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梗沙(1)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我的童年與黃河有不解之緣,也知道伏天里的河水渾得像泥湯一樣,,跳進去會掛一身淤泥,,可是我和小伙伴們都不在乎這些事兒,管他泥不泥的,,在河里一泡就是半天,,你摔過一個酥瓜去,他扔回一個甜瓜來,,扯開嗓子喊口號,,齊刷刷地扎猛子。那口號很響亮:“酥瓜,、甜瓜,、不吃、饞煞,!”喊出最后兩個字,,河面上的幾顆小腦袋,就同時沉進渾黃的河水里去了,。等爬上岸讓太陽一曬,,渾身裹了一層魚鱗似的黃泥片片,皺巴巴的周身發(fā)緊,。
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于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早在兩千年前,,西漢大司馬史張戎就說黃河“一石水而六斗泥”。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三十五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tài),,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
黃河入海時受海潮頂托,,河水溜勢趨緩,,淡咸交匯后,水走沙停,,泥沙絮凝如粥,,團團攪翻,深達數(shù)丈,沉積河口,,形成一個新月形沙壩,,凝結(jié)細密,堅硬如鐵,,無法疏通,。清代把它稱之為“鐵板梗沙”,這“鐵板梗沙”堵在黃河口門上,,水流不暢,,迫使黃河在尾閭上搖擺翻滾,不斷改道,,故治黃先治沙,,清代以為最有效的是治河能臣靳輔的“束水攻沙,舒暢尾閭”之法,。
近來翻閱史料發(fā)見,,作為異族統(tǒng)治者,清廷盡管放縱各級官吏貪腐荼毒漢族百姓,,對治理黃河還算比較重視,,修防制度也算比較完備,河決堵口用國帑每次數(shù)百萬乃至一二千萬兩白銀,。只是到了清末,,似乎什么事情也辦不成了,相關(guān)職司河決慌亂無策,,河平貪婪腐奢,,瞞上凌下,虛應故事,,盡管也曾購買了法國的兩艘挖泥機器船試驗挖沙,,并且用大船拖了“鐵篦子”、“混江龍”在河門上疏刷“鐵板梗沙”,,卻都是空耗財力,,無功而返。
20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