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留園往西走不多遠就是西園,是我這次捎帶著去的景點,,一是它離留園不遠,,二是再瞻五百羅漢的風采。 當我信步走到西園的老大門時,,只見園門緊閉,,經(jīng)向路人打聽之后,才知它已改換門庭,,在園南的上塘河邊建了新的大門,。 西園其實是一座寺廟,,始建于元至元年間,,初名歸元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太仆徐泰時置建東園(今名留園),同時將歸元寺改為宅園,,易名西園,。清咸豐十年(1860年)毀于戰(zhàn)亂。光緒初年(1875年),,由廣慧和尚籌資建修,,更名為 “西園戒幢寺”,俗稱“西園寺”,。 我拐過永津橋,,只見建在上塘河邊的西園寺山門果然不同凡響,在河對岸的楓橋路上,,有一照壁與山門隔水相望,,照壁東西兩邊分別有一座“智慧橋”和一座“福德橋”飛跨過去。寺門前立一石牌坊,,橫額書“敇賜西園戒幢律寺”,,字樣出自最可憐的宣統(tǒng)皇帝。寺門的一副對聯(lián)卻是一語雙關:“一水設雙橋廣度群生登覺岸,,三風垂百世嚴持凈戒證菩提,。” 跨過橋去再隔水回望,,照壁臨水一側(cè)是“自覺覺他”幾個字,,不禁悵然,因為人世間許多人事都是“未能自覺強覺他”,。山門兩側(cè)則分題“天上勝妙地”和“離垢清涼園”八個大字,,更讓人暢想神往。 楓橋路上的照壁
廣場遍植古樹名木,,郁郁蔥蔥
鐘樓
天王殿
西園的五百羅漢為東南沿海地區(qū)所僅有,彌為珍奇,??上У氖翘脙?nèi)禁止攝影,我趁沒管理員看顧時偷偷地在濟公塑像前照了一張,,由于沒開閃光,,又沒三腳架,PP不是很清楚,,但也勉可認看,。
出了西花園回到寺院廣場,見兩個身穿黑袈裟戴眼鏡的青年女子走過,,一路談笑風生,,我有點迷惘,看來她們不是寺院之人而是信徒,,如此年輕而有知識,,卻對佛教篤信如此,,真讓我大惑不解。
兩個女信徒
說來也巧,,無錫曾經(jīng)也有過一爿“綠楊點心店”,專營餛飩,、小籠包,,夏天時也賣雪糕、綠豆湯之類飲品,,開在五愛廣場的十字路口,,也曾名噪一時。我依稀記得,,那時到“綠楊點心店”吃一塊2角錢的小冰磚,,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可如今店已遠去,,記憶猶在,,現(xiàn)在能記得“綠楊點心店”的無錫人大概沒幾個了。 我在留園的這家“綠楊點心店”要了一碗蘇州特色的燜肉面,,大洋6元,,比無錫便宜,味道還不錯,,我吃完了就抹抹肚子向拙政園開路,。 我還是坐游1公交車來到拙政園,拙政園前的路顯然已經(jīng)過拓寬改造,,如今已成為步行街,,熱鬧非凡。拙政園的老大門還在,可不開放,,在老大門東側(cè)50多米遠的地方開了新大門,。新大門較之老大門宏偉了許多,但總體風格還是延續(xù)了老大門的格調(diào),,沒讓人感到不舒服,。 我沒馬上入園,在大門周圍溜達起來,。拙政園門前有一條小河,,我溜到橋上向兩邊展望,還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景象,,難怪有人要說“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睒蜻呴_一茶館,,掛著紅色的燈籠,插著杏黃色的店招旗,,倒也有模有樣,。
拙政園的老大門
拙政園前的步行街,熱鬧非凡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小橋,、流水、人家
橋邊茶館
拙政園的新大門
新大門入口處
