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
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
紅葉,是秋天攝影人追逐的永恒的主題,,去年去天平山拍紅楓,,今年的目標(biāo)就是棲霞山。 婺源秋攝回來的第三天,,陽光燦爛,,一大早坐六點(diǎn)的火車去南京,輾轉(zhuǎn)到棲霞山已近十點(diǎn),。下了公交車往回折行,,大概幾百米,就是棲霞山牌坊了,。牌坊門外的兩排銀杏,,燦爛金黃,門內(nèi)的梧桐,,色彩斑斕,,很是漂亮,牌坊是三門四柱,,中間上書“棲霞禪寺”四個(gè)金色大字,。 穿過牌坊買票從北門進(jìn)入景區(qū),便是“彩虹明鏡”,,明鏡湖上有座六角亭,,以曲橋相連,有一尊數(shù)米高的觀音石像佇立湖中,,湖邊便有第一抹紅映入眼簾,,分外耀眼。 我繞過明鏡湖從鐘樓與鼓樓間穿過,,到達(dá)棲霞寺,,寺前廣場上香煙繚繞,時(shí)而可以聽到鐘樓中傳來的撞鐘聲,。寺門口有兩尊銅鑄大象,,大象的鼻子卷著如意,很是可愛,。 我沒有進(jìn)寺細(xì)細(xì)欣賞,,急著上山??戳丝撮T票上的導(dǎo)游圖,,上山一共有三條路:一條是棲霞寺右側(cè),通過舍利塔,、千佛巖的石階路上山,;另一條則是上山路口的凌云棧道,,可以通往山頂?shù)母鱾€(gè)經(jīng)典景點(diǎn),棧道主要呈階梯狀,,就和爬樓梯一樣,。由于剛從婺源回來,體力還未完全恢復(fù),,同時(shí)這次來的主要目標(biāo)是紅葉,,其他景點(diǎn)都不在乎,于是就選擇了棲霞寺旁一條較為平坦的柏油路慢悠悠地閑逛,。 今天是周三,,游人不是很多,路旁的幾棵楓樹,,在陽光下已是如燈似火,,獨(dú)顯異彩。我慢慢踱到桃花塢,,有一座桃花扇亭,,如扇張開,位于桃花塢邊,。路邊的山坡上,,有一片楓林,株株楓樹緊緊相挨,,如團(tuán)團(tuán)火焰烈烈燃燒,,似紅裝少女翩翩群舞。進(jìn)入楓林,,陽光從林間的縫隙投射進(jìn)來,,楓林變成了一片彩霞,美輪美奐,。 這種渾然天成的美讓我驚呆了,,我傻傻地站在滿地的紅葉中,感到自己似乎置身于一片紅中帶紫,,紫中泛紅的云霞里,,我似乎看到了詩人杜牧正在楓林中吟誦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我在這片楓林中流連著,,貪婪地不斷按動(dòng)著快門,想把這火紅的美悉數(shù)帶走…… 很久,,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這片楓林,,沿著柏油路繼續(xù)前行。走不多遠(yuǎn)就是御花園,,御花園背靠棲霞山主峰,,前有桃花湖,,南有天開巖。我順著御花園和桃花湖中間的路上山,,兩旁楓林高低掩映,,疏密相間,紅影閃動(dòng),,千嬌百媚,盡顯萬種風(fēng)情,。舒展的尖尖紅葉,,滿枝滿梢,好像迸射的萬千火星,。 過了紅葉谷的刻石后上山的路變得陡峭起來,,原想順這條路到山頂去,也許婺源回來后的體力還真的未回復(fù),,在距山頂并不多遠(yuǎn)時(shí),,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山巔之上,,紅葉也不多,,也就放棄了,從原道折回至御花園去天開巖,。 天開巖巖壁崎峭崢嶸,,渾然天成,但我還是沒去欣賞巖景,,而是注重周圍的紅葉,。這里的樹齡都比較長,樹木茂盛,,樹枝都爭相往上生長,,頭上的枝葉遮天蔽日。樹種有楓香,、槭樹,、烏桕等,更有大片的楓林掩映其中,,紅黃橙綠,,層層疊疊,錯(cuò)落有致,,濃似油彩畫,。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此時(shí)巖旁的山亭里,,林中的小道上,,似乎都能看到鶯鶯和張生的影子。我駐足在一塊巖石上凝視,,那一片片的紅葉,,色澤鮮艷,姿態(tài)飄逸,,脫俗如仙子,。這些張牙舞爪的大楓樹圍繞在身邊,一陣風(fēng)吹過,,片片紅葉散落于地上,,鵝卵鋪就的小道,湖上的小橋,,都襯托著一層柔美的感覺,。我深深地吸了幾口氣,眷戀著這秋的歲月,,眷戀著這色的多彩,,眷戀著這葉的丹紅……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