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例子,,很多父母反映不知道如何發(fā)掘孩子的繪畫能力。其實并不需要刻意著力,。一方面給孩子提供涂鴉的自由和必要的素材,,另一方面,給孩子開拓眼界,,帶他多看到大師們?nèi)绾斡美L畫去表達(dá)就好了,。 就后一點來說,繪本是一種比較合適的繪畫啟蒙工具,。今天的文章,,我們一起來讀幾本不錯的繪本,如果你家也有一個愛涂鴉的孩子,,那就陪孩子一起讀一讀下面這些書吧,。 有育兒問題,留言就好,。
輕輕“點”一下,,畫紙就會不同——開啟孩子的自信《點》【加】雷諾茲編繪 邢培健譯
據(jù)說《點》這個故事,是發(fā)生在本書作者雷諾茲身上的真實故事。正是在他七年級時,,他的數(shù)學(xué)老師鼓勵他“畫一筆”,,才成就了一位著名的童書作家、插畫家,。如果沒有這樣一位老師,,今天我們就看不到彼得的精彩作品了,如這本著名的《點》,,當(dāng)然還有《味兒》《羅絲的花園》《有一天》《北極星》《我的大大的小世界》等,。有意思的是,他的畫作都帶有他本身成長的“印記”——鼓勵孩子自信,、勇敢,,就好像他當(dāng)初勇敢地畫上第一筆時那樣。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需要有這樣一個人,,在孩子猶豫不前、膽怯時,,溫柔而堅定地鼓勵他,,“勇敢一點,試一下,?!?/p> 畫畫如此,做別的事也是如此,。 彼德·雷諾茲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或許,,孩子失去的不是那點創(chuàng)造力,更不是那點想象力,,而是缺少那么一點點自信,。 總之,,這是一本不錯的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繪本,相信每個看了《點》的孩子都會想要拿上畫筆嘗試一下,,點一個或畫上一筆,。這時,如果父母在身邊適時地說上一句:“嗯,,畫得很不錯?!毕嘈畔乱淮?,孩子會畫得更好。接下來,,父母還可鼓勵孩子隨意發(fā)揮想象,,想“點”哪里就點哪兒了。由點衍生出來的經(jīng)典繪本還有很多,,如《點點點》《小藍(lán)和小黃》,,都值得一看。 《點點點》 【法】埃爾維·杜萊文圖
《小藍(lán)和小黃》 【美】李歐·李奧尼文圖 彭懿 譯 《點點點》與《小藍(lán)和小黃》都能夠給人帶去極強(qiáng)烈的視覺刺激,。其中前一本更適合親子互動,,后一本則會開啟孩子們的色彩冒險之旅。如果閱讀過后,,你的孩子也希望把自己的畫畫顏料什么的,,混在一起來場實驗,你可別隨意給他貼上“熊孩子”的標(biāo)簽哦,! 父母對孩子的包容和支持,,其實比父母如何引導(dǎo)更重要。這里,,我想分享這樣一個小故事:
或許,對于孩子的亂涂亂畫,,大人們都要抱持一份“敬重”,,否則,我們很可能會無意中扼殺一位“想象力大師”,。
來玩一場顏色游戲——猜一猜,,誰最厲害,?大多數(shù)孩子在看《小藍(lán)和小黃》時,對書中小藍(lán)和小黃抱在一起就變成了綠色的情景印象深刻,,會好奇地追著媽媽問半天,,“為什么他倆抱在一起就變成綠色了呢?”這時,,媽媽不妨帶孩子玩一玩“顏色”游戲,,通過直觀的親身體驗,更容易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當(dāng)然,,有關(guān)顏色的經(jīng)典繪本也很多,可帶孩子看一看瑞士著名插畫大師莫妮克·弗利克斯的小老鼠無字書《顏色》,。 《小老鼠無字書之顏色》 【瑞士】莫妮克·弗利克斯 小老鼠從咬開的書中鉆出來,,在一個孩子的書房里發(fā)現(xiàn)了一盒顏料。它看紅色的顏料就像是番茄醬,,舔一舔,,然后抓起一旁的畫筆,蘸足顏料,,在白紙上畫上一筆,,白紙上出現(xiàn)了一道鮮紅的痕跡,然后它又畫上藍(lán)色和黃色,。