進了園子,,首先來到東花園的主廳“蘭雪堂”,蘭雪堂廳堂形制小巧,,堂中有漆雕“拙政園全景圖”,,在此可領略拙政園全園的布局、景點,。 走出蘭雪堂,,迎面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叢和古樹,,簇擁著一座巨大的石峰,,狀如云朵,巋然兀立,,西側(cè)有兩塊形狀怪異的湖石,,兩石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中間這座石峰叫做“綴云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你的視線,在這里你才能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開門見山”,。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有這樣一段故事:賈政父子進大觀園題景,開門進去,,只見一帶翠幢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這段描寫,用在這里何其貼切,,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就此而敘,,不得而知。 過了假山,,可以看見一座水榭臨水而筑,,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榭前水面開闊,,低欄曲橋,柳蔭婆娑,,芙蓉亭立,,謂之“芙蓉榭”。假若夏日在這里賞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定能給你一種異樣的恬淡,,帶來一種與浮躁相對立的心情,。 “綴云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你的視線
臨水而筑的“芙蓉榭” 沿著芙蓉榭往北是一片紫薇草坪,在草坪的中央聳立著一座重檐攢尖八角亭,,名為“天泉亭”,。相傳,這里原來是元代大弘寺的遺址,,筑園時,,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閣 ”。這座建筑物,,從外面看似乎是兩層,,在里邊看卻只有一層。
天泉閣的北面搭著幾間草棚,,草棚西面是一竹制游廊,,據(jù)說是為示明代王心一所設計的“歸田園居”之田園風光而置,可在我這個外行看來,,這些建筑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與拙政園的其他建筑風格大相徑庭。這時,,一大隊外國游客正從竹廊走過,,對著“歸田園居”嘰里呱啦,發(fā)表著他們的看法,是貶是褒天知道,。 “歸田園居”
秫香館
長長的復廊
這時我站在倚虹軒旁,,向西眺望,只見這里池面寬廣,,景色秀麗,。在亭臺樓閣之旁,在小橋流水之上,,在古樹花木之間,,屹立著一座寶塔,給人以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但那塔不是拙政園內(nèi)的,,而是離拙政園2、3公里的北寺塔,,造園主將園外之景“借”入園中,,成就了“入園見塔”,、“涉門成趣”的奇妙景觀。據(jù)說直至現(xiàn)在抑或?qū)?,凡影響到這一景觀的樓層一概不許建,。 入園見塔、涉門成趣
緊鄰倚虹軒的是“梧竹幽居”,,俗稱“月到風來亭”,“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別致,,四個大大的圓洞門使人馬上聯(lián)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這四個圓洞門又恰似四個巨大的鏡框,,鑲嵌著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的風光,。 在面對復廊的兩旁有一副對聯(lián):“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甭肺叮毤毦捉?,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兩幅山水圖畫:一幅是皓月當空,,夜色朦朧,清風徐來,,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心動水動,心靜山靜,。 梧竹幽居的圓洞門像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
“待霜亭” 再往前走又跨過一座石板橋,就是“雪香云蔚亭”,,是一個四角亭,,據(jù)說是當年小姐賞景的地方,它位于島的中央制高點,。我沒有登高遠望,,去做一回“小姐”,我的眼光已被對岸的遠香堂所吸引,。
