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近照
臨沂在線訊(姜曼)“此次回家鄉(xiāng)簽售新書,,希望借此機會和家鄉(xiāng)的人文,、情感、文化進行交流和溝通,,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回饋廣大家鄉(xiāng)父老?!比涨?,臨沂籍著名作家王兆軍先生在接受臨沂在線記者采訪時,面對將要舉行的新書簽售會如是說,。在線記者也和王兆軍老師進行了簡短的采訪與交流學習,。
30年農(nóng)村生活給了我深厚的文學土壤
臨沂在線:我們知道您出生在農(nóng)村,成長學習在城市,,后來由于游學到了上海,,甚至還出國任教,這些經(jīng)歷包括一些思想的影響,,對您來說,,您覺得哪個階段對您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最大?
王兆軍:上世紀前30年的農(nóng)村生活給了我深厚的文學基礎的土壤,,讓我很珍惜,。我在這樣的鄉(xiāng)村之中長大成人,。作為個人而言,我同時接受了多種文化,。青少年時代,,既接受了官方意志為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也深受民間文化的影響,。大學時代,,文學對于我來說,就是一門工具和技巧,,我可以用文學批判的眼光去審視過去的生活,。后來到了都市,不得不學習在城市生活,。到了外國,,不能不適應西方的生活方式。加上從前所了解的,,所向往的,,從而形成了現(xiàn)代和都市文化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并不是像倉庫似的,,什么都放在合適的地方。他們是混雜的,,交叉的,,甚至是半生不熟的。
臨沂在線:您比較喜歡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王兆軍:我喜歡的中國文學,從歷史上說,,主要是兩個時期:一是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文章,我最喜歡,,或汪洋恣肆但文字簡約,,自由翱翔但文筆質(zhì)樸,既有執(zhí)著的追求又有生動的文字,,特點很明顯,。再就是唐宋散文,文字精美,,言之有物,。西方18、19世紀的文學對我影響比較大,。論才氣,,我以為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較好,,而屠格涅夫的文字更精致一些。從社會內(nèi)容的內(nèi)涵來說,,托爾斯泰比較好,,巴爾扎克也優(yōu)秀。有時我也將各人的長處加以比較,,希望自己能學到一點兩點的。
身在異鄉(xiāng)“問故鄉(xiāng)”
臨沂在線:本次簽售的3本新書,,長篇小說《拂曉前的葬禮》的續(xù)篇《把兄弟》,、人物傳記《書圣之道——王羲之傳》、紀實文學《問故鄉(xiāng)》,,您能隨便舉一本,,談談您的創(chuàng)作思路嗎?
王兆軍:有一次,,我和朋友站在美國曼哈頓城市一處吊橋上,,傍晚回望這個曾經(jīng)在荒灘建立起來的城市的時候,突然很感慨,,想到了我的故鄉(xiāng)臨沂,。雖然我們的臨沂還沒有曼哈頓這么國際化的檔次,但站在這里與站在濱河大道上的感受也是一樣的,,心頭不禁想問:這種變化是怎么來的,?于是很“幼稚”地研究起來,這便是這本《問故鄉(xiāng)》創(chuàng)作的來源,。(作家王兆軍通過對三區(qū)九縣采訪,,又讀了很多的書,前后花了5年的時間才比較完整宏觀地展現(xiàn)了臨沂改革開放這30年的發(fā)展成就,。)
追求心靈的自由和解放
臨沂在線: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知,,他們必須具有正義感和使命感。作家作為知識分子的一部分,,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他不僅要用文學作品來表現(xiàn)蕓蕓眾生和多彩世界,還要對人類的生存寄予深切的關注,。而今天,,人心浮躁、物欲橫流,,許多作家的創(chuàng)作趨向媚俗,,成為“文化快餐”,乃至“文化垃圾”,。在這樣的境況下,,你認為一個真正的作家應該保持怎樣的姿態(tài),?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使命呢?
