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樂新年品舊符作者:喬忠延 《光明日報》( 2015年02月13日 13版)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日日刷新的時光將馬年的春聯(lián)屑化為碎片,,羊年的桃符就要掛在千家萬戶的門扉。每逢時序更替的年節(jié),,王安石的詩就會再度被激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毫無疑問,,布天地之新,,布人寰之新,布時代之新是廣眾的意愿,。然而,,除舊決不能那么隨意,不能總把新桃換舊符,,更不能把換下的舊符拋扔于垃圾堆中,。倘若如此草率,說不定會留下將珠璣當魚目棄擲的遺憾。
俯身撿拾,,往日的舊符堆里果然不乏耀眼的珠璣,。不妨直至案幾,與君品賞,。
守歲里的天倫之樂
蘇軾詞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越是難全,,人們越是想全;越是離合,,人們越是盼合,。過年,就是全與合的家庭慶典,。不論平日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都必須在除夕趕回故里,,同家人歡聚一堂,,守歲過年。
過年守歲,,就是家庭和睦團圓的大聯(lián)歡,。
大聯(lián)歡的內(nèi)容很多,但是有三件事不可忽略,。頭一件便是吃好大年夜的團圓飯,。大江南北,塞外高原,,地域不同,,年夜飯各有千秋。南方人多吃米團子和年糕,,江浙閩粵等地吃元宵的大有人在,。北方人吃餃子的居多,這固然因為餃子好吃,,更重要的是餃子的形狀和發(fā)音不無美意,。從外形看,餃子像是元寶,,下在鍋里隨水翻騰,,那可真是財源滾滾啊,!發(fā)音里的蘊含更具象征意味:一日的交替在半夜子時,,一年的交替在除夕夜,,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連和分的界線就是更歲交子,。餃子,不就是交子的意思嗎,?餃子還有意想不到的樂趣,,那就是將一枚洗凈的硬幣隨肉餡包進去,煮好了一大盤端上來,,老老少少歡歡喜喜一起吃,,誰吃出了那個最具含金量的餃子,預兆著新一年鴻運當頭,,萬事順遂,,豈不樂哉!
這還只是吃香的,,還要喝辣的,。辣的自然是酒,是美酒,,是平常舍不得喝的陳年佳釀。早早買好的30年老白汾,,又珍藏過100天,,就等這一日啟蓋。壇塞一開,,香飄盈屋,,趕緊滿上,滿上,,祖孫三代,、四代、五代全都滿上,,共同舉杯,,此時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天倫之樂的團聚幸福中,。
幾杯酒下肚,,須發(fā)銀白的老爺爺會開口說話,說的可能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語出《顏氏家訓》??赡苁牵阂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語出《朱子治家格言》。也可能既不是《顏氏家訓》,,又不是《朱子治家格言》,,不過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故事,那故事里卻包含著做人的道理,。我小時候,,就聽爸爸講,十個愛熱鬧的老頭,,每逢過年要一起喝十壺酒,。其實就是每人帶一壺酒,倒在一起喝,,喝個痛痛快快,。這一年,有個老頭心想,,酒混在一塊兒不分你我,,我?guī)б粔厮痪湍馨缀纫活D酒么?豈料,,十個老頭都不傻,,都在這么想,這么做,。結(jié)果,,人人喝下一肚子水,還不敢對人說,。故事不長,,道理不深,我卻從童年銘記到了今天,。梟雄曹操對酒當歌,,凡夫俗子對酒說家訓,講故事,,此乃守歲的第二件事也,。
