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大益行情下跌,最受傷的應該是在芳村做大益茶的茶商,。這話不全對,,有漏掉一部分,也有多出一部分,。 同樣在芳村做茶,,茶商與茶商之間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芳村的茶商大致分為三類:品牌運營商,、茶葉銷售商,、茶葉中轉(zhuǎn)商。對于前2種商人大家可能再熟悉不過,,第三種名字上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他們卻是芳村市場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 對于茶葉中轉(zhuǎn)商來說,他們幾乎從不做終端銷售的生意,,倘若有茶客上門要買一片或者幾片普洱茶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他們都會拒絕。他們也基本不做存一些好茶等到年份夠了再高價賣出的長期生意,。在他們眼里,,茶葉只是一支支股票,通過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來賺取中間的差價才是他們賺錢的方式,。在大益行情一片大好的時候,,今天買入的茶可能明天就會上漲許多,茶葉中轉(zhuǎn)商賺錢又快又輕松,。而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今天買入的茶放在店里,到了明天茶沒變但是錢少了,。所以,,在大益行情下跌的過程中,芳村的茶葉中轉(zhuǎn)商屬于很受傷的人中間的一部分,。 大益行情之所以持續(xù)下跌主要是因為芳村茶商的資金跟不上大益茶炒作的步伐,。大益茶下跌并不是因為批發(fā)價(配貨價)下跌引起的零售價(整件交易價)下跌。所以在批發(fā)價(配貨價)居高不下而零售價(整件交易價)大幅下跌的時候,,大益的經(jīng)銷商受到的損失更大,。對于大益經(jīng)銷商來說,一件大益茶必須以高出配貨價2000-3000元/件的價格出售才能做到保本,??v觀2014年下半年大益茶的行情,很多大益茶實際交易價格在配貨價上下,,更有甚者跌破配貨價,。全國3000多家大益經(jīng)銷商在2014年下半年受到的損失加起來也是天文數(shù)字了。 茶漲茶跌本身屬于市場規(guī)律,,大益經(jīng)銷商因為大益茶的下跌而虧損屬于正常的市場范疇,。但是作為茶葉中轉(zhuǎn)商的虧損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原因很簡單:當茶葉的整件零售價超過終端單片零售價的時候,,行情下跌是早晚的事情,。這個我在2013年12月份的文章中就有風險預警,可是很多人看過卻它當成玩笑,。貪婪是賺錢的動力,,過于貪婪就是虧損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