當年小姐賞景的“雪香云蔚亭” “遠香堂”,,位于中部花園的中心位置,前面有一條小河,,河面上蓮葉漂浮,。如若夏天荷花盛開,清香一陣陣飄到堂內(nèi),,故取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一文中“香遠益清”之句成了堂名,。 “遠香堂”四面都鑲有玻璃窗,可以坐在廳里一邊品茶,,一邊聊天,,一邊看景。廳的南邊是一座峻峭的黃石假山,,北邊是池島假山,,東邊山坡上有“繡綺亭”,西邊池塘邊有“倚玉軒”,,給人以近山遠水,,山高水低的感覺。 “遠香堂”
“荷風四面亭” 同荷風四面亭隔水相望的是“香洲”,,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實際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稱為石舫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叢里徐徐而行,。值得一提的是,“香洲”這艘石舫,,集中了亭,、臺、樓,、閣,、榭五種建筑種類。船頭為荷花臺,,茶室為四方亭,,船艙為面水榭,船樓為澄觀樓,,船尾為野航閣,。此時河中荷花未盛,船身倒被爬山虎浸漫,,別有一番情趣,。 從荷風四面亭經(jīng)過九曲石橋,沿著游廊走,,就來到了“見山樓”,,古代叫做“藕香榭”。見山樓三面環(huán)水,,似乎蒼龍嬉水,。見山樓是龍頭,爬山廊是龍身,,云墻是龍尾,,門洞是龍嘴,曲橋是龍須,。見山樓上層有蠡殼和合窗,,樓下用落地長窗,室內(nèi)明式桌椅茶幾,,梁上懸掛小方什景燈,完整地保留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貌,。
從見山樓沿著游廊往南走,,可以來到“小滄浪”。小滄浪的出典是《楚辭·漁父》,,原話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span> 小滄浪是一座三開間的水閣,南窗北檻,,兩面臨水,,跨水而居,構成一個閑靜的水院,。 “小滄浪” 站在小滄浪前往北看,,廊橋“小飛虹”倒映在水里,水波蕩漾,,猶如彩虹,。這里是觀賞水景的最佳去處。只見“藕香榭”前各路水源匯聚一池,,似乎“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回去,,其中一條支流彎彎曲曲,撲面而來,,經(jīng)過“小飛虹”,,過“小滄浪”,有一種余味未盡的感覺,。這樣的理水手法,,符合蘇州古典園林關于“水面有聚有散,聚處以遼闊見長,,散處以曲折取勝”的要領,,可稱一絕。 廊橋“小飛虹”
“別有洞天”的圓洞門
“倒影樓”
文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有資料說,他參與了拙政園的規(guī)劃設計,,也有的資料說,,他依照園景畫了31幅圖,各配以詩詞,,并作了《王氏拙政園記》,,使名園增輝。沈石田先生曾經(jīng)是文征明先生繪畫方面的指導老師,,他對蘇州文化藝術的發(fā)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倒影樓中間屏門上雕刻有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無根竹圖,并配有詩詞,,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倒影樓前面有一條曲折婉蜒的水廊,地面貼著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隨水飄浮,。水廊的西面有一組樓閣群,,最近的是“與誰同坐軒”。 軒,,形似車廂的建筑物,,兩頭有門框而不上門,隨意進出,;兩旁墻上開有窗口,,以便觀景?!芭c誰同坐,?明月、清風,、我,。”這是蘇東坡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孤芳自賞的心情,,園主借此表示自己的清高。 仔細再看,,“與誰同坐軒”,,好像一把扇子,軒頂?shù)耐呙嫦裾凵鹊纳让?,后面“笠亭”的尖頂恰似折扇的扇把,,簡直連接得天衣無縫。