飯吃好了,酒喝好了,,盼望的子時也就到了,。一家之主帶著守歲的子孫去辦第三件大事:接神,。接神也簡單,點燃預先掛好的爆竹,,將神爺高高興興迎進來,。要迎接的有天神爺、土地爺,、藥王爺,、財神爺……諸神多多,不可或缺,,但是最不能忽略的就是臘月二十三送走的灶王爺,。灶王爺還是敬在碗櫥上,從此刻開始,,他老人家就虎視眈眈監(jiān)視著全家的言談舉止,。因而,說話不能帶臟字,,做事不能有劣跡,,持家不能不勤儉。誠可謂人在做,,天在看,,灶王爺就是頭上的天。善有善報,,家業(yè)興旺,;惡有惡報,天降災禍,,弄不好就會天火燒房子,槽頭死騾子,。誰都不愿意遭受災禍,,那就恭恭敬敬磕個頭,誠誠懇懇許個愿,,認認真真去踐行,。
除夕夜這守歲,全家老小歡聚一堂,,是在飽享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盛宴,,復壯肢體,明凈心靈,。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日來。夜已深,,紅燭盡,,人未睡,,要聽雄雞報新春。
拜年里的深意
誰家的孩童又炸響了一陣爆竹,?按照正常的禮儀,,接回神后沒有必要再放爆竹,可是喜歡找刺激的孩童止不住手癢,,還是點燃藥捻炸響了,。也好,又增添了一些喜慶的氣氛,。一輪鮮紅的太陽隨著聲響升起,,大地一片燦爛,像是拉開了新一年的帷幕,。
帷幕一拉,,大戶人家的祠堂里便跪滿了族人。依照長者在前,,幼者隨后的規(guī)矩,,按輩分祭拜先祖。拜畢,,族長少不了還有一番訓教,,話語仍是年年都講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延續(xù)香火,,光門耀祖”“勤儉持家,,忠厚待人”……實際是重復家訓、家規(guī),,真是桃符歲歲新,,家風依舊傳。小戶人家沒有祠堂,,但庭堂的正中會掛上寫著已逝先輩名字的神子,,或者擺放上祖先的神主匣。先輩去世,,裝尸體的棺材是靈柩,,兒子端的牌位是靈位,而殯葬禮成往家里安放的則是神位,。神位放在神主匣里,,平日神主匣擺在僻靜的屋子,以防攪擾先人安息,。過年就請出來祭拜,,先上香,再磕頭,,延續(xù)香火的說辭就是這么來的,。一代一代的人就在繚繞的香火里成長,,耳濡目染著傳宗接代的意義,光門耀祖的責任,。
拜過逝去的先祖,,就去拜在世的長輩,這可以統(tǒng)歸于拜年,。拜年必須遵循次序,,先從長輩拜起,輩分相同則按年齡大小去拜,。拜完自己家族的人,,再到鄰家拜年。雖然說的都是“新年幸?!薄叭f事如意”之類的客套話,,但聽到的哪個也美滋滋的。一個村子里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抬頭不見下地見,見多了誠如老輩人所言“勺子笊籬哪能沒磕碰”,?平日磕碰紅了臉,,破了口,怎么和好,?這過年就是個好機會,,早些去低頭拱手問聲好,有理不怪上門客,,相逢一笑泯恩仇,,往后你幫我助又是好鄰友。用現(xiàn)在的話說,,拜年是在聯(lián)絡(luò)感情,,鋪排人緣廣場。是呀,,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生活在一個村里,,一條胡同,就是緣分,,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少不了要人幫。
這是大年初一,,初二以后也是拜年,,卻是走親戚拜年,。岳父岳母、姥爺姥姥,、姑姑姨姨,,都要拜到,不能落下一家,??倪^頭,長輩老人會從懷里掏出一個早就預備好的紅包塞進孩童手里,,這就是現(xiàn)在還非常流行的壓歲錢,。用當代眼光觀之,那壓歲錢如同一點兒發(fā)展基金,,雖然不多,,卻是長輩關(guān)愛晚輩的一點心意。我童年就深得壓歲錢的春暉沐浴,,最多的一年我收到6塊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過去買書需向父母要錢,,有了自己能支配的錢那種感覺如同富翁,。我先買了厚厚一本《蒲劇》書,里面有近10個劇本,。往日看戲,,人小個矮擠不到前面,只能遠遠看著臺上的人吹胡子瞪眼,,唱的什么一句也聽不清楚,。劇本在手,看懂了劇情,,記住了臺詞,,再去看戲,一清二楚,,情感與演員共鳴,,時常還會流淚。我還花5毛錢給自己刻了一枚名章,,凡買到新書,,即工工整整蓋在扉頁。紅紅的名字出現(xiàn)在精美的書上,,更令我愛不釋手,。這么開銷一番,僅耗去壓歲錢的一半,另一半開學時交了學費和書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是一種愉快,。每每回憶走向?qū)懽鞯倪^程,就會想到劇本對我的陶冶,,想起劇本也就想起那珍貴的壓歲錢,。壓歲錢是把無形的慈愛化作了有形的助長,愛得實在,,愛得實惠,。
