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很多大便宜不能貪,,人們都知道是因為那樣會觸犯法律得到法律的制裁。而貪小便宜由于沒有法律約束,,會使很多人在小便宜面前失去對自我的控制而去貪,,其實貪小便宜會吃大虧的。 “吃虧就是占便宜,,做人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 還有一個事例也證實了人應該踏踏實實,切不可因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在一家賣衣服的店鋪里,有個打工妹要買一件衣服要30元,當她拿錢時掉下一張壹佰元的錢,她沒有看見,但營業(yè)員已經看見了,打工妹只拿出十元錢,對營業(yè)員說:“營業(yè)員小姐,我只有十元錢,等一下我馬上把錢送來給你好嗎?”這時營業(yè)員想:你掉在地上有壹佰元,就是你不來,我也多了,,就說:“好,,好,你馬上送來,?!贝蚬っ媚米吡艘路螅瑺I業(yè)員馬上把地上的錢拿起來,,一看,,是一張假幣。 太湖邊上有個叫震澤鎮(zhèn),。震澤鎮(zhèn)上有一個做絲織的工匠,,叫施復,施復是一個老老實實的農民,,這一天他把自己織的絲織品拿到市場上去賣,,賣了以后走到半路上,看到有個藍布小包,,他把包拿起來一看,,里面有六兩多銀子,他拿到以后,,第一個反應是什么,,小說里面寫,第一個反應是什么,?他拿到以后心中大喜,他說我今日好生造化,,運氣太好了,,拾到銀子了,,喜滋滋地拿了銀子就往家走,走到半路上一想不對,,六兩銀子都很碎的銀子,,掉銀子的人肯定跟我一樣是個窮人,將心比心,,我掉了六兩銀子的話,,就要急死了,所以他轉回頭去,,又跑到剛才拾到包裹那個地方,,等在那里,從中午一直等到傍晚,,才看到一個小青年急急忙忙過來,,看到施復守在那里就問,他說你看到一個藍布包沒有,,施復就問你那藍布包里有什么,?小青年講,我里面有六兩多銀子,,施復說那我今天等到你現在,,就在這里,把藍布包還給小青年,,這個小青年喜出望外,,第一個反應是什么?這位老哥,,你這樣等我,,我實在感動,一半銀子作為酬謝,,這個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不對,你拾到遺失物,,拾到的人可以從失主那里得到一半作為報酬,,施復說我就是要等在這里,把這銀子全都還你,,如果我不等你的話,,我把它全拿走了,我不是得到全部,,我還要一半干什么,,所以我就是不要這一半,你拿去吧,,就是施復做了這件善事,,以后他就走運了,,做什么成功什么,他后來去收買蠶種的時候,,躲過了一場劫難,,房子塌下來沒壓到他,買了蠶種回來以后,,結了繭子,,抽絲織了錦緞,他怎么做怎么發(fā),,別人都發(fā)不了,,他做什么發(fā)什么,然后他們夫妻兩個人就越做越好,,攬的活越來越多,,很多商家都到他這里訂貨,那么他就雇了很多人,,自己家里買了很多織機,,雇了很多工人,到他家里來干活,,這個后來就是我們歷史學家,,專門講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就是這樣,他(采用)資本主義剝削方式,,雇傭剝削,。以后他又把隔壁的房子買下來,隔壁房子買下來以后,,又在那里(放)了十幾個織機,,到了后來他有三、四十臺織機,,成為震澤鎮(zhèn)上首富,,夫妻兩個人年過八十,無疾而終,,太太平平地就升了天,。 這個故事記載在明朝小說《醒世恒言》里。 ----------------------------------- 在明朝有很多這樣的故事,,一個人拾到東西歸還原主,,然后就得到非常非常好的報應,最著名的故事是寫唐朝有個(人)叫裴度,,后來做過宰相,,這個人長相非常難看,幾次考科舉都考不取,,窮困潦倒,。有一天有個看相的人給他看相,,看了以后大吃一驚,他說哎呀裴度,,你今天午夜時分,幾點幾分就是你的死期到了,,你今天要死了,,然后他說我都不要你錢,那個看相的(說)你的相實在太差了,,他都不要他的看相錢,,逃走。他說你太倒霉了,,裴度想想,,今天反正要死了,他就躺在山神廟里面,,在山神廟里面等死,,結果因為他本身就沒家,就像阿Q一樣,,山神廟是他的寄居所,,結果就在香案底下一摸,他睡在香案上,,香案底下一摸,,摸到一串玉片,很有價值的玉帶,,很貴的,,他拿了這個東西想,這肯定是有錢人放在這里,,他一點都沒起貪心,,他就跑到廟外去找,結果正好看到一個小姐,,那個小姐正在急急忙忙在找玉帶,,她說她要拿玉帶去換錢,救自己的父親,,然后裴度就把玉帶就交還給她,,小姐千萬謝,要給他報酬,,他什么都不要,,正在說話間,轟然一聲響,,那個山神廟塌下來了,,如果他不是為了追尋失主,,跑出來的話,他就被砸死在里面,。第二天,,那個看相的過來了,又看到裴度,,他說怎么一個晚上,,你面相大變,他說現在我怎么看你,,你都福分高得不得了,,你將來可以當宰相,這個是明朝小說加上去的,,就是說他一念之間,,因為他拾到東西歸還了,所以他的面向,、他的命運都改變了,。 -------------- 大的方面的貪,,多數人顧及于法律的威懾,,懼怕法律的制裁而不去做。比如數額巨大的貪污,、受賄,、綁架、搶劫,。從佛學理論來講,,這些行為不單單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還會受到因果的報應,。也就是說因為此種行為帶來的是后半生的挫折,,帶來的是來生來世的痛苦,更帶來的是無法脫離六道輪回,,而永遠在六道中受苦,。比如受生成為畜生而任人宰割,受生成地獄道受苦,。生活中多數人不懂得六道輪回,,或者不相信六道輪回,對于大的貪,,主要是懼怕法律的制裁而不去貪大的便宜,,所以不貪大的便宜,一般人都會做到。 而貪小的便宜,,由于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做。并且為了得到小的便宜而感動高興,,比如排隊在前占位,、小偷小摸、小區(qū)一樓住戶占用小區(qū)綠地,、賣東西缺斤短兩,、在小賣鋪看到老人在賣東西不熟悉價格而采取欺騙行為,用很少的錢買貴的物品等等,。都屬于占小便宜。這種行為一般不會受到法律制裁,,貪小便宜的人就會因為得到這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其實占這些小便宜會吃大虧。 首先是因為,,正確人生行為是要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六道輪回就要做到沒有絲毫的錯誤行為。由于此種貪小便宜的行為屬于錯誤人生行為,,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就一定無法脫離六道輪回,。 其二是因為,因緣果報,。有人會說即便有因緣果報,,我占一元錢的便宜,換一元不就可以了,。我們說如果您當時占了便宜,,當時就還了,這叫正確的人生行為,,也叫做事,。而就人生來講,今生今世欠人一元錢,,來生來世就不是還一元錢的問題了,。佛學有一句話叫做“今生欠人一粒米,來生披麻帶角還,?!彪m然說的有些嚴重,但是事實類似如此,。 人生的還賬不是欠一元還一元的問題,。人生是錯誤行為來代替的。你貪了他人的一元錢的便宜,這在人生來講就是錯誤行為的債,。同樣要用痛苦行為來還,。不是量化,而是行為化,、心理化的苦來計量,。也就是說你今生今生今世欠人一元錢,是欠人的錯誤行為,,而非量化的一元錢,,所以是必須用痛苦人生(讓你心中感到痛苦,比如說你損失10元,,不覺得什么,,那就損失100、甚至1000元,,讓你感受到那個因不勞而獲占便宜,,得到錢而來的痛苦,有得必有失,,舍才能得,,就是這個道理)行為來還的。所以也可能是來生來世還(要算利息,,越是遲還,,利息越大,跟信用卡還款一樣,,或者像分期付款,,一定要高利息的,開始時好像付錢不多,,實際上是要多花很多利息錢買貴了),,也可能是今生今世還。而還的也不是量化的一元錢,,而是痛苦的人生行為,。這些痛苦的行為,也許是出門摔一個跟頭,,也許是出門被車撞,。而還的行為化的痛苦人生結果一定會高出所欠的錯誤人生行為。因為理論上是還的要與欠的同樣多,,但是由于不是量化而是行為化,、心理化,所以不容易做到一樣多(你要損失多少,,才能覺得苦呢,?就要超過那個標準),所以還的一定要比欠的多。而比如還的是被車撞,,就有隨機的可能了,,有可能是重傷,有可能是死亡,。有人會說,,你說了這種被車撞是還賬,也是隨機的,,也許只是擦破了一點皮而已,,那樣不就便宜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前面還講了,,還的一定要比欠的高,所以如果只是擦破一點皮的話,,那么還的比欠的少了,,就是沒有還完,還要繼續(xù)發(fā)生痛苦的人生行為來還賬,,直至還的多于欠的。所以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叫做:“貪小便宜吃大虧”就是這個道理,。 -------------------------- 在網上我們聊天時經常帶有這種傾向,,很多人問我這個如何辦,那個如何解決等,,都只是在占便宜的心態(tài)下而來的行為,,如果我們經常懷有一顆占便宜的心,不知道我們能得到什么呢,?-------這方面,,我就親身見證過好幾例的實例了,愿我們經常檢查一下自己,,我是否出于貪心,,而去說話、或行動的呢,? ------------- 甚至我們修煉佛法,,也是這種心態(tài),貪心而來的動力,,我要這個那個,,佛祖保佑我,我念佛,、念經給你們聽,,你們加持我如何如何,我的家人如何如何,等等,。不知道佛祖聽了,,會不會助長你的貪心,或者佛祖也貪你的經,、你的供品,、你的香火呢?------而來滿你的愿望呢,?來保佑你呢,? |
|
來自: 寧靜致遠2023 > 《人品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