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的西湖十景有: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其中,,已經完成任務的有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三潭印月5個,;基本已經介紹的有曲苑風荷,,但自己感到在寫曲院風荷的時候不負責任,沒有什么介紹,,只是把曲院風荷冬夏春秋的圖片一貼了事,,沒有一個全盤的概念。不知看官作如何感想,,但作為我本人,,我感到這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雖然在杭州呆了20年,,但對很多景點也是一知半解,。通過寫博客,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杭州,,也為自己積累一些資料,。
還有柳浪聞鶯、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四個景點沒寫,但我不知道如何寫雙峰插云,,那兩個勞什子的北高峰、南高峰相距那么遠,,又不高,,為什么會列為西湖十景之一,也許南宋的時候西湖邊能看到的景點確實不多,,也就強扯著拉進來了,。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鐘我稍后寫,,其實南屏晚鐘也算不上什么景點的,但名氣還是比較大的,。
下面我寫寫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南起清波門,北至涌金門,,西臨西湖水面,。宋末元初,其南側一帶被辟為隨蒙元鐵騎南下遷居杭州的回民墓地回族,,又俗稱回回墳,;其中段之地,荒蕪淤塞成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澤水塘,,其北部地段原有的靈芝寺,、顯應觀等顯赫堂皇的寺廟,也隨園景一起難逃厄運,。到明代中葉,,當年蔚然大觀的柳浪聞鶯勝景,只剩下柳浪橋,、華光亭兩處破舊陳跡,。清初,更是一派凄涼景象,。紫珊老人(錢塘詩人徐逢吉)《少年游》詞的上半闕專寫此地盛況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狐竄破冢,,輦路已全荒,。燕子飛來,桃花不語,,閱過幾滄桑,。”清中期逐步恢復柳浪聞鶯舊景,。到1949年,,柳浪聞鶯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沙樸老樹各一,,表忠觀(錢王祠)舊屋一區(qū)以及祠前方塘兩口。附近居民干脆稱那里為墳山窠,。
經過近四十多年的開發(fā)和建設,,曲院風荷由南宋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yōu)槠胀ɡ习傩盏拇髽穲@。它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種特色柳樹,。
從老年公園處遠眺柳浪聞鶯
從老年公園處遠眺柳浪聞鶯
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種特色柳樹 西湖的垂柳品種來源于天津北倉苗木基地,屬于稀有品種節(jié)節(jié)垂,,現(xiàn)在在北方都幾乎絕跡,。低垂青絲、如少女想著心事的,,叫“垂柳”,;柳絲纖細風中飄動、似貴妃醉酒的,,稱“醉柳”,;枝葉繁茂、樹頭若如獅頭的,,稱“獅柳”,;遠眺象少女湖水旁浣紗漂絲的,稱“浣紗柳”等,。百柳成行,,千柳成煙,黃鶯飛舞,,競相啼鳴,,形成了真正具有神韻的“柳浪聞鶯”。
你知道西湖邊的這個柳樹應該屬于什么“柳”嗎,? 柳浪聞鶯北起涌金門,。涌金門原是古代杭州西城門,始建于五代十國的吳越時期,。傳說這里是西湖涌現(xiàn)金牛的地方,,故將此城門命名為涌金門。南宋改稱豐豫門,。明初,,仍復舊名。據記載,,清代城樓上曾有一副楹聯(lián),,“長堞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樓連鬧市繞煙火萬家”,,形象地概括了涌金門在當時杭州的重要地位和繁榮景象,。涌金門城門于1912年修筑南山路和湖濱路時被拆除。
