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遍身浮腫效方——鯉魚湯 錄自《當代中醫(yī)醫(yī)案醫(yī)話》第400頁 民國四七年八月間,,有馬××者,男,,五八歲,,宜興人,水泥工人,,患偏身浮腫,,已有數(shù)月,曾用中西藥治療無效,,后邀余治療,,當即用古方鯉魚湯(以活鯉魚一條,約重十兩,,去鱗,,將肚剖開,去盡腹內雜物,,干拭干勿見水。另取綠礬五分,,松蘿茶二錢,,大蒜頭八瓣,一并納入魚腹之內,。然后將含藥之魚置于瓷盆內,,隔水蒸熟,取出,,去肚中藥物,,食魚肉和汁)。同時用蓋屋稻草煎湯,,入腳盆內,,旁坐熏之,。待湯稍溫,再洗遍體浮腫處,。如此內外兼施,。數(shù)日后,浮腫從頭至足逐漸消退而愈,。用此方切忌鹽醬,。病愈后四個月內,亦不可食鹽醬,。按:鯉魚能治水腫,,載于各家本草,故療效甚佳,。此外有鱧魚(即俗名黑魚)治水腫,,效力更好。 評注: 魚類是人類食譜里面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鯉魚,,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功能健脾開胃,,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其功效,,在《現(xiàn)代中藥學大辭典》一書中總括有五:用于 1病后體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2胃脘脹痛或反胃吐食,,可與花椒,生姜等同用 3脾濕腫滿,,小便不利,,腳氣,妊娠子腫,,常與赤小豆配伍 4咳嗽氣逆,,配川貝母,萊菔子等 5妊娠胎動不安,,產后乳汁不下,。 此外,還可用于水瀉,,下痢,,黃疸及外治癰腫。內服:煮食60-250克,,或焙研為末服,。外用:煅研為末調敷,。 《本草綱目》:甘平無毒,煮食,,下水氣,,利小便。燒末能發(fā)汗,,定氣喘咳嗽,,下乳汁,消腫,。鯉魚乃陰中之陽,,其功長于利小便,故能消腫脹,,黃疸,,腳氣,喘嗽,,濕熱之病,。作經鲙則性溫,故能去痃結冷氣之病,。燒之則從火化,,故能發(fā)散風寒,平肺通乳,,解腸胃及腫毒之邪,。 《本草拾遺》:肉主安胎,胎動懷妊身腫,,煮為湯食之,,破冷氣痃癖氣塊,橫關伏梁,,作鲙以濃蒜齏食之,。 現(xiàn)代吉林任繼學氏就有介紹運用“千金鯉魚湯”等方法治療慢性腎炎的經驗(見《懸壺漫錄》)。歷代運用鯉魚的經驗,,均喜好與赤小豆,,砂仁等藥物為伍使用。赤小豆俗稱紅豆,,菜市均有售之,。其具備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等?,F(xiàn)代運用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等均佳,。 2治全身水腫——鯽魚砂仁甘草湯 錄自《吉林中草藥》 鮮鯽魚1條,砂仁面6克,,甘草末3克,,將魚去鱗及內臟,洗凈,,將藥面納入魚腹中,,用線縫好,清蒸熟爛,。分3次當菜吃,。(忌鹽、醬20天) 評注: 鯉魚鯽魚均擅消水腫,,鯽魚湯是民間用于產后下乳汁的佳肴,,其效驗早已深入人心?!吨腥A本草》記錄鯽魚藥性如下: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功效主治: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通血脈。主治脾胃虛弱,,納少反胃,,產后乳汁不行,痢疾,,便血,,水腫,癰腫,,瘰疬,,牙疳。而在使用注意里面說到:熱疾者尤不宜食之。多食動火,。對鯉魚,,《本草衍義》也講“食之,多發(fā)風熱”,,可見風熱者慎服,。由此可見,忌口不能不講,。 鯉魚鯽魚均可與赤小豆等伍用煲湯,,有報道赤小豆鯽魚湯不僅僅適合腎病綜合征引起的水腫患者食用,也適合因心臟,、肝臟等疾病引起的水腫以及婦女更年期水腫,、妊娠水腫患者服食。對于正常孕婦懷孕后水腫(即妊娠水腫),,鯽魚鯉魚分別與赤小豆煲湯均可,,真能夠解除孕婦水腫尤其腿腫的一大煩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