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紹驊 編輯 《懷素·自敘帖》欣賞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書法家,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僧名懷素,,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精勤學(xué)書,,以善狂草出名,,是書法史上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zhuǎn)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梢哉f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yuǎn),。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dāng)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懷素的草書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圣母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經(jīng)》,、《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筆》等等,。其中《食魚帖》極為瘦削,骨力強(qiáng)健,,謹(jǐn)嚴(yán)沉著,。而《自敘帖》其書由于與書《食魚帖》時心情不同,風(fēng)韻蕩漾,。真是各盡其妙,。米芾《海岳書評》:“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jìn)退,,莫不中節(jié),。”唐代詩人多有贊頌,,如李白有《草書歌行》,,曼冀有《懷素上人草書歌》。 《懷素·自敘帖》,,后世稱“中華第一草書”,。內(nèi)容為自述寫草書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yàn),和當(dāng)時士大夫?qū)λ麜ǖ钠吩u,,即當(dāng)時的著名人物如顏真卿,、戴敘倫等對他的草書的贊頌?!稇阉亍ぷ詳⑻肥菓阉亓鱾飨聛砥铋L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題:“藏真書如散僧入圣,,狂怪處無一點(diǎn)不合軌范,。”明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fā)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奔埍?,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共126行,,698字。書於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藏臺灣故宮博物院,。首六行早損,為宋蘇舜欽補(bǔ)書,。帖前有明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裝題記,。鈐有“建業(yè)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武鄉(xiāng)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xiàng)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tǒng)鑒賞”等鑒藏印,。 內(nèi)容為自述寫草書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yàn),,和當(dāng)時士大夫?qū)λ麜ǖ钠吩u,,即當(dāng)時的著名人物如顏真卿、戴敘倫等對他的草書的贊頌,?!稇阉亍ぷ詳⑻肥菓阉亓鱾飨聛砥铋L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題:“藏真書如散僧入圣,,狂怪處無一點(diǎn)不合軌范?!泵鞔册^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fā)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div> 《懷素·自敘帖》 曾經(jīng)南唐內(nèi)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xiàng)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內(nèi)府等收藏,。原跡現(xiàn)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據(jù)曾行公題,舊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劉巨濟(jì)諸名家題識,,今佚。宋米芾《寶章待訪錄》、黃伯思《東觀馀論》,、清安岐《墨緣匯觀》等著錄,。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xué),他在《自敘帖》里開門見山地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jīng)禪之暇,頗喜筆翰,?!彼趯W(xué)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后,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捎趹阉貨]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干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fēng)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xù)堅持不懈地練字,。 