不過,對時下的壓歲錢我卻隱隱擔憂,,長輩出手闊綽,,孩童積蓄頗豐,有的竟然手持幾萬元,、幾十萬元,。有錢是好事,花錢是難事,,花不好是壞事,,這些出手大方的長輩想過嗎?什么事都要有個度,,愛也一樣,,由愛滋生的壓歲錢也一樣,過度反而有害,。
返回來再說吉利話,,祭祖拜年,實際是教化人們擔當重任,,和睦家庭,,和諧鄰里,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年饃里的美意
我生活在北方,,年饃是過年家家必備的食物,而且準備得很多,,一直可以吃出初五,,甚至吃過十五。為什么,?對農(nóng)家來說,,過年是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一年一度唯一的假日,,自然該好好放松身心。尤其是女人,一年到頭從沒有閑歇的空隙,,過年總該輕松幾日吧,?完全應該。但是,,家里的老老少少也要張口吃飯啊,,解決的辦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饃,到時稍稍一熱,,輕省快捷,。年饃,很早很早就是過年的“方便面”,。
是這樣,,卻又不如此簡單。那年饃猶如一部發(fā)黃的古書典籍,,裝載著五千年的文明積淀,。大年初一,敬獻灶王爺?shù)氖且粋€很大的棗山,。棗山,,由一個個裹著紅棗的白面卷層層加高,高成一座山,,高高的頂端還挺立著一只昂首啼鳴的大公雞,。大公雞,大吉大利,;大紅棗,,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了這棗山上頭,。
棗山是敬祀灶神的,,那敬奉老人用啥饃?棗糕,。棗糕形如磨盤,,是一層面,一層棗合成的,。面中裹棗,,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稱之為糕,,是要老輩人健康高壽,。那棗糕為何酷似磨盤?不就是懷戀伏羲,、女媧兄妹滾磨盤成婚的往事,?是他們的成婚才繁衍出這眾多的后人啊!誰會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年饃上竟有如此深遠的文化意蘊,?
晚輩敬奉老人,,老人疼愛兒孫。禮尚往來是國人根深蒂固的習俗,,收受了棗糕的老人回饋給晚輩的是花卷,。別看花卷蒸著不復雜,白饃的層層紋理卻像盛開的一朵花,,這是象征年輕人風華正茂,,愿他們前程像鮮花一樣美好。倘若晚輩還是個孩童,,那這饃就多了一份講究,,形狀如同一個很大的玉佩,當中再綴上一朵牡丹花,,如同在夸孩子可愛得如花似玉?。崆榈馁澴u,,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饃溫暖著老老少少的心。
那么,,一家人飯桌上吃的又是什么年饃,?是卷子。那形狀頂圓底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圓便于進退自如。該方則方,,當圓則圓,,方圓里面濃縮著做人的規(guī)矩。這是勉勵,,更是自律,,年饃哺育的不只是肢體,還有情操,。
過年的花饃上有古老的信仰,,有民族的道德禮儀。年饃深廣了民以食為天的領(lǐng)地,,隱含著仁愛,,隱含著孝敬,隱含著長幼有序的道理,。這年饃,,不僅僅讓廣眾吃飽肚子,,安定天下,而且,,將高懸在頭頂?shù)牡赖律n穹融化進自己的心靈世界,。家庭綱常,社會倫理,,由年饃悄悄潛進人們的血脈神魂。
年饃,,豈不是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的立體畫卷,?
