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誼 1949年6月生。漢族,,北京平谷人。畢業(yè)于首都師范大學(xué)書法本科?,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書協(xié)培訓(xùn)中心教授,,政協(xié)平谷區(qū)委員會常委,。1984年求教于歐陽中石,1985年考入了其主辦的首師大中國書法大專班,。 2005獲得首都勞動獎?wù)?。其書法作品入選新加坡第一屆國際書法大展、北京第二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北京國際書法邀請展,、2003南韓世界書法雙年展、99日本20世紀書法大展,、98法國巴黎中國書法藝術(shù)大展,,并多次在全國書法展中獲獎,。全國第四、五,、七屆全國書法展中作品入選并獲獎,,第六屆全國書法展入選。全國第三,、六屆中青年書法展入選,,全國第四屆中青展獲獎;全國第五,、七,、八屆中青年書法展評委,全國第九屆書法展評委,?!吨袊鴷ā贰ⅰ稌ā?、《美術(shù)研究》,、《書法之友》、《榮寶齋》,、《十方書道》,、《書法文獻》、《書法報》,、《書法導(dǎo)報》,、《中國書畫報》等多種報刊進行專題介紹。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欄目,、北京電視臺財經(jīng)頻道書畫名家欄目,、中國教育電視臺《藝壇之子》欄目為其作專題介紹。其作品被中南海,、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出版有《大篆基礎(chǔ)入門》,、《聯(lián)語書法篆書卷》、《篆書基礎(chǔ)教程》,、《篆書實用章法》,、《篆書字帖》,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培訓(xùn)中心教材《篆書》以及《當代書法家精品集-王友誼卷》,、《王友誼書法作品精選》,、《大匠之門·王友誼書法作品集》》、《中國最具學(xué)術(shù)與市場潛力書法八家·王友誼卷》,、《大家之行》等,。2007年至2010年,,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國學(xué)經(jīng)典《四書·王友誼大篆寫本》的創(chuàng)作,,并由中國線裝書局正式出版發(fā)行,,全書4函24冊,計六萬七千余字,。同年,,還出版了《說文解字敘·王友誼篆書寫本》,并主編《歌詠平谷詩文集》,。2011年紫銅版《四書·王友誼大篆寫本》工程竣工,。中國書法院《翰墨千秋》院展。2012年上海書法雜志《尋找優(yōu)秀范本三十家入選并刊專題,?!镀跷凝S藏印》十五卷本由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其中含《道德經(jīng)·王友誼大篆寫本》印譜一卷《道德經(jīng)》印譜四卷,?!缎慕?jīng)》印譜五卷?!斗鹫f吉祥經(jīng)》印譜一卷,。《梅花詩賦》印譜一卷,?!斗疬x像·天干地支》印譜一卷?!蹲杂糜 酚∽V二卷,。《三字經(jīng)·王友誼大篆寫本》由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同年作品被選入全國首屆當代書壇名家系統(tǒng)工程“三名工程”書法展,。并榮獲中國書法領(lǐng)域最高獎—蘭亭藝術(shù)獎。
|
-
-
221219sxhh3dd84dx7hb1i.jpg (56.93 KB, 下載次數(shù): 0)
-
-
上元雅集賦
劉長煥
溯古德之高風(fēng),,贊文人之傾慕。仰群賢以同暉,,欣嘉期而相遇,。承古開新,護乾元之獨步,;弘文揚道,,遵圣人之所行。若夫杏壇設(shè)教,,秉中而化育,;博施濟眾,,至善之契悟。 輔仁之心,,靈通群品,;人倫之重,輅發(fā)有規(guī),。若夫鄴下連席,,風(fēng)骨悠悠;金谷吟句,,詩騷傾訴,。曲水流觴,舞雩之同聲,;竟陵倡和,,八友所相顧。洪都新序,,秋水長天,;香山九老,紫光煙暮,。西園大雅,,翰墨淋漓;揚州盤桓,,月迷津渡,。踵前賢之幽跡,惟妙心之可度,。 今有文會,,地盟京畿,期擇上元,。雕車華彩,,境界何異稼軒;采英擷萃,,名士同登竹林,。軒轅高臺,飄飛大雪之詩,;玉皇寶殿,,妙觀無欲之境。滄桑石器,,煙雨斑駁,;上宅陶塑,精巧神工,。文峰映照,,跌宕迂回,;魁閣傲然,人天所寶,。 于是,,人因地靈,地因人杰,。平谷崢嶸,,郁郁乎文。友誼舉旗,,名家響應(yīng),;滋蘭樹蕙,云集鳳翔,。壇坫卓犖,,發(fā)川原之錦繡;簋彝玄奧,,啟一代之人文,。至若甲骨龜紋,述三代之圣哲,;石鼓蒼茫,,集風(fēng)云而藏膺。史籀屈曲,,乃忍辱之外化,;鐵線剛直,克心氣而內(nèi)斂,。數(shù)不盡綿延之中鋒,,敘不完千秋之變化。一篆之筆而囊括百家,,一管之毫而攝持萬法,。 至若頑伯傳承,悲庵收藏,,老缶恢弘,,鼎堂博考。斐然方家,,俱成往事,!觀今鑒古,俟于時賢,。爾乃蕓窗幾案,雅量幽深,,契文嚶鳴,,百家可友,!對毛公之斑斕,研倉頡之所造,。習(xí)祭酒之說,,守書道之本。陶冶情性,,點滴發(fā)乎宇宙,;成就智慧,纖毫尤當鏡鑒,。長者揮毫,,學(xué)者切磋,開海內(nèi)之新風(fēng),,鑄九州之學(xué)范,。雅集正道,頌華夏之復(fù)興,;明德修身,,薦精誠于谷主。師輩首倡,,彰時代之妙音,;弟子賡續(xù),譽天心于四海,。陰陽無礙,,直達本體,截斷眾流,,豈賴言語,?同仁游藝,上下謙懷,。歸根玄門,,天地一堂!感春風(fēng)之沐浴,,彤管合奏高山,!嘆一方之佳境,翰藻必彰九土,! 贊曰: 上元雅會,,平谷風(fēng)高。書法千秋,,巨擘揮毫,。少長咸集,至臻要妙。 追慕高古,,生面別造,。如切如磋,亙古之道,。芝蘭芳馨,,立心遠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