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詩韻概要 聲和韻是詩的最主要特征,。無論新體詩還是舊體詩,,都離不開聲和韻。特別是寫舊體詩,,對聲韻要求得更為嚴格,,需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和推敲。如果對字詞的發(fā)音和平仄押韻的技巧一竅不通,,就很難寫出合格的詩詞,。因此,盡可能多地了解音韻學(xué)方面的常識,,把握好聲律和韻律,,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之一。 一,、關(guān)于聲調(diào) 聲調(diào)也叫“字調(diào)”,。主要由一個音節(jié)內(nèi)部的音高變化構(gòu)成,,即音節(jié)發(fā)音時高、低,,升,、降的變化。我們知道,,每一個字音,,都可以念出四個聲調(diào),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聲?,F(xiàn)代漢語中,普通話通常分為陰平,、陽平,、上(讀賞,下同)聲,、去聲四個聲調(diào),。例如ma這個音節(jié)就可以分別讀作mā(媽),、má(麻),、mǎ(馬)、mà(罵),。古漢語的聲調(diào)(這里主要指中古時期,,因為六朝以前還沒有四聲的名稱)也分為四個,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其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入聲。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入聲,,古漢語中的入聲字發(fā)展到現(xiàn)代,,已分別被派入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四個聲調(diào)。 二,、關(guān)于平仄 平仄是研究字的聲調(diào)的一個術(shù)語,。知道了什么是四聲,平仄就容 易懂了,?!柏啤本褪遣黄降囊馑肌T谠娫~的寫作上,,讓這兩類聲調(diào)互相交錯,,就能使音調(diào)多樣化,,形成詩詞的節(jié)奏美。平仄的規(guī)則非常重要,,可以說,,沒有平仄就沒有詩詞格律。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平仄是:陰平和陽平合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合稱為仄聲,。如前面所講到的“媽(mā)”和“麻(má)”就是平聲,,“馬(mǎ)”和“罵(mà)”就是仄聲,。 古漢語中,平聲只包括上平聲和下平聲,;仄聲則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平仄的區(qū)分,,作為現(xiàn)代漢語來說比較容易,,通過多學(xué)多練,懂普通話就可以,。如果要用舊聲韻創(chuàng)作詩詞,,靠發(fā)音則比較難掌握,需要查閱韻書或韻表,,但有兩條規(guī)律可供參考,。一是普通話中讀陰平和陽平的字,大都屬于古漢語中的平聲字,,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由古漢語的入聲字變化而來,,可從詩詞韻表中分辨。二是普通話中讀上聲和去聲的字,,古漢語中基本都是仄聲字,。 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讀音區(qū)分古漢語的平仄,難度最大的是區(qū)分入聲字,。如何識別入聲字呢,?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研究文章,叫做《巧識入聲字》,,發(fā)表在《中華詩詞》2008年第8期,,我編著的《詩詞格律簡明手冊》中也有介紹。這是我對中華新韻即十四韻分類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用舊韻作詩詞或?qū)εf韻有興趣的同志可以參考,。 三、關(guān)于韻和同韻 所謂韻,就是一個音節(jié)的收音,。構(gòu)成韻的條件主要取決于韻母中的韻腹和韻尾,,與韻頭沒有關(guān)系。如媽(m?。?、家(jiā)兩字音節(jié)中的“a”就是這兩個字的韻,。同樣,,山(shān)、河(hé)兩字音節(jié)中的“an” ,、“e”分別是這兩個字的韻,。 我們在寫詩填詞時講韻,實際上是為了追求一種音韻上的和諧之美,,而產(chǎn)生這種美感的基礎(chǔ)是音節(jié)上的同韻,。何為同韻?顧名思義,,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字音節(jié)的收音相同,。例如,,媽(m?。⒓遥╦i?。