眼睛看到的年味
仔細品鑒,驀然發(fā)現(xiàn)年味不光能嗅到,,能嘗到,,能感到,還能看到,。這年味不等油鍋燒熱,,不等餃子上桌,不等老酒開瓶,,就已經(jīng)蔓延在各家各戶,。這年味不是別個,就是年畫和窗花,。別追溯早先,,日歷倒看50年,年畫還是過年的文化大餐,。農(nóng)家有話說,,上集不買啥,也要去逛畫,??纯矗兑膊毁I,,也要看看年畫,,開開心。年畫是過年的精神補品??!這一張是只大公雞,請回去圖個大吉大利,;這一張是個大石榴,,請回去圖個多子多福;這一張是岳母刺字,,請回去圖個精忠報國,;這一張是舜耕歷山,,請回去圖個孝感天地……在那個年代,沒有電影,,沒有電視,,鮮艷的年畫就是大伙兒最愛看的,一看便是一年,,一年都濡染在年畫放射的精神光芒里,。
再聚焦一下窗花。早先無論城里還是村里,,窗戶上都糊著麻紙,。過年時,每家每戶都會揭掉經(jīng)過一年風吹日曬變灰泛黑的舊紙,,糊上簇新的白紙,。白紙一糊,頓見亮豁,,再貼上紅艷艷,、綠茵茵、紫溜溜的窗花,,窗戶猶如文藝墻,。
窗花就是至今還能看到的剪紙。窗戶的變化,,使窗花失去了立身之地,,可由于招人喜愛并沒有遭到遺棄。人們喜愛窗花是那上面寄寓著自個兒的愿景,??瓷先テ狡匠35娜宋铩ⅧB獸,、花草,,哪一個不攜帶著深遠的歷史傳說,美好的祈求愿望,。一個婀娜多姿的嬌娘飛升而起,,雙手卻高高捧起一塊石頭。那是華夏兒女的老祖母女媧,,她是在補天,,還給子孫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園。一位英俊瀟灑的豪杰正在挽弓射箭,,那是后羿,,往昔十日并出,眾生干渴欲死,,他挺身而出,,射掉九個,,才使大地復又溫潤安詳。卻怎么那斃命在武松拳頭下,、李逵尖刀下的猛虎也出現(xiàn)在窗戶上了,?莫要大驚小怪,早先教民稼穡的后稷,,曾被丟棄在山野,,他大難不死,全靠老虎守護,。老虎曾是人們的好朋友,,孩童頭戴虎頭帽、腳穿虎頭鞋,、頭睡虎頭枕的風俗概源于此。這窗花看似尋常,,實在不尋常,,展示出人們的感恩之心。
一個感恩的人,,才會知恩圖報,,才會樂于助人;一個感恩的民族,,才會崇德向善,,才會興旺發(fā)達??纯?,剛說到興旺發(fā)達,那窗花已把渴求興旺發(fā)達的心愿描畫出來了,。一根樹枝,,兩個碩大的石榴,名為榴開百子,。別看石榴僅有兩個,,可是每一個里都有密密麻麻的籽粒,這不就是興旺發(fā)達的寫真嘛,!興旺發(fā)達是個虛詞,,到底要發(fā)達到何種程度?父老鄉(xiāng)親不會窮奢極欲,,只求豐衣足食,,最好還能連年有余。哈哈,,一朵綻開的蓮花下面,,游弋著一尾肥大的鯉魚,,這不就是連年有余嘛!連年有余的好光景,,離我們有多遠,?不遠,不遠,,盡在眼前,。何以見得?請看那枝梅花,,花朵繁盛不說,,枝頭還有一只嘰嘰喳喳的喜鵲。這不就是喜上眉梢嘛,!既然喜上眉梢了,,那連年有余還會遠嗎?那興旺發(fā)達還會遠嗎,?
多么美妙的窗花,,把男男女女美好的夢想,美好的企盼,,惟妙惟肖地展示出來了,。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無味勝有味,,賞心悅目的窗花為大年增添了美景,。
點睛妙筆看春聯(lián)
萬家門扉紅一聯(lián),動人年景不須多,。
必須聲明我不是詩人,,上面的拙句由“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改頭換面而來,。我不無沖動地評價春聯(lián),,確實是因為春聯(lián)燦亮了大年。春聯(lián)一貼,,似乎新年就喜眉笑眼地瀟灑在大伙兒面前,!