王兆軍: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之一,,就是文化人應關心社會關心民眾,,“文以載道”,為民請命,。用現(xiàn)在的理論來看,,這樣不好,應當讓每個人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知識分子不能包辦代替,,任何代替都不能是完全可靠的。我同意這樣的理論,,希望各種人都好好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但是我們得正視中國的現(xiàn)實。中國的現(xiàn)實是:很多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在權(quán)利意識上還需要更充分的啟蒙,。這種情況,給中國知識分子一種很尷尬歷史角色,,既得說自己想說的話,,還得替別人說話。
我是關心社會憂國憂民的那一類人,,文學寫作中使命感很重,,也有些批判精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覺得什么都想寫,,很有點游俠的味道,心中總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一份豪情,,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我認為,,那時的使命感是對的,,我的作品雖然曾經(jīng)被排除在純藝術的行列,而被納入新寫實主義,,我不覺得丟人,,而且很自豪。
出國七年,,給我提供了空間和時間上一個隔離期,,我遠離了中國的生活,獲得的只是認識生活的距離。從一個遠距離,用較長的時間,反觀過去的使命感,,有些心得。首先,,有些東西是不該我負擔的,或者不該由文學來承擔的,,我最好不要寫了,。文學作為社會文化中的一個角色,其行為也要按程序進行,,要用特有形式說話,。忽視形式,無視程序,,就沒有文明。所以,,我放棄了一些“多管閑事”的使命,,只說我自己要說的話。
我現(xiàn)在的寫作,,既不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樣思想特立,,也不像出國期間那樣超脫,那樣理性,。這些年來,,中國的現(xiàn)實生活重新喚起了我的激情,我躍躍欲試,。但是我的這種激情不會像過去那樣漫漶那樣盲目了,。我會用我特有的形式說話,行使我的權(quán)利,,同時接受社會的檢驗,。我要面對自己的靈魂,我得展開喉嚨歌唱,。我拒絕接受別人的賦予和贈送,,拒絕任何命題作文,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自己的心靈去寫,。
一個合格的文學家永恒不變的主題是講命運,、靈魂以及大眾所關注的東西。個人所表達的方法很多,,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特色。在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和西方思想,接受了農(nóng)村的質(zhì)樸本真,,又接受了城市的先進思想,,也曾讓我感到困惑,后來我慢慢調(diào)整自己,。拒絕了一些東西而產(chǎn)生了不必要的煩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給心靈一定的空間,。讓自己有更高的追求,。
我尤其要感謝自己的故鄉(xiāng)。臨沂的生活給了我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感情營養(yǎng),;臨沂的朋友們給了我太多關懷和幫助,。因為我是這里出去的,所以我的作品在這里得到偏愛,。正因為如此,,我得好好寫,千萬不要辜負大家的期望,。
寄語年輕作家:生存第一位
對于現(xiàn)在一些網(wǎng)絡小說突起,,社會上所涌現(xiàn)的一大批80后,90后作家,,王兆軍先生說:“當下,,很多青年作家接觸的新鮮事物多,語言流暢,,很靈動,,句子錘煉的好,文學基本元素都達到,?!钡瑫r也給予了深厚的寄望和真誠的告誡:首先,生存是第一位的,,不能因為沉迷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浪費了青春,,不能丟失“飯碗”。
回到家鄉(xiāng)辦私塾
對于下一步的一些打算,,作家王兆軍除了繼續(xù)寫作外,,還打算到老家河東辦私塾,力求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中堅力量,?!斑@個私塾是沒有學歷,沒有考試能讓人變得更加優(yōu)秀,,沒有畢業(yè)證書的私塾,。但沒有規(guī)章會讓人變得更加完處事上有一個更大的提高。”而他也將會通過在國外生活講學的經(jīng)歷,,將中西歷史文化做一對比,,讓學生視野更加開闊?!斑@就是我的私塾和一些‘國學吧’的不同之處,。”
通過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在修養(yǎng)上,,使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在形式上,,我還要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地特長,,學習西方的教學模式,讓他們盡可能的自由討論和發(fā)言,,甚至自由辯論,,互相表達。在各方面做到一位啟蒙老師應盡到的義務,,讓學生全方位提升自己,。”在王兆軍堅定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一位時代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鏈接——張斌《由浪漫激情到理性思索——作家王兆軍訪談錄》
《臨沂籍著名作家王兆軍攜三部新書7月27日新華書城舉辦簽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