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親戚在LINE里提及,,她唸國中的大兒子現(xiàn)在變酷酷哥都不熱情,,只有在需要時才會理她,像是要繳補習費啦,!要買包包呀,!要買衣服呀!要買球鞋呀,!…所以她都一直拜讬剛上小學的小兒子:「求你不要長大好嗎,?」我回她:「這就是人生,哈,!所有新手爸爸媽媽都必須緊抓住孩子小的那幾年,。『孩子只有小一次』可是不朽的名言喔,!」
曾聽生活周遭養(yǎng)過孩子的人說,,如果孩子都不會長大,永遠停留在可愛好玩的那個階段,,不知道有多好,。我也覺得那些溫馨、感動又令人懷念的感覺歷久彌新,,不管孩子多大,,那些記憶都依然深印腦海中不曾褪去。而且這大概是經歷過教養(yǎng)孩子挫折之人所發(fā)的感慨,,然而事實卻是孩子一定會長大,,漸漸長大后就會浮現(xiàn)許多父母要去面對的難題。
陳律師,,算是現(xiàn)代女性愿意生較多胎的一位,。她有三個孩子,經歷過一段孩子與她頂嘴,、爭執(zhí)的艱難時期,。最讓她寒心的是,女兒曾經脫口說出:「誰叫妳要把我生下來,?」她花了很多心力陪伴孩子,,與孩子不斷溝通,才漸漸將孩子的心拉回來,。她的狀況我一直是知道的,。
朱律師,只有一個女兒,。最近他對我們說,,人無法選擇子女,若可以選擇,他不會想要他的女兒做他的女兒,。這倒是令我非常訝異,,我始終以為他唯一的寶貝女兒會是他的前世情人,他和太太必是捧為掌上明珠,,他的家庭應該極幸福美滿,。他卻說女兒還小的那些年曾經很幸福。
我們聚餐那天,,出門前正好從收音機里聽到「親子天下」編輯介紹當期雜志主題,,父母如何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封面故事是:搞定刺猬小孩,。我只記得她說: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親子間愛的基礎夠,那么總有一天孩子的心會再回來,。我轉述給朱律師聽,,也是在安慰他,在座其他朋友都很認同,。
朱律師百思不解,,他的女兒在學校里,人緣非常好,,所有人都喜歡她、稱贊她,;然而她在家里,,對父母講話的口氣卻不好,態(tài)度很不恭敬,。每當聽到外人夸讚自己的女兒,,總有心事誰人知的怨嘆。林老師特別對著我說,,她平常說她人緣超好的女兒在學校和家里表現(xiàn)有如天壤之別,,在聽過朱律師的經驗后,我總該相信了吧,!
沒想到為人父母者,,即使有較高的社經地位也是很挫折,而這種挫折是在座未生養(yǎng)過孩子的黃財務長所無法體會的,,她只能聽我們幾個人彼此分享經驗,。陳律師感慨沒有人教我們怎么做父母,這真的和學歷無關,。林老師強調她們夫妻都是教師,,卻把孩子教成這樣,外人又如何看待?
我分享了我一位學生的經驗,,她和先生因都在高科技公司上班,,在兒子三歲時就選了一所雙語幼稚園就讀,該幼稚園較特殊的是平日會訓練小朋友應對進退和危機處理,。我第一次和她兒子見面時就好喜歡他,,不到四歲的年紀,竟落落大方毫不靦腆,,應對進退完全超乎他的年紀該有的表現(xiàn),。
我那位學生說,兒子的老師總是不斷夸讚兒子,,她卻是一肚子苦水,。她兒子在家里是完全不講道理的,經常直接就躺在地上哭鬧,,還可以鬧個半小時以上,。然而她告訴老師,老師根本不相信,。於是她特別將兒子躺在地上哭鬧的情形用手機拍攝成影片向老師證明,,而那個影片她也播放給我看過了。
於是她的先生上網Google讀了一些文章,,讀到一篇提到孩子在校和在家表現(xiàn)不同,,特別是幼兒,那是因為他們要適應學校的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為了在老師,、同學面前有好的表現(xiàn),必須壓抑自己遵守學校的規(guī)矩和禮貌,。一旦他們回到了家和父母的懷抱,,就自然會徹底松懈自己,完全任性而為,,藉以釋放壓力,。
在座幾個朋友聽完我的敘述都覺得很有可能是這個因素,陳律師提醒朱律師別再給女兒太多壓力,。那天在收音機里「親子天下」編輯也是現(xiàn)身說法,,提到她曾經相當恐慌、憂心,、不知所措,,為什么她的孩子會那么叛逆?在采訪撰寫了那個專題后,,才認知到原來那是正常必經的一個過程,,有相當多的父母都和她有過相同的經歷,,她才比較寬心。
綜上看來,,現(xiàn)代父母的確相當難為呀,!尤其是少子化后的孩子又比較驕貴。我心里想,,對姪女我才暫有熬出頭的感覺,,難道到她青春期時我還要再承受一次她的叛逆?再搞定一次愛唱反調的刺猬小孩,?但愿不至於如此才好,,我已嘗試閱讀一些親子教育的書了呢!也祝福我的律師,、教師朋友和學生都能早日苦盡甘來,。
延伸閱讀:
我終于把刺猬小孩變成愛笑小孩
趁早培養(yǎng)孩子獨立、體貼,、懂得感恩
在媽咪肚子里就發(fā)生的特殊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