【書法賞讀】《懷素·自敘帖》全文賞析 懷素(725-785)唐時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zhuǎn)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懷素好飲酒,,每當(dāng)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 《懷素·自敘帖》,,紙本墨跡卷,懷素書于公元777年(唐大歷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bǔ)成?!稇阉亍ぷ詳⑻纺藨阉夭輹木拗?,活潑飛動,筆下生風(fēng),,“心手相師勢轉(zhuǎn)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shí)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 【釋文】 乾隆御題:自敘曾聞世有三,丹陽里巷艷叢談,,張顛元奘多傾服,,草圣禪機(jī)青出藍(lán)。云中龍爪不模糊,,妙法曾經(jīng)悟擔(dān)夫,,豪宕精神枯淡志,恍看李氏醉僧圖,。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jīng)禪之暇,,頗好筆翰,。 然恨未能遠(yuǎn)覩(睹)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擔(dān)笈杖錫,,西游上 國,,謁見當(dāng)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 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 點(diǎn),,士大夫不以為恠(怪)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鏡之辨, 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勳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 “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郟ㄊ瑁造`豁暢,, 精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 部侍郎韋公陟,覩(睹)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 侍郎張公謂賞其 不羈,引以遊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 卷軸,。夫草稿之作,,起于漢代,杜度,、崔瑗,,始 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xiàn)茲降,,虞陸相 承,口訣手授,。以至于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 逸,,超絕古今,,而模楷精法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 常接游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zhì)劣弱,,又嬰物務(wù),不能 懇習(xí),,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fù)得,。忽見師作,,縱橫 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guī) 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逼浜罄^ 作不絕,,溢乎箱篋。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 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fēng)聲滿堂?!北R員 外云:“初疑輕煙淡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 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朱處士遙云:“筆 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 敘機(jī)格,,則有李御史舟云: “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shí)謂之狂僧,。以狂 繼顛,誰曰不可,?”張公又云:“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 張顛曾不面?!痹S御史瑝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 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戴 御史叔倫云:“心手相師勢轉(zhuǎn)奇,,詭形怪狀翻 合宜,。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span>語疾速, 則有竇御史冀云:“粉壁長廊數(shù)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 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span> 戴公 又云:“馳豪驟墨劇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span> 目愚劣,則有從父司勛員外郎吳興 錢起詩云:“遠(yuǎn)錫無前侶,, 孤云寄太虛,??駚磔p世界,醉里得真如,?!?/span> 皆辭旨激切,理識 玄奧,,
