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列車經(jīng)過了小南川站,。這里距離格爾木107公里,,海拔3832米。從建筑物的結(jié)構(gòu)來看,應(yīng)該是一個什么基地吧,,肯定不是居民區(qū),。事后從火車經(jīng)過小南川附近的照片看,火車竟然環(huán)繞著小南川,,從它的左邊繞到右邊,,繞了整整一大圈。
小南川站海拔3832米,,距離格爾木107公里,。照片編號0454,攝于9:21
列車經(jīng)過小南川后就將翻越昆侖山口,。雖然火車一直在昆侖山上行駛,,但只有經(jīng)過昆侖山口時才能感受到它的蒼茫、雄渾,、壯麗,、圣潔。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這個從新疆綿延至青海的大山長達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它像一座巨型圍墻把青藏高原緊緊包裹在里面,,以至于數(shù)千年來,,山外平原的人們對這里的世界充滿遐想。傳說中這里是黃帝在人間的都城,,凡人禁止入內(nèi),。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祖之脈”,。
走進昆侖山口,,雪山一片連著一片,一眼望不到頭,。雪從山頂上到山腳,,又沿著山腳一直鋪設(shè)到我的面前,仿佛是神山在邀請我,,去這冰清玉潔的圣地享受寧靜安祥的生活,。感謝史前印度板塊的擠壓,造就了青藏高原,;感謝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成就了天地合一雄偉壯麗的雪山美景。更是感謝這條天路的建設(shè)者們,讓我有機會踏上這塊圣地,,了卻多年的夙愿,。
走進昆侖山口,雪山一片連著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照片編號0463,攝于9:24
在青藏鐵路的沿線共設(shè)有八個觀景平臺,,從北到南依次為:玉珠峰,、不凍泉、楚瑪爾河,、沱沱河,、唐古拉、錯那湖,、那曲,、羊八井。在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期間,,我曾多次聽到媒體介紹,,在青藏鐵路上有多個觀光平臺,火車在觀景平臺???,游客可以在觀景平臺逗留拍照。同時還提醒游客下車時需要注意什么……而我們這趟火車沒有在任何一個觀景平臺上???,我也就沒機會能在青藏鐵路上拍下好的照片。真有點愧對大家了,。
9:34,,列車經(jīng)過玉珠峰站。這里海拔4160米,,距離格爾木125公里,。我沒有看到玉珠峰站,,也沒有看到玉珠峰,。因為在火車的運行期間,我都是坐在行進方向右側(cè)的過道上,,不敢耗費太多的體力在兩側(cè)奔走,,同時也是因為靠近鋪位的空間太小,不便于拍照,。再加上在整個青藏鐵路的行程中,,大多數(shù)的人都躺著休息,過道上的位子比較空,我又何必到鋪位那側(cè)拍照,,影響他們的休息呢,。所以,在左側(cè)的風景和相關(guān)資料我很少拍到,。
玉珠峰站海拔4160米,,距離格爾木125公里。照片編號0477,,攝于9:34
在常年冰雪覆蓋的生命禁區(qū)會看到什么,?我看到了白雪皚皚的山坡上漂浮著層層白云,但沒有看到雪山下的那群動物,。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沒留意,,事后在整理照片的時候也沒有注意到。而這次在寫游記的時候,,我突然在這張照片上發(fā)現(xiàn)雪地上有這么一群野生動物,。數(shù)了數(shù),在我的鏡頭范圍內(nèi)一共38只,。是羊,?好像沒有這么大。是野牛野馬,?沒那么小,,而且頭上長著卷曲的羊角。是藏羚羊,?非常類似,。但根據(jù)記載,藏羚羊一般出現(xiàn)在可可西里地區(qū),,沒聽說在昆侖山上出現(xiàn),,而且藏羚羊生性謹慎,如此近的距離火車開過,,不應(yīng)該這樣鎮(zhèn)靜呀,。只能是一個解釋,這還是放牧的羊,,但把羊趕到海拔4000多米荒無人煙的雪山上放牧,,好像很難解釋……
在這張照片上發(fā)現(xiàn)雪地上有一群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照片編號0478,,攝于9:34
離坡頂越來越近,。在我的眼前,雪山已經(jīng)成了連片的山丘,,不再是那么的雄偉險峻,,而是處處透露著溫柔,。放眼望去,山頂最多也就幾十上百米高,,如果是在平原,,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能爬到山頂。但這里海拔至少4300米,,如果你沒有經(jīng)過高原的適應(yīng)直接從列車上下來,,別說爬山,就是呼吸也會非常困難,,會出現(xiàn)意識模糊,、反應(yīng)遲鈍等的高原反應(yīng)。