把藍(lán)色和黃色混起來會怎樣呢,?居然變成了綠色,然后是紅色和黃色,、紅色和藍(lán)色,,最后,干脆把所有的顏色混在一起……這是一本不錯的顏色游戲書,,或許孩子在看了這本書會提出要求:“爸爸/媽媽,,給我買一盒這樣的顏料吧!” 對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看看相關(guān)的繪本還有《顏色的戰(zhàn)爭》,。 《顏色的戰(zhàn)爭》 【德】愛娃·海勒 著 郭嘉惠 譯 這本書將每種顏色擬人化,在繪者的筆下,,每種顏色都有了自己鮮明的個性:紅色脾氣急躁,、白色謙虛害羞、藍(lán)色沉穩(wěn)大度,、橙色鋒芒畢露……當(dāng)各種顏色碰在一起的時候,,一場顏色之間的戰(zhàn)爭開始了……這是一本幫助孩子認(rèn)識顏色、感知顏色秘密和色彩搭配的書,,為孩子開啟一個多彩的顏色世界,。
“線”隨意動——我的畫筆我做主 不過孩子要真正掌握顏色,、善用顏色,需要在六七歲之后,。在這之前,,父母給他一支筆,讓他隨意畫就好,。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拿著筆到處畫,家中的墻面,、地面,、桌子、柜子……無一幸免,,不是各種線,就是各種圈圈點點,。很多父母對此不滿,,想要限制孩子這么做?;蛟S看過《阿羅系列》繪本的父母,,就不會這么做了,相反是精心為孩子準(zhǔn)備一個專門畫畫場所,。 《阿羅系列》(全7冊) 【美】克羅格特·約翰遜著 孫曉娜譯 這套故事中只有小男孩阿羅一個人,,卻一點也不枯燥和單調(diào),而且隨著阿羅手中畫筆的變幻,,一個個無法預(yù)知的場景展現(xiàn)在孩子的眼前,。在阿羅的眼中,沒有畫不到,,只有想不到,。畫面內(nèi)容十分簡單,線條(或弧線或直線),,構(gòu)成了一個個奇特的場景,。最神奇的是,“沒有翻到合適的地方,,你無法知道下一步將要發(fā)生什么,。” 難怪孩子對此著迷不已,,身為大人的我們都被它吸引了呢,,或者說,真正打動我們的是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一個孩子在看這套書的時候遺憾地說,,“媽媽,,我們家要是有這樣一支筆就好了?!眿寢尶赡軣o法拿著這樣一支筆,,但可以竭力做到為孩子留住那一份天真,那一份“天馬行空”的想象,。 類似的繪本還有《跟著線走》系列,,這套書一共有三冊,父母和孩子可隨著線一起去環(huán)游世界,,看看汽車,、房子、大樹,、世界是怎么被一根線左右并描繪的,。 《跟著線走》 羅拉·朗菲斯特圖/文 蒲蒲蘭譯 這套書的每一本,作者都從一根線開始,,手指慢慢地沿著這跟線或高或低,,或上或下,或彎或直的變換,,可以走完整本書,,這是一本值得一邊想象一邊回味的書,有助于培養(yǎng)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其中也包含有豐富的知識,有利于開拓小朋友的視野,,引發(fā)小朋友對身邊各種事物的興趣,。 作畫說來簡單,不就是簡單地畫點和線,,涂上顏色嗎,?但大多數(shù)人特別是大人,卻對畫畫發(fā)憷,,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把它當(dāng)做一項任務(wù),,而非源自內(nèi)心想要表達(dá)的渴望,孩子則相反,,沒有這么多猶豫,,更多的保持著一份天然的興趣和沖動,所以拿上筆比我們更果斷,、動作更豪邁,、收放更自如,這是多么珍貴的技藝呀,,需要好好保護(hù)和珍惜,,當(dāng)然,,更需要好好引導(dǎo)。好的繪本就是不錯的養(yǎng)料,,不妨多給孩子提供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