春聯(lián),屬于對聯(lián),,貼在過年時喜迎新春,,就被稱作春聯(lián)。緣于美妙無比的漢字,,中國人對詞聯(lián)句早已年深日久,。張貼春聯(lián)據(jù)說始自朱元璋那時,之前門扉不貼對聯(lián),,而是懸掛兩塊刻有神荼,、郁壘名字或畫像的桃木板,。民間說,神荼和郁壘是黃帝手下的大將,,有掌控百鬼的法術(shù),,常在桃樹下懲治害人的惡鬼。后世百姓將他們刻在門上,,嚇唬作惡的鬼怪,,保護家宅的平安,這就是桃符,。如此,,才有王安石筆下“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
桃符里出現(xiàn)春聯(lián)的因素,,要追尋到后蜀國君孟昶,。有年除夕,他將學士辛寅遜寫下的對聯(lián)“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作為桃符掛在宮室門側(cè),這可以視作最早的春聯(lián),。春聯(lián)大規(guī)模普及,則始于朱元璋,。他下令金陵人家過年,,必須將對聯(lián)寫在紅紙上,張貼于門兩側(cè),。起初是強制推行,,朱元璋還要沿街巡視。后來廣為流行,,是因為紅艷艷的春聯(lián)既能扮靚門臉,,還能夠抒寫自個兒的心志。
如何抒寫心志,?我們不妨去民間看看:“門前仙浴河清流如畫 院里梧桐樹洪福齊天”,,將家宅的風光描繪了出來;“安汾村曾是唐朝古縣 天閣樓本為衙府前門”,,將遠去的歷史拉回眼前,;“爆竹亮響響盈門喜氣 年餃熱騰騰闔家歡顏”,將大年的快樂氛圍活畫出來,;“人勤春早地生寶 風調(diào)雨順糧滿倉”,,將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未來。這些春聯(lián)每一副都意味深長,,深長得讓大年也醇厚了好多,,再配上“春臨人間”“福滿門庭”“人壽年豐”那樣的橫批,,莫道是詩言志,春聯(lián)也言志??!
令人贊賞的還不止這些,還有張貼在灶王爺,、土地爺神龕兩側(cè)的春聯(lián),。獻給灶王爺?shù)氖牵骸吧咸煅院檬?nbsp;回宮降吉祥”。獻給土地爺?shù)氖牵骸巴聊苌f物 地可發(fā)千祥”,。好極了,!尤其是這副土地聯(lián),極其精練地道出了眾人對土地的尊重,、仰慕,,還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畏。如此敬畏,,哪還有保護不好基本農(nóng)田的后顧之憂,?
春聯(lián)不光貼在門扉,貼在神龕,,即使牲口圈,、小推車也不會疏漏。牲口圈貼的是:“牛馬個個矯 豬羊只只肥”,;小推車貼的是:“日行千里平安路 夜歸十口幸福家”,。這春聯(lián)不是虛幻的敬祈,而是在表達辛勤勞作的決心,。說一千,,道一萬,粒粒皆辛苦,,好日子全靠自身的汗水澆灌滋養(yǎng),。
往昔的春聯(lián)還能展示不同的家庭風貌,誰家有個讀書人,,可以自撰自寫,,那春聯(lián)字體端正,內(nèi)容貼切,。一般人家只能請人代寫,,那就是家家都能貼的普通聯(lián)。因此,,大年時在村上行走一圈,,從春聯(lián)就能把門風家境看個七七八八。有年除夕,當縣令的鄭板橋在街頭行走,,看見這么一副春聯(lián),,上聯(lián)是:二三四五;下聯(lián)是:六七八九,。橫批是:南北,。鄭板橋連忙叫隨從救濟這戶人家。隨從不解,,他解釋,,上聯(lián)沒一,下聯(lián)少十,,是缺衣少食,。橫批有南北,沒東西,,這戶人家年難過?。⌒赜形哪母F人,,遇見了富有文墨的縣令,,得到了衣食,誠可謂一副春聯(lián)渡難關(guān),。這是趣話,,卻是昔日世情的濃縮,春聯(lián)可以看門風,,也可以看家境,。
如今便不行了,春聯(lián)都是印刷的,,紙張光鮮,,金字耀眼,,還有吉祥圖案,,哪還能看出家庭間的貧富差異、文化高低,?更無法培養(yǎng)揮毫潑墨的人才,。千篇一律的春聯(lián),好看是好看,,卻用外在的精美,,掩蓋了內(nèi)在的萎縮。真是金無足赤,,事難完美,。惟愿瑕不掩瑜,萬事遂愿。
駿馬騰飛成壯舉,,靈羊起步赴新程,。
又一個新年來到了!新常態(tài)里過新年,,需要創(chuàng)新路,,登新程,邁新步,,盡快自立于世界民族最前端,。需要再把新桃換舊符,卻不能扔掉舊符換新桃,,那舊符里有歷史淵源,,有文化脈流,有道德傳統(tǒng),,有著民族興旺發(fā)達的心靈活色,,精神動力。
讓我們團團圓圓過好年,,歡歡樂樂過好年,,為你為他為自己增加和諧進取的新能量!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