“與誰同坐軒”
波形廊是西花園與中花園交界處的一道水廊,,是別處少見的佳構。從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環(huán)池布局,,分成兩段,臨水而筑,,南段從別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鴛鴦館止;北段止于倒影樓,,懸空于水上,。
“波形廊”臨水而筑,懸空于水上
這時的拙政園,,滿園都是綠,,滿眼都是春,滿眼都是欣喜和渴望,,那生命中點綴無華的就是綠,,那生命中的希望就是綠,如果還想對拙政園說些什么,,那我就想把清茶沏上,,把琴弦撥起,把這所有的一切,,所有的綠,,所有的渴望全都保留在記憶里,不要讓我沉醉於斯,,不知歸路,。
初起,獅子林是座寺廟園林,,直到清代乾隆年間才成為私家花園,。獅子林始建于1342年,即元代至正初年,,距今已有近670年的歷史,。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石奇峰,,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咸豐年間,獅子林年久失修,,1918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買下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并冠以“獅子林”舊名,。解放后,貝氏后人將園捐獻給國家,,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對公眾開放,2000年11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獅子林的正門朝南,,古樸雄偉,正門上方額匾上的“獅子林”三個大字為乾隆皇帝御筆,。乾隆曾五次下江南,,六次游覽獅子林,多次為獅子林題匾作詩,。
獅子林的正門
燕譽堂前的庭園
燕譽堂建筑高敞宏麗,堂內(nèi)陳設雍容華貴
獅子林的假山聞名遐邇,石洞高低盤旋,,連綿不斷,,曲折幽深。眼看山窮水盡,,卻又豁然開朗,,隔洞相望,或隔路相望,,但可望而不可即,,要繞上幾個大圈子才能會合,令人感到如入迷宮,。我在這迷宮里轉(zhuǎn)了好幾個圈,,上下好幾回才到達假山頂。 登頂一看,,怪怪隆地咚,,這么多人啊,真是嚇了我一跳,!唉,,今天的PP算完了。今天上午還好好的天,,在拙政園剛?cè)胫袌@時就陰了下來,,現(xiàn)在更是看不到一絲陽光。獅子林景高園小,,本來就騰挪不開,,再加上這么多人,真是無以為計,。這么多因素疊加在一起,,我那高昂的興致頓時暈菜了,但也只能既來之則安之,,繼續(xù)前行吧,。 怪怪隆地咚,這么多人啊
悠然自得的人們
對岸景點盡入畫中
荷花廳不免顯得有些影孤身單
由于獅子林是寺廟園林,,“問梅閣”之名原與佛教的禪宗有關,。相傳唐代僧人法常問他的師傅馬祖“什么是佛?”師父答:“心即是佛,?!蓖降芗次颉M降芎蟮酵獾胤鹚吕锂斨鞒?,一直堅持“心即是佛”的教誨,。師傅曾派人去試探打聽,得知此消息,,極為滿意,,對眾僧說:“梅子熟也?!奔赐降艿姆鸾虒W說成熟了,。 因此在這里建造“問梅閣”,是把獅子林創(chuàng)始人天如禪師比作唐代高僧馬祖的徒弟法常,,說明已能獨立弘揚佛教禪宗了,。游覽獅子林,從這里可以看到佛教在中國文化中的影響,。
“問梅閣”掩在綠蔭叢后
一舉兩得的平臺
兩個外國朋友坐在路邊太湖石上小憩
山石,、亭子、小橋,、石舫,、池水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一樣的元素,同樣的角度,,可由于高度不同,,儼然又是另一番感受
去掉問梅閣,,引入荷花廳旁的假山,又是另一畫景 還是鏡頭往右掃,,還是荷花廳,,這次高度不同,角度也不同,,看看是什么效果,。荷花廳更靜謐了,人們不是在賞花而是在觀魚,,我想,,荷花廳該改成“觀魚廳”了吧。
荷花廳該改成“觀魚廳”
廊頭的扇亭
壁廊的中間有“文天祥詩碑亭”
