道士跪了下去。道士趕緊將他拉起,,說:
“金華山中有一個牧羊兒,,姓黃,名初平,,一定是你的弟弟吧,!”
“正是,正是,!”黃初起驚奇地喊道,。“請道長帶我去見他,!”
在道士的帶領(lǐng)下,,黃初起果然在金華山的石室里,找到了闊別了四十多年的黃初平,。當(dāng)初黃初平失蹤時,,還是一個少年,如今已經(jīng)白發(fā)老道了,。
黃初起見到弟弟悲喜交集,,失聲痛哭。心情平穩(wěn)下來后,問弟弟道:
“你離走后,,羊群到哪里去了,?”
黃初平答道:
“那些羊就在山的東面呀?!?br >
黃初起聽了,,便到山東面去,但見那里都是白石,,哪里有什么羊群,?回來后對黃初平說:
“那里沒有羊群呀!”
黃初平笑笑道:“羊群就在那里呀!哥哥你看不見罷了,?!?br >
說罷,他領(lǐng)黃初起到那里去,。黃初起見到的仍然是一片白石,。但見他弟弟大聲叱道:
“羊,起來,!”
話音剛落,,那片白石竟全變成了羊,共有幾萬只之多,。
這是東晉道教理論家,、醫(yī)學(xué)家、煉丹術(shù)家葛洪在一部著作中寫的一篇神仙故事,。后人從中概括出“叱石成羊”作為典故,,用來指得道成仙,或是比喻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木兌)
《神仙傳·黃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