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2 作品原文 編輯本段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 3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編輯本段4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編輯本段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編輯本段6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fù)言,。 編輯本段7 注釋譯文 編輯本段7.1 【注釋】1 云根:古人認(rèn)為“云觸石而生”,,故稱石為云根。這里指石根云氣,。 2 幽期:再訪幽居的期約,。 3 言:指期約;不負(fù)言:決不食言,。 7.2 【譯文】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歸來的僧人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xiàn)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我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再來拜訪,,決不食言。 8 作品鑒賞 編輯本段這首五律是賈島的名篇,。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好友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它之所以膾炙人口,主要在頷聯(lián)“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首聯(lián)“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huán)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庇窒胗谩扒谩弊謥硖鎿Q“推”字,反復(fù)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xù)吟誦,,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動作。看到的人感到很驚訝,。當(dāng)時韓愈任京兆尹(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jié),,還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于是一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xì)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因?yàn)樵乱乖L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示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兩人于是并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談?wù)撟髟姷姆椒?,互相舍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成為了朋友,。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fèi)解,。詩人應(yīng)不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得到,。其實(shí),這正見出詩人構(gòu)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zhuǎn)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xiàn)象,來刻畫環(huán)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dāng)然沒有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了,。 頸聯(lián)“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fēng)輕拂,,云腳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笆笔遣粫耙啤钡?,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huán)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兩句是說,我暫時離去,,不久當(dāng)重來,,不負(fù)共同歸隱的約期。前三聯(lián)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lián)點(diǎn)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zhì)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9 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賈島 (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jìn)士不第,。文宗時因飛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公元840年(開成五年)遷普州司倉參軍,。三年后卒于普州,。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