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師 眼】紀實攝影先驅(qū) ‖ John Thomson2015-05-16 珈醴 攝影與詩歌
【大 師 眼】大師是一面鏡子
紀實攝影先驅(qū) ‖ John Thomson 約翰·湯姆森 約翰·湯姆森,,這個名字把我們帶到攝影技術(shù)出現(xiàn)的最初,,相機是個大箱子,,還被人們當做攝魂怪的年代,。作為愛丁堡大學化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他以專業(yè)之利介入攝影術(shù),,在那個連紀實攝影一詞也尚未發(fā)明的時代,成為早期社會紀實攝影的先驅(qū)人物,。 對于中國人,,約翰·湯姆森這位攝影師并不止停留在遙遠國度的早期攝影家這么一個概念上,這個高鼻闊目的西方人與中國結(jié)緣深厚,,雖然,,他并不是最早拍攝中國的幾個攝影師之一,但是,, 他所拍攝的珍貴照片覆蓋范圍極廣,,富于藝術(shù)追求,紀實里不乏深入的溝通,,并且對中國和中國人民表現(xiàn)出熱衷,、關(guān)注、善意與友好,,這都為他贏來非常好的名聲,,也使他的作品廣為傳播。
這句話出自于約翰·湯姆森《用照相機穿越中國》一書的序言。這部百科全書式的攝影集收入兩百多幅照片,,第一次用直觀形象的圖片,,把東方古老的中國呈現(xiàn)在西方世界眼前。而在攝影集的背后,,則是約翰·湯姆森自1867年起5年中在中國幾進幾出的拍攝,。其行程近五千多英里,東至臺灣西進四川,,南下香港北上北京,,一路艱辛,。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拍攝過程并非按一下快門如此富有效率的事情,,當時采用的濕版火棉膠法攝影術(shù)要求拍攝之后立即沖印,,也就意味著必須帶著暗房去拍攝,為搬運沉重的攝影設備與器材,,約翰·湯姆森不得不雇傭8名苦役,。而器材沉重或路途艱辛并不是湯姆森遇到的最大難題,人們對攝影機的抵觸與恐懼甚至暴力對待讓湯姆森的拍攝工作倍感艱難,,所幸這個蘇格蘭人生性活潑謙和,,有魅力也善溝通,人們也就漸漸愿意面對他的鏡頭,。 讓我們再看看湯姆森的照片,往深處想想,。比方上面這對小夫妻的姿勢,,互相對坐的模樣并不符合當年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他們眼光錯開,,表情稍顯不自然,。這張照片是顯然是攝影師溝通后達到的效果,類似要求眼神交流的照片還有許多,,其中如何說明,,如何說服,如何保持姿勢,,都是攝影師高超的溝通技巧以及滿腔熱情與誠摯的側(cè)面體現(xiàn),。 有別于其他幾位早期拍攝中國的攝影師,湯姆森的鏡頭不單只捕捉錦繡河山城市建筑或者社會要員,,他關(guān)注著中國的風土人情,,地方物產(chǎn)與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方式。他既拍攝了鴉片成癮,、街頭賭博,、罪犯受刑的陰暗面,也拍攝人們辛勤勞作,,商業(yè)港口一片繁忙的陽光景象,,他樂于用文字闡述每張照片后面的故事,不帶偏頗或蔑視,,又具備自己獨特的解讀,,力求讓人們從最真實的角度多種視野看待晚清時期的中國。 1872年,,約翰·湯姆森返回英國,,積極熱情的投入到向西方社會介紹東方的工作中,,多次發(fā)表演說并出版攝影集。同時他把紀實風格從東方又帶回西方,,拍攝了一系列倫敦底層人民生活寫照,,集結(jié)成書,這是攝影史上第一部對城市深灰階層進行考察的專著,,在書里,,湯姆森說:
這段話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紀實攝影的深刻內(nèi)涵,。此書出版于1877年,,而在1898年,紀實一詞才真正被《英國攝影雜志》提出,。 我們應該記住他,,這位“第一個以整個社會為主題”的攝影家,用“無可置疑的準確度”的照片引起社會反響的社會紀實攝影先行者,,中國人的老朋友– 約翰·湯姆森,。
▽ 大師生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