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成 文 見載于2007年5月26日《美術報》
天津博物館的古硯收藏最成系統(tǒng),,特辟全國唯一一個古硯陳列室,,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四大名硯,門類齊全,。而這些精妙絕倫的珍寶大多是天津著名收藏家徐世章先生的捐獻之物,。
徐世章,字端甫,,號濠園,,1889年生于天津,,民國大總統(tǒng)徐世昌的族弟,。早年就讀于京師大學堂譯學館,后留學比利時列日大學經濟管理系,,獲學士學位,。曾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交通銀行副總裁,、中國國際運輸局局長等職,。1922年隨著徐世昌的下臺而去職來津,寓居今和平區(qū)大理道26號,。解放后,,他積極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為支持抗美援朝,,賣房捐獻15000元購買飛機大炮,;為支持國家經濟建設,認購25000元10年期公債,,成為當時天津市私人捐款數額最高者之一,。 徐世章先生小像 徐世章和夫人楊立賢及兒子
博雅好古,傾心收藏,。
徐世章一生博雅好古,,致力于文物收藏。尤其是他鐘愛一生的古硯,,不僅質地精良,,且多名家題識、名家收藏,、名工雕刻,。上至漢代,,以明清兩代為主,質地精良,,陶,、瓦、磚,、泥,、銅等品種,名目繁多,,風格各異,。而端石中的清花、蕉葉白,、火捺,、夠鵒眼,歙石中的金星歙,,澄泥中的朱砂澄泥等更為稀世之寶,。曾為清代著名硯臺收藏家黃任收藏的精品十硯之一的“墨雨硯”,硯石的黑色斑紋,,若潑墨點點,、如細雨絲絲,故而得名“墨雨”,;明代顧從義“石鼓文硯”的硯面,、硯周和硯底上依宋人拓本摹刻的400余字石鼓文,已成為研究石鼓文不可多得的歷史資料,。
明代十八羅漢洮河石硯
明代顧從義摹刻石鼓文硯
明代朱砂荷魚澄泥硯
清代高兆銘赤壁圖端硯
清代黃任銘墨雨端硯
徐世章所藏古硯,,有的是文物商送貨上門的,有的是通過朋友介紹從名人后裔手中獲得的,,而更多的還是他不辭辛苦,,往來奔波于全國各古玩市場淘換來的。為了搜集文物,,徐世章不吝重金,。據說,他購買金大定紅訇小硯時,,因其為世人罕見的金代遺物,,故而幾乎用了與之同重的黃金購得!從其撰寫的《藏硯手記》中可以得知,,從1934年到1937年間,,僅用于購硯的款項就達4萬余元。他曾對子女說:“要是將我購買文物的錢用來買鉆石,足可以買一大簸籮了,!”
為一名硯,,不辭辛勞。
徐世章耳目通靈,,平日一聽到有出售文物的消息,,就立即趕到現(xiàn)場,不遺余力買到手,。有時為了得到一方名硯,,更要歷時數年,輾轉幾座城市,。明代顧從義摹刻的“石鼓硯”,,他心儀已久,魂牽夢繞十余載,。1935年冬,,當聽說它現(xiàn)身北京時,徐世章衣服沒來得及換,,家人沒顧上打招呼,,只身一人急急地趕赴京城拜訪收藏者李氏,但還是晚了一步,,寶硯已被某廠肆商家購去,。于是,他又按圖索驥,,追蹤到廠商高價收購,。當這方夢寐以求的寶硯終于捧在手上時,,徐世章興奮得像個孩子,,不停地歡呼雀躍,?;亟蚝?,欣然撰寫題記,,記敘得硯之經過,,說明得硯之艱難,,抒發(fā)得硯之愉悅,。
為廣聚天下寶物,徐世章的足跡遍及國內大小所有古玩市場,。因他肯出大價錢,,而被文物商人視為“財神爺”。據說,,一次,,他外出到南京,在夫子廟看中了一方宋代端硯,因硯商認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徐世章,,所以,,把端硯價格抬高了一倍。徐世章當時手頭吃緊,,一時拿不出現(xiàn)款,。硯商說:“沒錢不要緊,您不是干房地產的嗎,?拿地換也行?。 北M管徐世章知道他這是趁火打劫,,但求硯心切,,硬是以一塊正在升值的地產換了這塊端硯!事后,,朋友拿他開玩笑說:“看你做起房產生意是個精明人,,怎么一看見端硯,你就變成了個頭腦發(fā)昏的蠢人了呢,?!庇谑牵陬}記中寫道:“當此世亂年荒之際,,而以重金得之,,人能不嗤我愚也然我以賣地之金易此硯,卻以之為余幸,?!笔瘸幹椋缬谘员?。
寓居津門后,,徐世章幾乎天天都要到這里轉轉。20世紀30年代初,,他轉到法租界泰康,、天祥兩商場的古玩店尋寶。他聽到外地有古硯,、古玉待售,,就會命人立馬跟蹤尋跡,常為購買一件文物而馬不停蹄地跑上幾座城市,。天津和各地古玩店的人常到徐宅,,送上他的喜愛之物。他曾說:“只要是精品,,不管多少錢,,統(tǒng)統(tǒng)往我家送。”
嗜硯如命,,悉心護硯,。
徐世章購買文物雖不吝錢財,在生活上卻十分簡樸,,不尚奢華,,不亂花一分錢,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平日常穿一件粗布長衫,,子女穿的也都是自家染制的布衣。為了培養(yǎng)子女的勤儉意識,,每逢春夏之交,,他還讓孩子們吃上幾頓野菜飯。