我在橋上再往西看,湖心亭位于中央,,側(cè)畔立一山石猶如一頭幼獅仰望湖亭,。此時池中微瀾已靜,亭,、石的倒影顯得十分的漂亮,。 在這里我故技重施,,再移動鏡頭,湖心亭成了配角,,假山成了主角,,又是一番景象;再換個角度退出假山群,,引入荷花廳,,又成另一景;最后退出湖心亭引入假山群,,讓荷花廳與假山群搭配,,也是別有意境。 我在這里折騰了一番,,終于離開小橋向岸上走去,,真想在這里掃一張全景圖,但囿于場景的限制,,只能頻繁折騰,。 亭、石的倒影顯得十分的漂亮
荷花廳與假山群搭配,也是別有意境
獅子林在陰沉沉的天空下顯得深邃而又迷離
一股清泉經(jīng)湖石三疊,奔瀉而下
“半畝方塘一鏡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繼續(xù)往西來到“暗香疏影樓”下的石舫,,該石舫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為貝氏修園時所建,橫泊在池水之中,,尾艙兩層,,中層屋頂為平臺,結(jié)構精致,。登上石舫,,再望湖心亭,宛如置身于石林江湖之中,,美不勝收,。
石舫橫泊在池水之中
登上石舫,再望湖心亭,,宛如置身于石林江湖之中
由于是皇帝親臨之地,,所以亭內(nèi)裝飾金碧輝煌,,刻繪有鍍金的鳳穿牡丹圖案,雍容華貴,;亭內(nèi)還飾有木刻獅子,,三面設美人靠。在此小亭,可悉心欣賞“湖心亭”,、四曲石橋,、石舫、飛瀑和連綿的假山等園景,,令人心曠神怡,。
“真趣亭”
美人靠角上的木刻獅子,,瞪著雙眼看著湖心亭和面前的假山
從洞里看問梅閣和三疊瀑布
另一孔中的湖心亭
側(cè)過一點再看
再從另一孔中看石舫
一頭張開血盆大口的獅子正欲吞噬到口的假山和扇亭
那獅子張著大口,昂首對天
軒前假山上有古柏數(shù)株,生在石峰之間,,其意境與詩文相符,。另外“揖峰”取自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向石峰作揖的典故。相傳大書法家米芾愛奇石,,見到好的石頭會稱之“石兄”,,冰雙手作揖拜之。 “指柏軒”庭前的假山群
有一MM在門洞后喝水等人
有位導游曾說過,到蘇州園林看到的景色,,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假山假水甲天下?!毕胂牒苡械览?,這里的池塘,廊橋,,亭子,,山石,無一不是人工筑成,,只是看到我們眼中時,,每一道假山,假水都連貫而成,,絲毫不覺得有拼湊之感,,獅子林猶是如此。 出了獅子林已是下午三點多了,,本想再去滄浪亭,,可覺得時間不夠了,不如到觀前街溜達一番再回無錫,。 我乘公交車到醋坊橋下了車,,這時的天卻又在慢慢地放晴了,顯得有些悶熱,。傍晚的觀前街仍是人流如潮,,忙碌的人們不辭辛苦地奔走于大街之上。現(xiàn)在的觀前街顯然經(jīng)過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舊時的觀前街已是蕩然無存,。我穿過了嶄新的石牌坊,慢慢地去尋找已逝去的記憶,。
醋坊橋觀前街的石牌坊
傍晚的觀前街仍是人流如潮
老字號“稻香村”,,店面依舊,,只是已修葺一新
“黃天源”已舊貌換新顏
采芝齋的營業(yè)員打扮得如吳地女子,,倒也讓人耳目一新
玄妙觀的石牌坊
玄妙觀
巷子里的“得月樓”
到處都是經(jīng)營金銀的商鋪,讓人非常惡心
小姑娘一邊喝著奶茶一邊晃動著手中的牌子做著眼鏡廣告
觀前街人民路口的牌坊
蘇州園林經(jīng)過吳門煙雨的沖洗,,當年園主人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的那種富貴風雅的生活早已不見,。雖然在姑蘇城里歷史的頹垣早就埋沒了吳宮的花草,,吳門煙水里也不見了唐朝的漁火江楓。但這些蘇州園林旺盛的生命力卻跨越了無限的時空,,一代又一代地向人們吟誦著那不變的主題,,就象田園詩大家范成大筆下的菜花那樣,一直金燦燦地綻放在這吳門煙雨之中,。 游于2011年5月7日 文結(jié)于2011年5月12日 |
|
來自: 昵稱14979747 > 《旅游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