固非虛薄之所 敢當(dāng),,徒增愧畏耳。時 大歷丁巳冬十月廿有 八日,。 藏真草書豪邁中,,有淳穆之氣,此其所以神也,。卷中古色盎然,,諸跋尤勝,唐宋人真跡殊不多得,??刹粚氫荆壳∥斐街傧挠R 【原文與翻譯】 原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jīng)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yuǎn)覩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擔(dān)笈杖錫,,西游上國,,謁見當(dāng)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砣恍男兀詿o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diǎn),士大夫不以為怪焉,。 翻譯: 懷素家住長沙,,幼年就篤信佛教,念經(jīng)參禪之馀,,頗好書法,。然而遺憾(因身在偏僻之地)未能親眼欣賞古人書法精品,,深感見識淺陋。于是擔(dān)著書箱,,拄著錫杖,,往西邊京師長安游學(xué)(有資料說他游學(xué)的地點(diǎn)不止西安,還有洛陽和廣州,;洛陽不在長沙以西,,應(yīng)在長沙以北,此處不說“京師”,,而說“上國”,,可能是懷素留有余地)。拜見當(dāng)代名公,。此過程頗為錯綜復(fù)雜- (對“錯綜其事”,,有不同理解,我以為“其事”就是說的“謁見當(dāng)代名公”這件事情,;“錯綜”是形容這一過程),。(通過與這些名人雅士交往),有時我也能觀賞到他們珍藏的古代書法珍品(“遺編絕簡”是指這些書法珍品稀少,?!熬帯笔侵腹糯靡源┞?lián)竹簡的皮條或繩子,后便用“編”來代稱一部書或一部書的一部分,?!昂啞笔侵窈啠? (經(jīng)名士教誨指點(diǎn)),,過去深感困惑的疑問迎刃而解,,心胸為之豁然開朗;(經(jīng)過大量的書寫實(shí)踐),,在魚箋絹素(“魚箋”“絹素”均為唐代書法家書寫材料的稱呼)上,,留下許多墨跡(對“塵點(diǎn)”一詞有不同理解。我以為“塵點(diǎn)”就是書寫的另一種說法,,懷素的是非常勤奮的書家,,如果沒有紙張,他可以用芭蕉葉作紙練習(xí)書法,,用壞的筆可以埋成一座墳,,他自己稱為“筆冢”,?!皦m點(diǎn)”應(yīng)該是懷素的自謙之詞,而不應(yīng)理解為“魚牋和素絹上多有墨跡污點(diǎn)”),,對于我這種與眾不同的愛好,,當(dāng)時的名人和士大夫并不感到奇怪,。 原文: 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圣。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韋公陟,,覩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游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卷軸,。夫草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xiàn)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于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模字誤衍)楷精法(法精二字誤倒)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游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zhì)劣弱,,又嬰物務(wù),,不能懇習(xí),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fù)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guī)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首,。” 翻譯這段文字的疑難: 這段文字,,我以為是《自敘帖》中疑難最多的一段,。也是我過去閱讀《自敘帖》最讀不懂的一段。這段有三個問題需認(rèn)真琢磨,。如理解不同,,譯文便有異。凡涉及這些語句,,我將注明,,以供讀者自己辨識。 這三個問題是: 1.這段文字有個引號,,引號中的文字是誰寫的,?(這個問題好像不大,大家都說是顏真卿寫的,,但有的譯文在語氣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引號中的話,全部應(yīng)該用顏真卿的語氣翻譯) 2.顏真卿的這段文字有幾層意思?它們分別是什么,? 3.“忽見師作”中的“師”指的是顏真卿的老師張旭,,還是指的“懷素”? 譯文: 顏真卿先生,,是著名的書法家,,筆法精到,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鑒賞能力(“水鏡”指明鑒之人,,或指“明鑒,、明察”),在我的墨跡后題詞稱贊(此句如此翻譯理由不充分,,但找不到更好的譯法,,暫時存疑)。又因尚書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懷素寫過(贊美他書法)的詩歌,,于是我寫了如下的序文(“敘”同“序”,再看引號最后的“聊書此,,以冠諸首”的話,,可以推知此序文以后還有內(nèi)容,至于是什么,,“敘”中未說,,推測可能是懷素的草書作品)。- “高僧懷素(“開士”前秦苻堅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后也用“開士”尊稱高僧),是僧侶中的英杰,,氣概爽朗灑脫,,性靈開朗豁達(dá);忘我追求草書的最高境界,,已由來已久,;從長江到五嶺之間,名聲大著,。過去吏部侍郎韋公陟看到懷素的草書作品,,勉勵他并說他的書法一定會有成就;現(xiàn)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識懷素的狂放灑脫,,引薦他并與他交往。再加上愛好書法的詩人名人寫詩贊美他,,這些詩作常常寫滿卷軸,。 以上為顏真卿序文的第一層,,是說明他寫此序文的緣由。- 草書這種書體,,起源于漢代,。杜度、崔瑗,,草書才開始時以美妙而聞名;到了后漢的張芝(張芝字伯英,,他是草書發(fā)展史上的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實(shí)踐,使草書在眾多的書體脫穎而出,,獨(dú)擅其美,。后來又有王羲之王獻(xiàn)之父子,繼承了草書的傳統(tǒng),,到唐代虞世南,、陸柬之繼續(xù)傳承,不僅口授,,還親手執(zhí)筆傳授草書寫法,。一直延續(xù)到吳郡長史張旭,他雖縱情任性,、顛狂放逸,,超絕古今,而他的書法作品足可作楷模,,其用筆之法也極為詳備,;確實(shí)是書法之集大成者。- 以上為顏真卿序文的第二層,,是簡要介紹草書這種書體的發(fā)展歷史,并引出顏真卿的老師張旭,;而進(jìn)入下面的第三層。- 我(顏真卿)年青時候常常拜見老師張旭并從師學(xué)習(xí),,經(jīng)常受到老師幫助激勵,,他也教我用筆之法;但(遺憾的是)由于我稟性欠佳,,天資不好,,又被諸多俗事羈絆,不能認(rèn)真潛心學(xué)習(xí)書法,,至今還沒有取得什么成就,。今天追思老師的教誨,還想得到老師指教,,但哪里還有這種機(jī)會呢,。