天空中薄薄的云彩散漫地鋪在山頂上,,像極了在路邊正在制作的棉花糖,。我此時的心情也像極了一個老頑童,恨不得拿根竹簽伸出車窗外,,把它們蓬蓬松松地卷下來揉在懷里慢慢地欣賞,,又怕破壞了大自然的這一美景,遭來整車人的罵聲,。
山腳有一道道汽車碾壓的痕跡,,碾壓后的山坡沒有了積雪,自然成了路,。感謝護路的英雄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保證了這條天路的通暢,。
連成山丘的雪山在這里處處透露著溫柔,。照片編號0480,攝于9:37
再次為窗外的美景所震撼,。在這里,,青藏公路這條天路就象是鑲嵌在玉石里的黑金,一頭扎進了雪山里,,與雪山融為一體,。一切是那么的寂靜,只有云彩在輕撫著這個人世間的珍品,,仿佛為它們撣去身上的塵埃,。
青藏公路一頭扎進了雪山里,與雪山融為一體,。照片編號0486,,攝于9:43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列車在一路爬升,,我們已經(jīng)行駛在雪山的山頂,,昆侖雪山的山頂已經(jīng)成為起伏不定的“土丘”,,而我們的列車就在“土丘”上行進著。前方還要爬上多高,?我不知道,。
昆侖雪山的山頂已經(jīng)成為起伏不定的“土丘”。照片編號0493,,攝于9:44
列車來到昆侖山上的望昆站,,車窗外看到了一個兵站。這里海拔近4500米,。守候在極度缺氧的昆侖山上,,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熱血赤誠履行著自己的職責。這種苦不是我們所能感受的,。
昆侖山上的兵站,。照片編號0498,攝于9:46
9:46,,列車到了昆侖山上的望昆車站,。車站距離鐵路是那么的近,等我發(fā)現(xiàn)車站舉起相機拍攝的時候,,車站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半,,只拍到了一部分。這里距離格爾木143公里,,海拔4484米,。從玉珠峰站到望昆站,短短的18公里路,,海拔升高了324米,。
昆侖山上的望昆車站,海拔4484米,,距離格爾木143公里,。照片編號0499,攝于9:46
鐵路和公路這兩條天路在這里再次匯合,,再次看到了孤獨的貨車,。在這高海拔的昆侖山上,我們的車廂雖然有供氧設(shè)備,,但仍不敢更多地消耗體力,,而汽車司機卻要在氧氣含量幾乎只有平地一半的情況下開車去拉薩……悠著點吧,司機大哥,,別和我們比速度,,論輪子我們也比你多幾個。
鐵路和公路這兩條天路在這里再次匯合,。照片編號0503,,攝于9:48
列車還在不斷地爬山,。拿著相機準備繼續(xù)捕捉鏡頭,卻不料窗外突然漆黑一片,,原來,,火車一頭鉆進了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全長1686米的昆侖山隧道。
昆侖山隧道海拔4648米,,坐落著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附近,。昆侖山隧道地處高原多年凍土區(qū),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fù)雜,,自然條件嚴酷,,隧道穿越多條斷裂帶,進口處有厚層地下冰,,出口處為亂石堆積體,,中間有裂隙水、地下水,、融凍泥流等,,被稱為高原地質(zhì)的“萬花筒”。當初在修建昆侖山隧道的時候,,由于缺氧,,施工人員背著5公斤重的氧氣瓶,邊吸氧邊工作,,一年光氧氣就能消耗12萬瓶,。
穿過昆侖山隧道,就到了海拔4611米的不凍泉車站,。不凍泉被當?shù)夭孛褚暈樯袢?。?jù)說這里的泉水常年不停的噴涌而出,即使在寒冷的嚴冬也從不封凍,,因此被稱為“不凍泉”,。不凍泉站正西方向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天晴時從不凍泉站往東北方向望去,,在靜寂的萬古雪野中,,可以看到玉珠峰。往東南看,,可以看到昆侖山的玉虛峰孤兀雄起,,勢壓萬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觀,。這兩座山峰被當?shù)厝朔Q為玉皇大帝的兩個女兒,,俗稱昆侖山的姐妹峰。在不凍泉站,,還能看到主峰周圍海拔5400米以上的20余座雪峰,。不凍泉特大橋是整個青藏鐵路拉格段難度最大控制工程,,全長2.9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凍土層最厚、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空氣最稀薄、條件最惡劣的高原特大橋,。
而我坐在車廂右側(cè)(西面),,沒有注意到昆侖山的姐妹峰,坐在火車上又沒有感受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橋梁,,在經(jīng)過整個不凍泉地方的過程中竟然沒有留下一張照片,,沒有不凍泉這個地方的任何蛛絲馬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