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為了確保三峽大壩按時蓄水,庫區(qū)移民工作逐漸進入高潮,,新庫區(qū)將淹沒兩個市,,11座縣城,114個集鎮(zhèn),,涉及1680個村,,6301個組。大規(guī)模的搬遷和基建同時進行中,,大批重慶的古玩商沿長江到各拆遷地收購一切可以轉賣的舊物,,再拿到重慶中興路舊貨市場出售。每逢周六和周日,,三峽沿線城鎮(zhèn)的古玩商,,又將他們收購的東西拿到中興路舊貨市場擺地攤,一時間,,重慶成了三峽文物的交易中心,,吸引了各地的古玩商和愛好者,他們周五晚飛到重慶,,進貨以后于周日或周一返回,。在這期間,,我在重慶參加了一個會議,會后逛了中興路舊貨市場,,買了幾件東西,,其中有這件宋青花五管瓶(圖1)。
圖1宋青花多管瓶
中國青花瓷成熟于元代,經元,、明,、清三代至今,繁榮了700多年,,青花瓷的源頭在唐代,,這也被墓葬、遺址出土,,沉船出水的實物所證實,,通過科技手段,,已經找到了窯址,。
宋代青花,雖然在考古中也有發(fā)掘,,但實物資料太少,,又沒有發(fā)現窯址,目前爭議還很多,,這件多管瓶雖然不是科學考古發(fā)掘出土,,也不失為一重要的物證。
認為這件青花五管瓶是宋代的,,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看的:
一,,器型,多管瓶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種瓶型,,它是一種冥器,,用作墓葬中的谷倉,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棱形或圓形管,,瓶口是直口,,上邊有花鈕蓋,瓶身為圓式或多級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此瓶正是多級塔式,、五管,,屬宋代多管瓶的器型。圖2是故宮博物院藏北宋龍泉多管瓶,,
圖2北宋龍泉多管瓶
二,,紋飾,,此瓶瓶身紋飾有四層,中間用雙實線分開,,如圖3所示,,
圖3紋飾圖
這種布局是典型的宋代瓷器紋飾布局,下圖是一個館藏磁州窯梅瓶紋飾圖,,
圖4磁州窯梅瓶紋飾圖
主紋飾用了回紋,,三葉紋,二種卷草紋,,均為宋代常用的樣式,,有一館藏北宋龍泉多管瓶(圖5),其紋飾與此瓶十分相似,,
圖5北宋龍泉多管瓶
三,,胎,釉,,工藝,,此瓶胎灰褐色,釉為透明石灰釉,,胎先模制,,后組合,再施化妝土,,化妝土干后用鈷料在其上畫紋飾,,然后罩釉入爐燒制,底足符合宋代型式,。
綜上所述,,此瓶應為宋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