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寨風景
四川自貢,,以井鹽出名。200年前的自貢,,逐漸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的天堂,。在這里,產(chǎn)生了一個又一個商業(yè)奇跡,,至今仍被作為經(jīng)久不衰的老龍門陣,,在民間世代相傳。
自貢鹽商的興旺期,,又處在大清帝國走向衰亡的過程中,。國家的衰落,為何卻促成了一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在這個傳奇的年代,,一位名叫李振亨的鹽商,,或許能幫我們揭開那個謎團。
家境貧窮 當上打鐵匠
李振亨,,時人以李亨稱其人,,大約出生在清嘉慶時期,并于道光年間成為自貢著名的大鹽商,。據(jù)他的后人李一暄回憶,,李家先祖李本齊隨清初移民大潮從江西入川,此后就一直生活在自貢自流井,。李振亨,,是這個移民家庭的第五代子孫。
李振亨和弟弟李振修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生活重擔很快壓在兄弟二人身上。很早接觸社會,,讓振亨沒有太多讀書的機會,,但他“頗知世情,且深諳營生”,。
李振亨十八九歲時,,家境變得更加困難。兩兄弟分別成了打鐵鋪的幫工,,同時也是學徒,。照這樣發(fā)展下去,李振亨兄弟可能一輩子都只能當個打鐵匠,。但他們所處的時代,,為他們的命運提供了改變的機會。
在李振亨生活的年代,,大清帝國正走向衰落,。想要成為一名鹽商,必須領取鹽引(運銷食鹽的憑證),,然后才能到指定的產(chǎn)鹽地區(qū)買鹽,,販往指定的地區(qū)銷售。
領取鹽引,,必須憑引窩(又稱窩根,、根窩),即證明擁有運銷食鹽特權的憑據(jù),。鹽商為得到這種特權,,須向官府主管部門認窩,。認窩時,要交納巨額銀兩,。握有引窩的鹽商,,就有了世襲的運銷食鹽的特權。
清代鹽商和官府有個不成文的契約:鹽商幾乎成為官府的小金庫,,官府放給鹽商煮鹽的權力,,鹽商在有戰(zhàn)亂時必須出錢。這樣的契約,,為鹽商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康乾以來,清政府每遇重大軍需,、慶典,、賑務、工程時,,鹽商為保住壟斷經(jīng)營的地位,,必須捐輸巨額銀兩。乾嘉年間,,各地鹽商報效捐輸軍需達3000萬兩白銀,。其中,兩淮鹽商為支持清政府鎮(zhèn)壓川楚白蓮教起義,,4年里連續(xù)6次捐輸,共計550萬兩白銀,。
隨著社會動蕩加劇,,鹽商捐贈的壓力越來越大,只得向政府尋求貸款資助,。很多鹽商入不敷出,,走向家道中落,甚至破產(chǎn),。一些仍在拼命掙扎的鹽商,,不得不提高鹽價。這樣的做法,,為私鹽創(chuàng)造了市場,。道光年間,四川私鹽已經(jīng)十分泛濫,,足以和官鹽分庭抗禮,。李振亨兄弟的商業(yè)野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的,。
特殊的歷史背景,,讓自貢的鹽業(yè)發(fā)展變得更加繁盛,,鑿井器具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李振亨兄弟把攢下來的錢,,一分不留地投資給了打鐵鋪,。打鐵鋪從原來的綜合經(jīng)營,變成了專門提供鑿鹽井所需的器具,。李振亨尤擅鍛造挖井的銼頭,。
賭上所有家當 開鑿挖耳井
傳說中,李振亨有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因為鑿井工具需求量很大,李振亨看到了賺第一桶金的機會,。他睡覺時和衣而臥,,把手綁住,手中握著一根點燃的香,,香燃盡會把手燒著,,手被燒著了,人還能不醒嗎,?醒過來后,,就繼續(xù)干活。
李振亨與鹽工,、鹽商們的接觸越來越多后,,開始深刻地意識到:無論怎么打鐵,都不可能趕上販鹽的暴利,,要想發(fā)家致富,,必須得擁有一口鹽井。
這是瘋狂的想法,。在這片世代由富人壟斷經(jīng)營的土地上打井煮鹽,,在當時是一種十分叛逆的做法。打一口好的鹽井,,要花上七八年,。
李振亨說干就干。他選擇自流井張家沱的一處地脈,,開始挖鑿夢想中的鹽業(yè)帝國的第一口鹽井,。這口井在隨后近200年的時間里,逐漸變成了一段傳奇,。
打鐵那段時間,,李振亨兄弟學會了制作最好的打井工具,結交了最有效率的打井工人,,也賺到了他們認為足夠的第一桶金,。精工巧匠加上精湛的工具,,李振亨的計劃在開始時進行得異常順利。但在井即將打到合適的深度時,,資金鏈斷了,,鹽井不得不停工。
李振亨家里也斷炊了,。他跪下請求母親將插在頭發(fā)上的赤金挖耳變賣,,來個最后一搏。李振亨賣掉赤金挖耳后,,才發(fā)現(xiàn)所得的錢也支撐不了幾天工期,。他買米回家后,拿著余下的錢,,到鹽井前擺酒,,跪謝工友不棄之恩,并以實情相告,,欠薪恐無力償還,,鹽井自此停鑿。
工友見李振亨以誠相待,,協(xié)議再干白工一天,,以應李振亨之德。結果剛上架,,就鑿出了鹵水,。此后,這口鹽井就被自貢當?shù)厝朔Q為挖耳井,,至今仍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傳說,。