﹥蓚€字音節(jié)的收音都是“a”,,山(shān)、川(chuān)兩字音節(jié)的收音都是“an”,,我們就可以說,,“媽”和“家”同韻,“山”和“川”同韻,。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哪些韻母在一起才能稱為同韻呢?按“中華新韻”的劃分,,有十四組,,即通常所說的“十四韻”。即:一麻(ɑ,、 iɑ,、uɑ)、二波(o,、e,、uo)、三皆(ie,、üe),、四開(ai,、uɑi)、五微(ei,、ui),、六豪(ao、iao),、七尤(ou,、iu)、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un,、ün),、十唐(Bng、iBng,、uBng),、十一庚(eng、ing,、ong,、iong)、十二齊(i,、er,、ü)、十三支(-i),、十四姑(u),。 需要說明的是,“十二齊”中,,i和ü收音不同,,但發(fā)音相近,故視為同韻,;由于er屬于無聲母字,,且以此為韻母的字極少,故將其列入這一組,?!笆А睂儆诹沩嵞缸郑?i并不發(fā)出“i”的音,只標在舌前音z,、c,、s、r和舌后音zh,、ch,、sh的后面。尤其要注意,,這一組的字和“十二齊”的字不同韻,,所以這兩組字不能互相押韻。如“支(zhi)”和“齊(qi)”,,雖然從字面上看,,其音節(jié)中最后都是“i”,但作用不同,,前者是韻母,,后者是符號,所以不同韻,。 四,、關(guān)于押韻 何為押韻?按字典的解釋,,作韻文時于句末或聯(lián)末用韻之稱,。詩詞押韻,不僅便于吟誦和記憶,,更能使作品有節(jié)奏,、聲調(diào)之美,。押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我國最早的詩——《詩經(jīng)》中的作品就已經(jīng)開始用韻,這種用韻的方式,,一直流傳下來,。在沒有韻書以前,詩人都是根據(jù)語音來押韻的,。魏晉以后,,開始有了韻書,人們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須按韻書規(guī)定的韻部,、韻目相互押韻,但也有少數(shù)變格,。新詩押韻則不受韻書的限制?,F(xiàn)代人寫舊體詩,可以用舊韻(主要是平水韻),也可以用新韻(主要是中華新韻即“十四韻”),。平水韻韻目繁多(106韻),,而且和現(xiàn)代語音差別極大,對于初學(xué)詩詞者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這里所講的押韻,主要指的是新韻,。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在兩句或兩句以上詩句的句末,使用同韻的字,,就是押韻,。具體地說有以下幾種形式。 首先,,從句式上劃分,,有隔句押韻和句句押韻兩種。隔句押韻限于偶句,,如古體詩(古風(fēng))和首句不入韻的近體詩,。句句押韻如古體詩中的“柏梁體”。至于詞曲的押韻,,則有詞曲譜要求,,既有隔句押韻也有句句押韻,隔句押韻也不受偶句的限制,。 其次,,從音調(diào)上劃分,有押平聲韻,、仄聲韻兩種,。押平聲韻的主要是近體詩,古體詩和詞曲既可以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還可以換韻。 其三,,從押韻方式上劃分,,有一韻到底和平仄互換兩種。近體詩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否則叫出韻或跑韻。古體詩則可以平仄互換,,但不可以平仄混押,。詞曲可以根據(jù)詞曲譜的要求換韻,。 其四,從韻部上劃分,,用舊韻時,,有同部相押和鄰韻相押兩種。近體詩除首句外,,必須同部相押,;古體詩和詞曲可以鄰韻通押。用新韻則只有同部相押,。 怎樣才能把握好字的同韻,,達到詩詞的押韻呢?回答是:沒有捷徑可走,,一是要盡量學(xué)用普通話,,二是要勤于查字典查韻表。特別是地方方言中一些習(xí)慣讀音,,和普通話出入較大,,一定要以普通話為準,切不可用方言入韻,。 如河南某地方言,,常把“mei”讀作“men”,如美,、煤,、梅等;常把“hui”讀作“hun”,,如揮,、輝、暉等;常把一些“an”的收音,,讀作“ai”,,如連、臉,、先,、前等,。如果把這些不正確的讀音使用到韻腳字上,,就會出韻、跑韻,,我在編稿過程中曾看到這樣一首詩: 日征月邁歲牽人,,莫為春殘老生悲。 物競天擇有始終,,新陳代謝成古今,。 無虞歲月空流去,,有韻秋光滿眼新。 應(yīng)唱人生黃昏好,,笑伴夕陽獻余輝,。 這首詩的意境、意象和語法修辭都不錯,,但句末的押韻讓人不敢認同,。該詩意在押“文”韻,收音為“en(恩)”,,而“悲,、輝”是“微”韻,收音為“ei(誒)”,,作者就是按地方發(fā)音入韻,,犯了詩詞創(chuàng)作上的大忌。即便是詩詞老手,,一不留神也會把方言發(fā)音入了詩韻,。