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洪山寶通寺沿山而上,,就是古老的洪山寶塔,此塔是為紀念開山祖師靈濟慈忍大師所建,,又名靈濟塔,。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塔隨寺改名為寶通塔,。因坐落洪山,,后人又稱洪山寶塔。
寶塔元17年(1280年)動工,,至元28年竣工,,歷時11年建成。塔為七級八方,,磚石疊成,,身高十三丈三尺,基寬十一丈二尺,,頂高一丈三尺,。據志書記載:原建時每層外圍均有木質飛檐和護欄,塔下周圍為磚木結構的圍廊,,每層八角墜以風鈴,,設計之精巧,工程之浩大,,實為鄂中第一,。后來在多年的風雨浸蝕中累加修補。清朝同治10年(1871年)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重修工程,,至同治13年(1874年)才完工,。
為了長久保留,將原木質飛檐改為石據,,易木欄為鐵欄,,塔下圍廊改為八方石階,。塔頂照原樣增高五尺,且用文筆峰式鑄銅一萬三千斤結頂,,以求永固,。
登上高的臺階,就能到寶塔腳下,。
1949年前塔已損壞不堪,。1953年政府對洪山寶塔進行了全面維修,上下內外,,整修一新,,十年動亂中,洪山寶塔無人保護又遭新的破壞,,寶塔條石有些脫落,,各窗鐵欄大部銹損,一萬三千斤銅塔尖瀕于倒塌,。1984年國家撥款全面維修,,使古塔重換新顏。
洪山寶塔有45.6米高,,塔坐北向南,,共有七級。
由基層小圓門入內,,拾級盤旋而上,,直達頂層。登高遠望,,武漢三鎮(zhèn)景色盡收眼底,。
塔內通往看臺的甬道
沿塔壁登塔的樓梯
塔頂內的承重柱
塔內雖狹窄,卻別有洞天,。
登塔望亞貿,、街道口方向。
塔上觀洪山是另一番風景
從塔上觀寶通寺,,甚有皇家風范,。
眺望中南路仿佛樓房比山還高
寶塔后有小路直上洪山頂
洪山寶塔附近有一些生長奇特的樹木:有的完全像生根于整塊沒有任何縫隙的巖石之中,有的根部整個被巨石叉開,,岔開的樹干如同雙腿跨騎在大石背上,,簡直是天公的神奇造化。
找了幾個角度,,都拍不到寶塔的全貌,,這張卻被綠樹完全遮擋。(第一張翻拍至《武漢不可夠動文物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