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很多好處:可以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改善心肺功能,,減少患冠脈疾病的風險;緩解關(guān)節(jié)疼痛,;減少患結(jié)腸癌和其他癌癥的風險,;能改善睡眠質(zhì)量和心情,減少應激壓力等,;增加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互動,提高自信心和生活質(zhì)量,。對于糖友來說,,運動可以促進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葡萄糖從肝臟的產(chǎn)生,,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哪些運動適合糖友 糖友不宜參加激烈的比賽和劇烈的運動,,應進行有一定耐力、持續(xù)緩慢消耗的運動,,即有氧運動,。糖友運動應掌握以下原則: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有低,、中、高之分,,低強度的運動有購物,、做家務,、散步,、做操、打太極拳,、做氣功等,;中等強度的運動有快走、騎車,、慢跑,、爬樓梯、做健身操等,;稍高強度的運動有球類運動,、游泳、跳舞,、跳繩和爬山等,。 運動時間應超過30分鐘 糖友運動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空腹時不要運動 從吃第一口飯算起,,飯后1個小時開始運動,,此時血糖較高,運動時不易發(fā)生低血糖,。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間要相對固定,如每次都是在晚餐后或早餐后運動,。 運動量過大過小都不好 自我感覺是掌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點心跳,、周身微熱,、面色微紅、微微出汗,,這表明運動適量,。有明顯的心慌、氣短,、心口發(fā)熱,、頭暈、大汗、疲憊不堪,,表明運動超限,。若始終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就表明運動量偏小,。建議以中等強度,、有氧訓練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低于20分鐘,。 每次運動30~60分鐘 這包括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時間和運動后恢復整理運動的時間。運動前熱身5~10分鐘,,正式運動至少30分鐘,,運動過后放松5~10分鐘。 運動前后最好測血糖 糖友在準備進行運動前應做全面體檢,,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或運動試驗,、眼底、尿常規(guī)或尿微量白蛋白,、足部和關(guān)節(jié),,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確定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選擇合適的運動鞋和襪,,要注意鞋的密閉性和透氣性。 運動過程中要注意心率變化,。運動時要喝白開水,,以補充水分和氧的消耗。若出現(xiàn)乏力,、頭暈,、心慌、胸悶,、憋氣,、出虛汗、腿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 注射胰島素的病人運動前應將胰島素注射在腹部。有條件者最好在運動前,、后各測一次血糖,。若血糖大于16.7mmol/L,,且出現(xiàn)酮體,應避免運動,。若血糖大于13.9 mmol/L,,但未出現(xiàn)酮體,應謹慎運動,。若血糖小于5.6 mmol/L,,應攝入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方可運動,。 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糖果,,當血糖較低時及時服下,避免低血糖,,并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寫明姓名,、年齡,、住址、聯(lián)系人電話等,。運動后仔細檢查雙腳,,若發(fā)現(xiàn)紅腫、青紫,、水泡,、血泡等,應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員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