“夢游仙境到蓬萊,,原是山陽一樂園”,,就是把“園(iuan)”按“iuai”發(fā)的音,把“萊”和“園”視為同韻,。 在運用詩詞押韻時,,一定要把握字的發(fā)音,不能只看音節(jié)的最后字母,,不要以為凡是音節(jié)最后一個字母相同就是押韻,。如有這樣一句:“歡悅!歡悅,!樂在紅葉詩社”(調(diào)笑令),,“悅(iue)”和“社(she)”這兩個音節(jié)的最后一個字母都是“e”,但收音卻不同,,所以不能押韻,。有這樣一首題名為《孔繁森》的詩: 雪域高原塑風(fēng)骨,胸中正氣貫斗牛,。 獻身事業(yè)近太陽,,傾情藏胞遠大都。 跨山越谷訪草原,,問天扣地謀良圖,。 天路通問君歸否?經(jīng)幡易作赤旗語,。 且不說該詩的格律,、意境,、意象如何,單看其韻腳字“骨(gu),、牛(niu),、都(du)、圖(tu),、語(yu),,按舊韻分屬多個韻部,故應(yīng)排除是在使用舊韻,。而按新韻,,同樣分屬多個韻部,收音不同,,而且平仄混用,。其之所以把這幾個字作為同韻,就是把音節(jié)的最后一個字母“u”誤作為同韻相押,。 五,、關(guān)于詩韻改革 在當前詩詞創(chuàng)作中,一是依據(jù)舊聲韻,,一是依據(jù)新聲韻,。用舊聲韻作詩所依據(jù)的多數(shù)是“平水韻”,填詞則用《詞林正韻》,;用新聲韻寫詩和填詞所依據(jù)的則都是《中華新韻(十四韻)》,。 “平水韻”原為金代韻書,供科舉考試之用,。平水是原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刊行于此,故而得名,?!捌剿崱惫灿幸话倭懔俊F渲?,上平聲,、下平聲各十五部,上聲二十九部,,去聲三十部,,入聲十七部。每一個韻部中,,又包含著多少不一的字,,為元、明,、清以來作“近體詩”者押韻的依據(jù),,沿用至今?!对~林正韻》是依據(jù)“平水韻”合并的,,共分17部;《中華新韻(十四韻)》 是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jù),,按韻母劃分為十四個韻部,,較之“平水韻”減少了九十多個,為詩詞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用武之地,。 了解“平水韻”相關(guān)知識,,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用舊韻創(chuàng)作詩詞,還有助于我們閱讀古典詩詞,。如杜甫的《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韻腳字“哀,、回、來,、臺,、杯”在“平水韻”中屬于平聲“灰韻” ,是“灰韻”相押,。但“哀,、來、臺”與“回,、杯”其韻腹不同,,在實際語音中又不屬于同韻,如果不了解“平水韻” ,,就會認為這首詩不合韻,;再看其中的“急、白,、百,、獨、濁”都是入聲字,,“急,、白”又在節(jié)奏點上,,若無“平水韻”知識,就會錯誤理解詩律,;“獨”字的位置也很關(guān)鍵,,如按現(xiàn)代漢語拼音,是個平聲字,,若不了解“平水韻” ,,就會把這一句看成“三平調(diào)” ,犯了律詩的大忌,。 詩詞發(fā)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沿用舊韻創(chuàng)作已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規(guī)范。在現(xiàn)代詩人中,,仍有一大部分人習(xí)慣于用舊韻寫作詩詞,,這無可厚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現(xiàn)代語音的形成和完善,舊韻的發(fā)音方式和現(xiàn)代語音越來越顯得不協(xié)調(diào),、不融洽,,如果一成不變地仍舊沿用舊韻創(chuàng)作詩詞,就會影響詩詞的健康發(fā)展,。所以詩韻改革勢在必行,。中華詩詞學(xué)會提出的“倡今知古,雙軌并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是符合歷史潮流的正確主張,也是進行詩韻改革的指導(dǎo)方針,。 用新韻寫舊體詩,,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音韻范圍寬泛,,便于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更加靈活地選擇韻字,,減少“出韻”的發(fā)生。我們知道,,“平水韻”是從《切韻》演變而來,,并不都符合當時的實際語音,和現(xiàn)在的普通話差別就更大,。例如,,“空”和“龍”,在實際語音中韻腹韻尾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平水韻中,,卻分別屬于“東韻”和“冬韻”,,用舊韻寫格律詩不能互相押韻;但在填詞的時候,,“東韻”和“冬韻”又同屬第一部,,又可以互相押韻,。