民間傳說,,在這湖底住著一頭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淺下去,湖里的金牛就會出現(xiàn),,老遠老遠的就能看見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頭和翹起的雙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這樣,湖水立刻又漲得滿滿的了,。有一年夏天直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都硬得象石頭,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進去,,渾身沒勁,。他們天天盼望有金牛出現(xiàn)。這天早晨,,大家正在湖邊盼望,,突然傳來“哞”的一聲,果然看見金牛從湖底破水而出,。它搖搖頭,,擺擺尾,大口吐水,,霎時間湖水又漲滿起來,。又見那頭金牛抬起頭,閃著亮晶晶的眼睛,,“哞”的一聲,,慢慢地,又沒入湖中去了,。從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現(xiàn)了,湖水再沒有干涸過,。人們忘不了金牛,,就在湖的旁邊城墻上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城樓,天天爬上城樓去盼望金牛,。這座城樓,,就是后來的“涌金門”。
涌金門經過改造后,,現(xiàn)成為涌金廣場,。沿涌金廣場港灣的湖面上那頭金牛在湖水的浸泡下顯得那么的顯眼,不遠處水池里有一座雕像,,是紀念打方臘時陣亡在涌金門水里的水滸將領張順的,??垂僭凇端疂G傳》里可以看到這一內容。
涌金池里的金牛,,對岸是涌金廣場
涌金池上的這座橋,,將老年公園和柳浪聞鶯連接了起來 過去,柳浪聞鶯公園是一個收費公園,。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臺,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jié)日慶典的好去處,。每到夏秋季節(jié),這里又是消暑納涼的“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如今,,西湖邊的環(huán)湖公園全部免費開放了,柳浪聞鶯也進行了整改,,更適宜市民和游客的休閑和旅游,,各種展會活動也已基本銷聲匿跡。
在柳浪聞鶯空地上鍛煉身體的市民們 柳浪聞鶯園區(qū)過去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鳥兒被困在籠中,,失去了自由,就象囚禁在監(jiān)獄里的囚犯,,思念著沖出牢籠,,飛向自由。如今,,柳浪聞鶯免費開放后,,原先的巨型網籠“百鳥天堂”已不復存在,但在柳浪聞鶯公園仍能不時地看到那些我叫不出名兒的鳥兒,,在樹上享受著自己的自由天地,。
你知道桃樹上的這只鳥是什么鳥嗎,?反正我不知道 柳浪聞鶯,以“柳”聞名,,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jié),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然而現(xiàn)在到了陽春三月,,柳浪聞鶯上的桃花似乎更是搶盡了柳樹的風頭,爭開不待葉,,盛開于枝頭,。芳菲爛漫、嫵媚鮮麗,,含笑迷人,,如一片片紅霞,與綠樹婆娑的垂柳相襯映,,風舞花飛柳依依,,形成了桃紅柳綠、柳暗花明的春日勝景,。一陣清風襲來,,陣陣桃花香四溢,搖曳著花容月貌,,竊竊私語著誰是最美麗的,,將花瓣紛紛地飄落在草地上,爭奇斗艷,,惹得路人不敢靠近,,生恐攪亂了這場艷會。
柳浪聞鶯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紅霞,,與綠樹婆娑的垂柳相襯映
柳浪聞鶯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紅霞,,與綠樹婆娑的垂柳相襯映
柳浪聞鶯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紅霞,與綠樹婆娑的垂柳相襯映
柳浪聞鶯上的桃花如一片片紅霞,,與綠樹婆娑的垂柳相襯映 陽春三月,,杭州西湖周邊的公園到處是百花盛開的景象,帶著各種色彩的染料,,染紅了桃花的腮,,染白了櫻花的臉,染黃了迎春的發(fā)辮兒,,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色,。柳浪聞鶯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再西湖邊算不上最美,,但它依托于西湖的一路伴隨,,卻是另有一番情調。
陽春三月,,杭州西湖周邊的公園到處是百花盛開的景象 在西湖眾多流傳的人物中,,其中有一位不得不讓杭州人經常想起提起的,他就是五代十國時的吳越國國王錢镠,。公元923年吳越國建立,。錢镠的保境安民國策,為江浙地區(qū)的安定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座反映錢氏三世五王歷史功績的錢王祠,,經過精心建設,如今又重新矗立在西子湖畔的柳浪聞鶯公園內,。