雖然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濃厚,但也反映了當時自貢鹽商所面臨的現(xiàn)實,。投資打井,沒有現(xiàn)代勘探學的輔佐,,更多依賴于運氣,,所需的成本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在當時,,鹽業(yè)就是賭徒的游戲,。
收購鹽井 販賣私鹽成巨商
因為官鹽不景氣,導致“天下淡食”,,李振亨的私鹽迅速打開了市場,。他趁官鹽鹽商紛紛倒閉的時期,傾其所有收購大量廢棄的鹽井,,重新開發(fā),,進行新的一輪的賭博,。結果,李振亨再一次在賭博中取得了勝利,。
私鹽因官鹽價高而盛行暢銷,,官鹽壅積滯銷,鹽課欠額日多,,直接影響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清政府為增加鹽課收入,對鹽法進行了改革,。道光十二年(1832年),,兩江總督陶澍改淮北引鹽為票鹽。道光三十年(1850年),,兩江總督陸建瀛又行票鹽于淮南,。在票鹽法施行中,取消了引窩,。無論官紳商民,,只要納稅后皆可承運,并在銷售區(qū)域內,,無論何縣,,都可隨便銷售。長期販賣私鹽的李振亨,,迎來轉正的機遇,。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陷南京,,淮鹽至湖北的運道阻塞,。為解決湖北、湖南等地民眾用鹽問題,,清廷重劃鹽區(qū),,允許楚地借銷川鹽,史稱川鹽濟楚,。
川鹽濟楚,,使井鹽的市場急劇擴張。自貢的大小鹽商都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擴產(chǎn)遠銷,,但因資本實力不同,,愈富者愈能廣開富源,增井增灶,。
李振亨趕上自貢鹽商最為輝煌的時代,,成為自貢四大鹽商之一。隨后,,他又將鹽業(yè)中積累的巨額財富購置土地,,迅速成為年入7000石的大地主,,名震一方。
亂世自保 合伙修建三多寨
隨著太平天國勢力的擴張,,自貢鹽商感受到了危機,。他們開始發(fā)展私人武裝,與袍哥組織結盟,,形成一個在當時影響深遠的商人,、江湖組織、官府相互簇擁的巨大經(jīng)濟體,。一時間,,自貢鹽區(qū)私人武裝龐大,堡壘林立,,甚至成為堅固的要塞,。李振亨等人修建的三多寨,被稱為“川南第一寨”,。
為在亂世中自保,,李振亨發(fā)起,聯(lián)合顏昌英,、王克家一起選址筑寨,。經(jīng)過多番考察,坐落于自貢大安轄區(qū)內的??谏?,因擁有山頂平緩、四周峭壁懸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等特點,被選中筑寨,。
從咸豐三年(1853年)開工到咸豐九年(1859年)建成,,三多寨共耗時6年、費金10萬余兩,。寨墻周長4330米,,墻高10米左右,厚度3米左右,,繞寨一周,均用砣石砌成,。四周寨墻分別開有東,、南、西,、北門和外西門5道寨門,。
因西面地勢相對平緩,,故筑了內外兩圈寨墻,開了內外兩個西寨門,。4個寨門設有4個哨所,,槍垛2555個,炮臺24座,。寨內有農田400畝,,修建房屋數(shù)萬間,自開水塘,,廣儲糧草,。關上四方寨門,整個寨堡儼然就是一座封閉的城池,,易守難攻,,防御堅固。
因倡導筑寨的是李,、王,、顏3家經(jīng)營鹽業(yè)的家族,他們希望家族興旺,、子孫繁衍,,合三姓共建之功,故取名“三多寨”,。這是三多寨來由說法之一,。
“三多”一說,原出自《莊子·天地》篇,。在古寨桂馨堂內,,有一塊牌匾,是顏昌英次子顏輝山七十大壽時族人所贈,,上面寫著7個隸書金字:“多福,、多壽、多男子”,。于是,,這一祝頌之詞,被視為“三多寨”名字的由來說法之二,。
三多寨建成后,,各地鄉(xiāng)紳官宦、巨商富賈紛紛入寨避難,。到清末民初,,經(jīng)過多年大興土木,修建形成了房舍相連、屋宇相接的中式大瓦房,、西式洋房,、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寨子在鼎盛時期,,寨內住戶達3萬多人,,豪宅300多座。
寨內豪宅多以“堂”命名,,其意代表家族,、地位、愿望,,如顏輝山的“福善堂”,。李振亨的“退思堂”,堪稱當年寨里第一豪宅,,建筑占地10多畝,,主體塔3層,樓4層,,灰墻紅門青瓦,,兩頭高聳的封火墻巍然屹立,彰顯著財富與地位,。
史料記載,,當時的三多寨,控制著內江,、威遠,、富順3縣一半以上的土地,每天挑進寨里的銀子就達10多擔,。
1921年后,,社會略趨穩(wěn)定,寨中士紳相繼離寨,,返回城市各謀騰達,。寨內人口驟減,經(jīng)濟也迅速衰退,??箲?zhàn)爆發(fā)后,周圍巨商富賈為逃避日機轟炸,,再次躲入寨中修筑防空洞,,寨內人口一度增至近萬人??箲?zhàn)勝利后,,寨子又迅速凋零下來,,逐漸走向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