徐世章嗜硯如命,,從其對硯的悉心呵護也可略見一斑,。他所收藏的古硯多是雙層豪華裝潢,內盒為紫檀木,,外盒為楠木,、紅木或黃楊木。從1934年起,,他開始將古硯整理成系列,,著手編纂硯譜。為此,,從北京請來素有“中國第一拓手”之稱的周希丁及其助手傅大卣,,為其藏品做拓片。周希丁的拓片工技藝匠心獨具,,不但能盡善盡美地還原石眼,、顏色,還能拓出栩栩如生的立體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干就是7年,。硯譜拓出來后,由擅草書的徐世昌和擅篆書的徐世襄,,或他本人作序,、題跋,詳記藏品名稱,、形制,、尺寸、質料、圖案,、銘文,,考訂舊有藏主身世、流傳過程,,記述收藏經過,,裝訂成冊,如曰《濠園硯譜》,。
徐世章好硯如癡如醉,,曾名其書室為“寶硯室”,還刻了許多閑章以表心境,,如“濠園寶比過明珠駿馬”,、“閑人以硯為忙事”等。在《藏硯手記》中寫道:“吾人收集古人之硯,,不獨以硯材之極美,,刻工之精細,而在充分表現(xiàn)其人之心靈,、意境,、節(jié)操、哲理,、情緒,、詩意等,形之于硯,?!边@正是徐世章藏硯的主旨所在。
珍貴文物,,捐獻國家,。
徐世章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收藏家,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保護者,。面對舊中國深受外侮,、內亂之擾,大批民族文化遺產外流的現(xiàn)實,,他痛心疾首,,盡自己最大努力,以畢生精力收藏并保護了一批重要文物,。這些國寶也曾引起洋人的垂涎,,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美國某大財團曾出數百萬美元的天文數字開價收購他的文物,,被其斷然拒絕,。當解放戰(zhàn)爭的炮火在天津城上空隆隆響起時,,城內一片混亂,達官貴人,、富商豪賈,,挾金銀細軟,紛紛南逃,。這時又有人勸他攜文物去美國,,享受高級華人的生活。他說:“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絕不能從我手中流散到國外!”
1953年冬,,身染重病的徐世章,,想給自己的收藏尋求一個最理想的歸宿。他對子女說:“我畢生精力致力于收藏文物,,幾十年嘔心瀝血,,終于將它們由分散變?yōu)榧小H绻麄鹘o你們,,勢必又由集中變?yōu)榉稚?。我考慮再三,只有捐獻給國家,,才更易于保管,,供全社會、全民共賞,。希望我死后,,將捐獻之文物開辟一個陳列室進行陳列,供大家欣賞,,這也是我對社會的一點貢獻,。”此后,,他與時任天津市副市長的好友周叔弢先生多次商議捐獻之事,,得到了周先生的支持與鼓勵。
他化私為公的義舉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1954年徐世章病逝后,,夫人楊立賢與子女通過周叔弢正式轉達了將家藏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的意愿。市文化局組成接收小組,。于同年7月,、12月,先后兩次接收捐獻古硯,、古玉、字畫拓片,、金石,、書帖,、印章等2749件,收藏于天津歷史博物館,。
位于今天津和平區(qū)睦南道126號的徐世章先生舊居
《徐世昌捐獻文物精品選》
徐世章捐獻之紅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徐世章捐獻之漢代谷紋璧琉璃璧
徐世章捐獻之宋拓墨皇本《圣教序》
徐世章先生簡介
徐世章(1889-1954),,天津人,字瑞甫,,號濠園,,是天津著名的文物鑒賞家,乃曾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的堂弟,。北京同文館畢業(yè),,后入比利時里達大學,獲商業(yè)學士學位,。
1911年赴意大利擔任萬國博覽會審查委員,,繼赴英、法,、德等國考察商業(yè)及鐵路行政,。1912年學成回國后,先后任交通部路政司屬官和京漢鐵路管理局副局長,、津浦鐵路管理局局長,。1920年任交通部次長,全國鐵路督辦和交通銀行副總裁,、中國國際運輸局局長,、幣制局局長等職。1922年隨徐世昌下臺而去職,,回天津寓居,。徐世章是著名收藏家,作為津門房地產開發(fā)的先驅,,徐世章因其精通建筑學,,具有經濟頭腦,又極富遠見,,故房地產業(yè)做得紅火興旺,,為家族奠定了雄厚基業(yè)。他購置房產,,興辦教育,、醫(yī)務、實業(yè),,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yè),所以在當時寓居天津的開明紳士中有較高威望,。解放后,,徐世章積極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1952年,徐世章為抗美援朝賣房捐獻15000元購買飛機大炮,;為支持國家經濟建設,,認購10年期公債25000元,是當時私人認購公債數額最高者之一,。1954年去世后,,后人遵其生前遺囑,將所藏古物共2549件全部捐獻國家,。這些文物,,現(xiàn)收藏于天津市藝術博物館。1999年,,在徐世章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天津藝術博物館出版了畫冊,全國政協(xié)主席李瑞環(huán)為其題辭:“珍寶無價,,愛國情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