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wǎng)消息(李家詠/文 劉巖生/圖)有朋自遠方來,慕名游白云山,,我成了“導(dǎo)游”,。 寧德世界地質(zhì)公園白云山園區(qū),位于福安市西北山區(qū),,山因白云常繞而得名,。這是我先前對這身邊景區(qū)僅有的知識積累。 進入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沿峽谷向上,,視界中舉目皆景的山光水色使我被禁錮在日常生活里的審美新奇感頃刻間被激活。這是褶皺的大山深處藏了千萬年的奇絕造化,。在石臼群最為集中的峽谷中斷,,整條河床或大或小布滿了石臼,這些石臼有的深藏而不露,,有的長年暴露在外,,臼內(nèi)充滿雨水宛如天然浴缸,臼壁長滿苔蘚,,無數(shù)條細細的螺旋狀旋流侵蝕遺跡清晰可辨,。它們或缸狀、或碗狀,、或盆狀,、或壺形、或柱狀,,猶如一個現(xiàn)代派雕塑的藝術(shù)大觀園,。 “經(jīng)粗略統(tǒng)計,這條6公里長的山澗及九龍洞內(nèi),,就有石臼上萬個,。”一位熱心的當(dāng)?shù)貙?dǎo)游為我們介紹說,這些石臼群長期淹沒在水底,,無人知曉,,前些年電站蓄水,,這些千古奇觀才得以逐漸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她的驚世容顏。 弓身進入九龍洞,。洞口兩側(cè)峭壁危立,,洞由巨大的花崗巖堆疊而成。洞很深,,越往里洞越黑,,前行時得貓著腰,遇窄小處時得爬行,,要小心避開腳下的壺穴潭水,,還要注意頭頂?shù)木奘朴凶鲑\似的躡手躡腳,,又有鉆防空洞的慌里慌張,。一邊走,一邊聽著幽深處的水聲,,仿佛靈魂置身幽冥,,探索者著令人怦然心動的秘密。據(jù)傳,,九龍洞因似有九龍出沒,,故而得名,又相傳為繆仙公收伏九龍之遺跡,。無論何種說法,,似乎都可在這里獲得佐證。 終于見到石洞透進一柱頑強的光,,宛如隔世的光明,。攀著洞內(nèi)的梯子而上,瞬間豁朗開朗,,眼前又是另一番震懾,。洞的上游,溪澗陡峭,,流水常年傾入石洞,,穿潭入石,所經(jīng)之地,,石洞一層套一層,,流水一潭接一潭,那是連級瀑布,別有一番韻味,。 出了洞,,順著河邊棧道,見夾岸青山,,樹木茂盛,,鳥語鳴唱,芬芳襲人,,讓人全然忘卻徒步而來的疲乏,。 朋友說,“這么多這么美的石臼,,讓人心生迷離,。” 的確,,作為地質(zhì)公園主園區(qū),,白云山地質(zhì)遺跡,除了科研價值,,更有觀賞價值,。我深知,有心,,眼前便是獨特風(fēng)光,。但倘若胸藏大千地理知識,那么這里的石臼群豈不更具吸引力? 在一處壺穴套疊處,,我們正為這自然的杰作而百思不得其解時,,恰好遇見提示牌上的溫馨小貼士:“或因漩渦流,或因沙礫石,,在壺穴底部不均勻地磨蝕,,底部常被侵蝕出數(shù)個次級小壺穴,從而形成套疊壺穴,?!彪m然看不到景區(qū)工作人員,卻處處體驗著園區(qū)管理方對游客的周到,、溫馨與熱情,,頓覺心頭寧貼。 一路沿著溪峽行走,。放眼望去,,千奇百怪、瑰麗奇絕的天然石臼群,,與潺潺溪水相依相偎,。那滿溪的石臼與周邊的環(huán)境完美地融合,,和諧地構(gòu)筑成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觀。 走出景區(qū),,默然回望白云山,。幾百萬年的腳步,幾百萬年的沉淀,,它已內(nèi)蘊自然之精華,,集結(jié)歲月之雕琢,真可謂可展讀的久遠神話,。這,,也許是我們的地球家園衍變史中最好的證物,。 ■溫馨貼士 市內(nèi)游客本月游白云山可免票 3月6日至26日期間,,福安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將按分縣(市、區(qū))針對寧德游客開展免門票(不包含觀光車票20元)活動,,市內(nèi)游客可憑身份證等相關(guān)證件前往游玩,。具體免票時段安排如下: 3月6日-3月12日,對福安市,、周寧縣,、壽寧縣游客優(yōu)惠接待; 3月13日-3月19日,對福鼎市,、柘榮縣,、屏南縣游客優(yōu)惠接待; 3月20日-3月26日,寧德市城區(qū),、霞浦縣,、古田縣游客優(yōu)惠接待。 ■出行指南 ●高速自駕:沈海高速—福安灣塢樞紐—寧武高速—白云山互通口—旅游大道—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 ●國省道自駕:南向,,104國道—福安賽歧羅江—穆陽—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南山門;北向,104國道—福安湖塘坂—曉陽鎮(zhèn)—白云山九龍洞景區(qū)北山門,。 福安新聞網(wǎng)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