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大多喜歡書法,,尤其是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更是癡愛書法,,因此,,在清朝的科舉考試中,,所選出的狀元大多是那些書法字體出眾、風格深得皇帝喜愛的考生,。 順治皇帝 順治皇帝喜歡歐陽詢的書法字體,,所以他在選狀元的時候,首先要看哪個考生的書法字體最接近歐陽詢的風格,。歐陽詢是隋唐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他和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歐陽詢《卜商帖》 歐陽詢的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無所匹,,被后人譽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在平正中彌漫著險絕之氣,最便于初學者,,號為“歐體”,。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的狀元鄒忠倚和順治十五年(1658年)的狀元孫承恩都是用歐陽詢的書法字體寫的考卷,,被順治皇帝一眼看中,選為狀元,。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喜“二王”的書法字體,,“二王”指的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他的兒子王獻之。 王羲之《蘭亭序》 因為康熙皇帝癡愛“二王”的書法字體,,所以,,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狀元歸允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狀元蔡升元,、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狀元汪繹參加考試的時候,,都是模仿王羲之的書法字體寫的考卷,結果被康熙皇帝一眼看中,,成了狀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