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鐵生編撰的《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這部匯集了31684個姓氏的辭典,,是迄今收入條目最多的姓氏辭典,而書中對各姓氏源流演變的梳理,,或許會讓人們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有所思索,。
“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徐,,雙人徐,。”
兩個陌生人見面,,通常有這樣的開場白。江蘇南通退休高級工程師徐鐵生也姓徐,,但他的自我介紹頗為不同:“徐鐵生,,明中山王徐達裔孫,中山堂徐氏,?!?/p>
從20世紀70年代起,徐鐵生就開始對中國人的姓氏發(fā)生了興趣,。在他看來,,每個人的姓氏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姓氏發(fā)展變遷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演進,、文化發(fā)展,、民族融合的縮影。歷經(jīng)30多年的鉆研,,查閱了4000多種古今文獻,,徐鐵生編撰的《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這部匯集了31684個姓氏的辭典,,是迄今收入條目最多的姓氏辭典,,而書中對各姓氏源流演變的梳理,或許會讓人們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有所思索,。
探源:五百年前是一家,?
“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范,,范仲淹的‘范’,。”
“真巧,,我也姓范,。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啊?!?/p>
這是兩個同姓人之間尋??梢姷膶υ?,可他們五百年前真的是一家嗎?在《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中,,人們可以找到答案:未必,。
“范姓是一個大姓,現(xiàn)在全國有400多萬人姓范,。這些人雖然都姓范,,但如果向前追尋他們的祖先,就可能大不相同,?!毙扈F生在《辭典》中介紹,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晉國,、齊國等地就存在不同來源的范姓。到了漢代,,有一個叫范代的人,,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漢朝后,,被封為范陽侯,,此后他的家族就以范為姓。此外,,蒙古族,、苗族、彝族等10多個少數(shù)民族都有范姓,。
“以我生活的江蘇南通來說,,就有姓范的哈尼族婦女,她們不是本地人,,而是從云南嫁來的,。”徐鐵生說,,河南范姓人口最多,,占到全國的17%,河南,、安徽,、山東等省也比較多。就少數(shù)民族姓氏來說,,蒙古族的范姓分布在內(nèi)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敖漢旗及黑龍江杜爾伯特、河北豐寧等地,,回族范姓則在上海,、河北隆化等地多見,。
同是一個姓,五百年前未必是一家,。不是一個姓,,千年前卻可能是一家。通過《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的梳理,,人們看到了很多姓氏的變遷史,。
南宋時,岳飛遭害,,他的兒子岳震,、岳霆逃到今天屬于湖北管轄的黃梅。后來,,岳飛被追封為鄂王,,他在黃梅的子孫就改姓鄂。徐鐵生說,,這一支雖然后來恢復了岳姓,但今天的上海仍有一支鄂姓,,就是岳飛的后人,。而在湖南新田縣潭田村,生活著一些樂姓的人家,,他們的祖先是岳飛的族人,,也是為了避免岳飛的牽連而改姓的。
“數(shù)千年來,,上古先民,、吾祖吾宗圍繞與血緣、地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有著密切關系的‘姓氏’,導演出一幕幕曲折而壯觀之歷史,,為‘姓氏’一詞注入了無限豐富的內(nèi)涵,。”同樣關注姓氏文化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虞萬里,,多年來一直關注徐鐵生的姓氏研究和這部辭典的編撰,。虞萬里認為,《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的編撰者志在努力包容所有中華姓氏,,反映中華姓氏的源與流,、正與訛,真正做到了細大不捐,。
尋流:新姓驅(qū)逐舊姓,?
“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閆,‘門’里三橫,?!?/p>
又是一段尋常的對話。在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閻”字的一個義項是:“姓(近年也有俗寫作閆的),。”但不少人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近些年遇到姓閆的人多了,,姓閻的人少了,。徐鐵生用數(shù)據(jù)證實了這種感性認識。
“有學者根據(jù)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進行過抽樣調(diào)查,,按人口計算,,閻姓是中國第50大姓,閆姓不在前300個姓之內(nèi),。還有一些其他的統(tǒng)計資料同樣表明,,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閻姓人口是多于閆姓人口的,。而根據(jù)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7年的統(tǒng)計,,閆姓一躍而為中國第77位的大姓,閻姓則被排除在100個大姓之外,?!毙扈F生判斷,閆姓代替閻姓的趨勢正在形成,。
閻姓的演變并不是個案,,蕭姓寫作“肖”、傅姓寫作“付”,、戴姓寫作“代”等都是這樣的情況,。
“蕭姓寫作‘肖’,始于清代北方民間,。當代的一些權威字典,、詞典收錄此姓后,肖已有完全取代蕭姓寫法的趨勢,?!毙扈F生認為,“蕭”“肖”本非一姓,,古音也不同,。在古代,作為姓氏的“肖”,有Zhào,、Xiào兩種讀音,,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姓。其中,,讀Zhào的肖姓就是如今的趙姓,。在今天的漢語普通話里,“肖像”“惟妙惟肖”等詞中的“肖”仍然讀作Xiào,,只有作姓氏時才讀Xiāo,。傅寫作“付”、戴寫作“代”等情況,,都與之類似,。
《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的責任編輯、中華書局文史工具書編輯室主任侯笑如認為,,在編寫姓氏辭典時,,遇到的繁體字、異體字等問題不勝枚舉,,一方面要尊重姓氏字歷史演變的事實,,反映歷史和現(xiàn)代姓氏文化的真實面貌,另一方面,,也要妥善把握“姓從主人”的原則,,做到充分尊重姓氏用字使用者的取向與態(tài)度。
(本報記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