再如,,“門”和“軒”在實際語音中并不同韻,其韻腹完全不同,,但在平水韻中又同屬于“元韻”,,若用舊韻寫格律詩,可以互相押韻,,但在填詞的時候,,“門”屬于第六部,而“軒”則屬于第七部,,又不能互相押韻,。這種錯綜復(fù)雜的韻目劃分,很容易妨礙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的思路,。有一幅被稱為“雖鬼斧神工,,難窮其妙”的絕佳對聯(lián)叫“平生雙四等,該死十三元”,,就是對舊韻的辛辣諷刺,。這里有一個很發(fā)人深省的故事。說的是清朝有一位舉子叫高心夔,,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因為誤用了“十三元”韻,而被列為“三甲”之后的第四等,,耽誤了前程,。第一次把“十二文”誤押“十三元”,第二次又把“十一真”誤押“十三元”,,讓主考官肅順頓足惋惜而罵其該死,,后人便把這則故事編成了一幅對聯(lián),流傳至今,,詩詞界的人幾乎無人不知,。我們可以看一下“十三元”這個韻部的字: 奔純村存敦墩蹲囤燉恩‖番幡翻藩煩樊蕃燔璠繁‖根跟 痕昏婚閽渾餛魂溷犍坤昆裈琨髡鯤掄侖論門捫噴盆‖圈 ‖孫猻蓀飧吞暾屯飩豚臀‖蜿宛‖溫瘟‖掀軒諼喧萱暄 塤言垠冤鴛鹓元園沅垣爰原袁援湲黿源猿轅怨媛‖蘊尊 在平水韻的“十三元”這個韻目中,共有八十八個常用字,。其中收音為“en”的四十九個,,收音為“an”的三十九個。單憑語感,即音節(jié)的收音,,“魂,、渾、溫,、孫”等的讀音,,很容易和上平聲的“十一真”、“十二文”,,下平聲的“十二侵”混淆,;而“元、煩,、言,、軒”的讀音又很容易和上平聲的“十四寒”、“十五刪”,,下平聲的“一先”,、“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混淆,。一個“十三元”就扯進去平水韻的10個韻目,占了平水韻30個平聲韻目的三分之一,,這確實讓人難以區(qū)分,。也難怪被人罵成“該死十三元”。 現(xiàn)在有了新韻,,使用起來就可以避免或者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本人曾用新韻習(xí)作一首七律《山韭菜》: 根紅苗正在寒門,多見石頭少見人,。 夾縫求生生性強,,壁巖立腳腳根深。 風(fēng)摧枝萎群芳悴,,霜打葉肥獨自馨,。 過往游仙皆見愛,攀崖走峭漫山尋,。 該詩首句入韻用“門” ,,這在“平水韻”中屬于“險韻”或者“窄韻” ,但用《中華新韻(十四韻)》就寬泛得多了,。詩中“門,、人、深,、馨,、尋”在新韻中,同屬“文韻” ,可以通押,。而在平水韻中,,則分屬“元韻”(門)、“真韻”(人),、“侵韻”(深,、尋)、“青韻”(馨)四個韻部,,不能通押,。由于采用新韻的方式,就使思路更加開闊,,而且方便快捷,。 二是符合現(xiàn)代語音,,可以使詩詞韻律更加優(yōu)美,,和諧上口,便于吟誦,。前面說過,,由于舊韻并不都符合實際語音,所以用舊韻寫出來的詩詞,,有些讀起來并不能讓人感到押韻,。如剛才所談到的平水韻中的“元韻” ,假如把“門”,、“軒”分別用在同一首詩的韻腳字上,,這首詩讀起來就會感到不順口。再例如前面所舉杜甫的《登高》,,其韻腳字“哀,、回、來,、臺,、杯”按平水韻是“灰韻”相押。但“哀,、來,、臺”與“回、杯”其韻腹不同,,讀起來總覺得有些拗口,。像這類情況,在古詩中是非常普遍的,。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字舊時的讀音和現(xiàn)在的讀音明顯不同,如“馨(xin)”古讀“興(xing),在平水韻中屬“九青”,;“斜(xie)” ,,舊時讀作“xia(霞)” ,在平水韻中屬“六麻” ,,依此為韻的詩為數(shù)不少,,讀起來音韻和諧優(yōu)美,如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用新韻寫現(xiàn)代詩詞,,“斜”字就要讀現(xiàn)代音。有一首用新韻寫的詩《春柳》: 寒盡春來萬物華,,風(fēng)拂楊柳影傾斜,。 路行陽上形瀟灑,燕剪枝頭景更佳,。 “斜”在此當讀“xie”,,如此何等地拗口!當然我們不可能把過去的詩都按現(xiàn)代語音改過來,,但現(xiàn)代人總不能老是用過去的發(fā)音去寫現(xiàn)代的詩,,更不可能要求人們用過去的發(fā)音來讀現(xiàn)代的詩。還有一種情況,,由于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不少地方都有當?shù)胤窖裕纱丝梢?,詩韻改革勢在必行?/font> 本講作業(yè):七絕二首《迎雪》,、《迎梅》。要求:1,、首句入韻,;2、分別使用舊韻,、新韻各寫一首,;3、每首詩三個韻腳字中必須都有一個“原”字,;4,、本月29日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