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面豆果美食關(guān)注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傳統(tǒng)的清明食俗嗎? 豆小果搜集了一些必吃的清明食物,跟著一起漲姿勢吧,。 清明食俗get√ ━ 青團子 ━ 清明,,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并且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by 隨隨魚 用料 糯米粉200g 粘米粉60g 色拉油15g 豆沙餡135g 青汁200g 小麥草一把 水適量 做法 1.麥草去掉硬梗,,留葉片,,沖洗干凈; 2.鍋內(nèi)放適量的水煮開,,放入麥草用開水焯燙一下,;撈出后過涼水; 3.用剪刀將焯燙后的麥草切碎,,放入料理杯內(nèi),,加入適量水攪打成泥;把打好的泥放入漏勺或紗布中,,過濾出渣,,留取青汁; 4.米粉及糯米粉混合后放入盆中,;青汁加熱后倒入粉中,,和成團;倒入色拉油繼續(xù)揉,,揉至面團光滑,; 5.揉好后的面團,分割成50g每份的劑子,,豆沙分成15g每份,,分別滾圓; 6.取一個小劑子,,稍按扁,,放入豆沙餡;用右手的虎口慢慢向上收口,;收口向下揉成一個圓,; 7.籠屜內(nèi)墊上蒸籠紙,,放上包好的團子,大火蒸10分鐘即可,。 ━ 清明果 ━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稱鼠曲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卜絲與春筍,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那一個個碼放整齊的清明果讒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by 海藍瀾 用料 艾草200克 糯米粉100克 普通面粉250克 雪菜半小碗 冬筍1/2個 咸肉1條 豆腐干3塊 復合調(diào)味料1/2小勺 辣椒油3小勺 蠔油2大勺 生抽 白糖適量 食用小蘇打2克 做法 1.準備好上述所需食材。 2.將咸肉浸泡后肥廋分開切丁,,豆腐干切丁,,冬筍去皮切片焯水后切丁。 3.炒鍋油燒熱,,放入肥咸肉煸炒出油,。再放入剩余廋肉丁,炒變色,。 4.放入雪菜,,炒出酸香味。放入筍丁炒斷生,。放入豆腐干小丁,,翻炒均勻。 5.加入復合調(diào)味料,,炒勻,。加入辣椒油。加入蠔油,。加入白砂糖中和咸味,。將餡料炒勻,放涼備用,。 6.將艾草洗凈后,,放煮鍋里焯水1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用力將艾草攥掉苦汁,。 7.艾草團再根根撕開,放入湯鍋,,加入清水,,沒過艾草2cm即可。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加入小蘇打。加入白砂糖,,繼續(xù)小火煮,,直至艾草成軟糊狀。 8.將艾草糊撈出放入面粉中,。(湯汁繼續(xù)在鍋里微火煮,。) 9.趁熱將艾草糊與面粉混拌均勻。揉成團,。將糯米粉撒在面團上,。 10.一點一點的加入滾熱的艾草汁,把糯米粉揉進面團里,,不停的揉,,直至面團光滑,有韌勁,,軟硬適中,。 11.從大面團里揪一小塊面團。揉成小圓球,。壓扁后,,搟成皮,放入炒好的餡料,。對折,。像包餃子那樣,將艾草皮捏合,。 12.蒸屜鋪好粽葉,,擺上清明果。等蒸鍋里水開后再放入蒸屜,。上氣后,,轉(zhuǎn)中小火,蒸15分鐘,。 ━ 馓子 ━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扳套印睘橐挥驼ㄊ称罚愦嗑?,古時叫“寒具”,。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guān)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尤以維吾爾族、東鄉(xiāng)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 歡喜團 ━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span> ━ 棗糕 ━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fā)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 ━ 清明螺 ━ 清明時節(jié),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jié)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jié)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yǎng)食品的習俗,。 ━ 菠菠粿 ━ 清明,福州有一主味是絕對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jié)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長于南方的一種野菜,,可食,味甘,,性涼,,搗爛壓成汁呈青綠色)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nèi)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卜絲等為餡捏制而成的,。 清明節(jié)前后,,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時”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 潤餅 ━ 每到清明時節(jié),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jù)說,,這是古時寒食節(jié)食俗之遺風。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云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面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卜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肴,,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 你的家鄉(xiāng)還有什么清明食俗嗎,?快來和豆小果聊一聊吧(づ ̄ 3 ̄)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