- 以上為顏真卿序文的第三層,,是懷念老師張旭對自己的教誨,也表達(dá)了至今成就不大的遺憾之情,;并由老師張旭引出下面對懷素的評價,。- 忽然看到懷素創(chuàng)作草書作品(“師”即可以理解為“老師”,也可以理解為“佛門弟子”,,猶之乎“禪師”之“師”,。有譯文將此“師”譯為張旭,但我以為宜譯為“懷素”),,其筆勢縱橫張揚(yáng),,不同凡響,其運(yùn)筆迅疾剛勁,,令人吃驚,。如果仍然能像過去那樣,懷素能夠得到(我的老師張旭)的指點(diǎn),,讓你接納一定的法度規(guī)范,,那么,在書法上登堂入室的人,,除了(你懷素)誰還更合適呢,。只是感嘆還不足表達(dá)我的感受,于是暫且寫下這樣的話,,以放置在篇首,。”- 以上為顏真卿序文的第四層,,是贊揚(yáng)懷素的書法藝術(shù)造詣,,同時也委婉的指出懷素的不足,同時更表達(dá)了希望懷素繼續(xù)努力,,在草書創(chuàng)作上達(dá)到新的高度的希望,。 原文 (當(dāng)時懷素非常知名,文人寫詩寫文贊美懷素者甚眾,。在李白《草書行歌》王琦的注解中,,說當(dāng)世名流為懷素贈歌者有三十七人之眾;《全唐詩》今存贊揚(yáng)懷素的詩人也有十余人,?!稇阉刈詳⑻诽峒暗馁潛P(yáng)他的名人有:刑部尚書顏真鯽,尚書司勛郎盧象,,司勛員外郎錢起,,禮部待郎張謂,吏部侍郎韋陟,,永州太守王邕,,御史李舟,、許瑤、戴叔倫,、竇冀,,處士朱逵等十一人。用詩歌贊美書法,,自有以來,,大都是贊美草書的,而贊懷素者又最多,?!蹲詳⑻纷詈笠欢挝淖郑饕獌?nèi)容是懷素引用別人對自己的贊語,。因?yàn)橘澱Z較多,懷素按“述形似”“敘機(jī)格”“語疾速”“目愚劣”對贊語分類,。故下面的自然段,,我也按此劃分,以便于理解)- 其後繼作不絕,,溢乎箱篋,。 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fēng)聲滿堂,。”盧員外云:“初疑輕煙澹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朱處士遙云:“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 敘機(jī)格,,則有李御史舟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shí)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睆埞衷疲骸盎劫R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易?!痹S御史瑤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戴御史叔倫云:“心手相師勢轉(zhuǎn)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div> 語疾速,則有竇御史冀云:“粉壁長廊數(shù)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贝鞴衷疲骸榜Y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div> 目愚劣,則有從父司勛員外郎吳興錢起詩云:“遠(yuǎn)錫無前侶,,孤西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 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dāng),徒增愧畏耳,。時大歷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 翻譯: 從那以后繼續(xù)作歌詩贊詞的,就沒有停止過,;這些贊美的詩文,,把箱篋都裝滿了。 其中贊美書法字形的,,有張禮部的詩句:“(懷素的筆畫)好像曲折長蛇在草上飛馳,,又好像旋風(fēng)驟雨突然來到堂上,,滿屋滿是雨聲風(fēng)聲?!北R員外贊嘆說:“(觀賞懷素寫字),,有時覺得像朦朧輕煙在古松間繚繞,有時覺得是仰望高峻的懸崖峭壁,?!蓖蹒邔懴逻@樣的詩句:“那筆畫有時像寒猿飲水攀援的枯籐,有時像壯士拔山伸勁鐵,?!? (“壯士拔山伸勁鐵”不好直譯,此詩句意思較為朦朧,,形容懷素草書筆畫筆勢剛勁有力,,像力大無比的壯士,與“力拔山兮氣蓋世”意思相仿佛,,“伸勁鐵”也形容筆畫剛勁,。)朱遙寫下這樣的詩句:“(懷素書寫草書的時候,只看到他)筆下雷霆閃電,,字寫成以后,仿佛是條條蟠龍,,令人生畏,。”- 評價概括我的性格和書法風(fēng)格的,,有以下詩文,。御史李舟說:“過去張旭寫草書,當(dāng)時的人稱他為'張顛’,;看今日懷素作草書,,我實(shí)在要稱他為'狂僧’了。用“狂”來繼承“顛”,,誰說不可以呢,!”張公又說:“稽山賀老〈即賀知章〉只是略知名,吳郡張顛曾北面稱臣,?!庇吩S瑤說:“志趣新奇書寫就沒有固定不變的準(zhǔn)則,古瘦的字體,,似水勢流盡,,好像筆上無墨。醉來隨手書寫兩三行,,醒后再照原樣寫,,卻寫不出醉中的神韻,。”戴御史叔倫說:“手以心為師,,筆勢轉(zhuǎn)新奇,,奇形怪狀反而合宜。人人想探問此中奧妙,,懷素自己也說不知道,。”- 評價贊揚(yáng)我書寫速度的,,有如下詩文,。御史竇冀詩句說:“(如果我書寫的)興致來了,便在長廊數(shù)十面白壁上,,揮毫宣泄(草書)創(chuàng)作的強(qiáng)烈沖動,。片刻功夫,聽他大叫幾聲,,只見縱橫白壁上滿布千萬個字,。”戴公又說:“(懷素)揮毫行墨,,下筆如奔騰的駿馬,,滿座的人驚叫,眼睛卻跟不上迅疾的運(yùn)筆,?!? 把(我)看作愚昧倔強(qiáng)頑劣的(不能簡單的把“愚”譯為“愚蠢”,“劣”譯為“拙劣”,,因?yàn)樽髡呤菓阉氐氖甯?,說得就比其他人重,而且這段話是話中有話,,含義甚多:既有對他的擔(dān)心,,也有對他的提醒,更有對他的贊揚(yáng)和鼓勵),,就有叔父司勛員外郎吳興錢起的詩:“(懷素是)遠(yuǎn)飛的孤鶴,,沒有同行的伴侶。(你)是一片孤單漂浮的云朵,,把自己托付給浩渺的天空,。(你)'狂’起來時,整個世界(你)都不放在眼里,,可以說'狂’到極致,;但是,當(dāng)你在酒醉之中,卻可以探尋領(lǐng)悟到常人難以獲得的真知灼見,?!? (上面所引的)詩文,都蘊(yùn)含著熱情的鼓勵和深奧的道理,,(這些美好的評價和鼓勵)固然不是我這種人能夠承當(dāng)?shù)模ā疤摗迸c“實(shí)”相對,,“蕩”指放縱,缺乏約束,。這段文字可理解為懷素結(jié)束全文前的自謙語句),,只增加了我的慚愧與畏懼罷了。 大歷丁巳冬十月廿八日(懷素寫) 顧紹驊編輯于二〇一七年七月九日星期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