因為今天的內容是柳浪聞鶯,,所以先讓大家看看錢王祠的外圍,有時間我再介紹錢王祠,。
錢王祠前的功德坊
從錢王祠大門前看功德坊,,正面是西湖,兩旁是放生池
錢王祠旁的五座牌坊
錢王祠殿旁的石牌坊
錢王祠殿旁的石牌坊 過了錢王祠,,就是御碼頭,。自五代以來,歷代帝王游覽西湖,,大多是從涌金門外埠頭下湖,。據記載,宋室南遷后,,高宗,、孝宗、理宗皇帝都是在涌金門外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乾隆皇帝的母后也曾在此登船游湖。2002年在柳浪聞鶯公園重建御碼頭和翠光亭,,為西湖南線增添了一處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這里也是西湖南線觀賞西湖的最佳去處,外地游客游經此處都會在此駐足拍照留念,。
建于柳浪聞鶯公園內的御碼頭和翠光亭 御碼頭旁,,就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蕩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今年的9月4日,,一幅大型的世遺標志圖案出現(xiàn)在柳浪聞鶯的大草坪上,。據了解,這幅世遺標志直徑28米,、面積600余平方米,,由園林工人經數十天用心設計并制作完成。我就不特意去拍了,,用上一張網上的照片供大家分享,。
柳浪聞鶯的大草坪
柳浪聞鶯的大草坪
柳浪聞鶯的大草坪
柳浪聞鶯大草坪上的大型世遺標志圖案, 大草坪上柳樹旁的那個小動物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清楚,。對了,,那是小松鼠。
大草坪上柳樹旁的小松鼠 西湖周邊環(huán)境改善了,,鳥兒多了,,松鼠也多了,很是討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喜歡,。西湖邊的松鼠膽大,不是很怕人,,特別是在西湖的湖濱那一帶,,一些松鼠會定時從樹上下來,向游客討要東西吃,,很是招游客的喜愛,。杭州的媒體也曾多次進行了報道。先送上我今年8月10日在湖濱拍到的松鼠向游客索要食物的照片一張,,和柳浪聞鶯不搭界,,純?yōu)榭纯惋栆幌卵鄹!E茴}了,。
湖濱的松鼠向游客索要食物(注:本圖片與柳浪聞鶯不搭界) 沿著柳浪聞鶯的岸邊走,,沿途的風景都差不多,一邊是西湖風光,,一邊是垂柳成蔭,。可能外地游客都喜歡在湖濱和西湖南線一帶看西湖的外湖,。作為我個人的感受,,湖大了,看到的景色其實并不是最美的,,就好像你在太湖邊看太湖,,茫茫湖水一望無際,天與地連接在一起,,可以陶冶心情,,但看風景則未必,。所以,看西湖的景色我認為首推是蘇堤,,其次是楊公堤,。
再往前走,經過的一座不起眼的橋是肖公橋,。
肖公橋又名報恩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為單孔石拱橋,。橋拱呈多邊形,,在江南現(xiàn)存石拱橋中這類孔橋并不多見。橋通長21米,,寬4.5米,;拱凈矢高3.6米,凈拱跨6.38米,。橋身有石刻題記,。肖公橋原位于秋濤路小學內,在遷移前橋體多半陷于土中,,欄板,、望柱等皆已破損。后因西湖南線景區(qū)整合工程建設,,同時為保護古橋,,恢復橋的歷史原貌,使之不被淹沒于城市建設中,,特采取移地搬遷,、原狀修繕的手法,使之成為西湖南線景區(qū)一處古樸優(yōu)美的人文景觀,。
柳浪聞鶯里的肖公橋
柳浪聞鶯里的肖公橋 沿著西湖湖濱的一公園走西湖南線,,經過柳浪聞鶯,再過去就是長橋公園,、雷峰塔,、凈慈寺、太子灣公園,、花港觀魚公園?,F(xiàn)我將柳浪聞鶯肖公橋過去后的一些景色照片給大家貼幾張,也就不再介紹了,,反正都是新開發(fā)的,。有興趣的也可以在游覽柳浪聞鶯的時候去走走。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柳浪聞鶯里的景色 由北向南從柳浪聞鶯出來,看見的就是羅馬廣場,。
2000年前后建成的羅馬廣場,,可能主要是用于市民休憩的場所。但我對這些巨大的羅馬柱矗立起來感覺就非常的不好,。這么小的一塊地方,,要立這么多巨大的柱子,而且是羅馬建筑風格的,,你說我輩是什么感覺,。西湖邊建立一個羅馬廣場,美嗎,?與西湖的整體環(huán)境協(xié)調嗎,?如果是你,你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
西湖南線的羅馬廣場
西湖南線的羅馬廣場
西湖南線的羅馬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