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磅礴永定河河道
石景山位于首鋼公司廠區(qū)內(nèi)的西北隅,她“東臨帝闕,,西瀕渾河”,,異峰突起,雄踞在永定河東岸,。山峰之下煙波浩淼的永定河水,,自西迤邐而來,向南蜿蜒而去,。夕陽下的河邊,,雪白的鴨鵝自由自在游弋嬉戲。一望無際的河灘上,,一群群搖頭甩尾低頭覓食的牛羊,,在綠草茵茵的地上留下斑駁的身影。彌散在霧靄中的村莊若隱若現(xiàn),,紫霧縈繞的西山若即若離,。站在石景山山巔之上,河光山色交相輝映,,一幅田園牧歌般的風景,,如詩一樣的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
首鋼廠區(qū)之晨
山名的美麗傳說
石景山在歷史上各朝代有過石徑山,、濕經(jīng)山,、駱駝山、石經(jīng)山和石景山等多種稱呼的名字,,而每個山名都給我們留下一段美麗動聽的傳說,。
古時的石景山有一條山石古徑可達絕頂?shù)慕痖w寺,因寺中香火極盛,人們往來山上山下,。老人策仗而行,,小童嬉戲而上。年深日久踩踏出山間的石徑小路,,故而被稱為石徑山,。
濕經(jīng)山之名源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經(jīng)永定河的掌故,。傳說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得真經(jīng),,路過永定河,不慎經(jīng)書被河水打濕,,情急之下師徒將經(jīng)書攤開放在小山的巨石上晾干,,因而此山得名濕經(jīng)山,而那塊晾經(jīng)的巨石至今還留存在山上,。
石景山因其形狀似駝峰因而得名駱駝山,。清《天咫偶聞》載:“石景山,正臨渾河由西而來,。側(cè)面視之,,形正如伏駝之負物。駝黃色,,所負青色,。所以西山之下,明駝絡(luò)繹如貫珠也,?!?/p>
石景山上有一塊二十余米的巨石,傳聞此石是廟宇中僧人們 經(jīng)??探?jīng)的場所,,刻完的石經(jīng)版藏于山中的洞穴中,故又名為石經(jīng)山,。
石景山西臨渾河,,孤峰聳立,峭巖突兀,,井洞幽深,。登臨山巔的晉唐古剎金閣寺,極目遠眺,,,遠處的西山在云霧里飄忽不定,。收目近瞧,山腳下,,渾河一道,,自西蕩山而來,,向南揮然而去,山水之間的優(yōu)美景色盡收眼底,,因而石景山之名由此而來,。
美麗的石景山,給我們留下美麗的傳說,,而美麗的傳說,,又給我們留下許多古老動聽的故事,。
眾多的廟宇
石景山上曾經(jīng)建有大量的廟宇,,有的金碧輝煌,有的靈幽秀美,,其顯著的特點是佛道兩教和諧并存,,構(gòu)成了石景山特有的宗教文化景觀。
石景山頂部的金閣寺曾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它建于晉唐時期,。明正德十二年,太監(jiān)朱寧重修金閣寺,,曾改名為石徑山寺,。據(jù)《明武宗實錄》載:“正德十二年(1517年)五月,上微行至石經(jīng)山,,經(jīng)玉泉亭數(shù)日乃還,。石徑山寺,朱寧所營建也,,窮極壯麗,,乃邀上幸焉?!?/p>
凈土寺石碑亭
萬歷三十七年,,石徑山寺被募捐重修,易名凈土寺,。寺院中的塔高十余米,,整座塔呈現(xiàn)唐代的建筑風格,南有石道可攀登上塔,,磚筑青石塔基雕刻著大力神王和梵花,。塔的四周各有四個方形和圓形的神龕。清人于敏中所寫的《日下舊聞考》中記載:“山巔有塔,。塔下南北為城關(guān),,南門額曰舍利寶塔。高約四丈余,,四正作方屋如閣,,四隅作圓屋如亭,,內(nèi)皆塑護塔神像,蓋即金閣寺塔,?!苯痖w寺是石景山佛教建筑群中的標志性建筑。它具有上千年的歷史,,比京西門頭溝的潭柘寺建立的時間還要早,。“先有金閣寺,,后有北京城”的說法,,曾在民間廣為流傳。試想當年,,無數(shù)文人墨客登上石景山山顛的金閣寺塔極目遠眺,,云霧之中的西山若隱若現(xiàn),腳下奔騰不息的永定河水波濤,,給他們憑添了多少吟詩賦詞的文風雅趣和浪漫柔情,。如今,金閣寺早已不存,,代她而立的是首鋼公司近些年所建的功德閣,,可她那曾經(jīng)聳立在高山之巔、孤峰遠眺玲瓏秀美的身影,,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p>
玉皇殿
石景山半山腰的玉皇殿,殿廡高大,,金碧輝煌。玉皇殿內(nèi)供奉著道教最高的神仙——玉皇大帝,,他是道教至高無上的鼻祖,。玉皇殿建于唐代的武德年間,,在明代由萬歷年間的大太監(jiān)王體乾捐資重新修繕,,并改名為天主宮,殿前聳立的石碑就是重修時所立,。
石碑碑首鐫刻著在海水之上的祥云朵朵,刻工細膩傳神,,上書“重建石景山天主宮記”的篆體字跡。碑座雕刻著的圖案是江牙海水上托起橢圓形“包袱”中朵朵盛開的?;?,海花之上是在祥云中飛翔的一只只仙鶴,,造型生動典雅,,圖案精巧秀美,。碑身正中鐫刻的文字記述:“神京之西四十里許,,山曰石經(jīng),,又云濕經(jīng),,亦名石景,惟山雄峙一方,,高接云漢,,鐘靈秀之氣,,郁造物之英,,真為燕都第一仙山也,。”整座石碑端立在玉皇殿前,,氣宇軒昂,,古樸凝重,,彰顯出皇家氣派,。
碧霞元君殿 石景山上道觀寺廟眾多,,保存最為完整的應(yīng)屬位于山南坡建于明正德年間的碧霞元君廟,。碧霞元君廟,明太監(jiān)錢寧始建于正德年間,。 錢寧是明武宗正德皇帝近侍太監(jiān),,深得寵信,賜皇帝姓,朱寧,、錢寧實為一人。錢寧在正德年間修建的碧霞元君廟和重建的石徑山寺,,描述上均用了“窮極壯麗”四字,,足見二建筑規(guī)模宏大,。碧霞元君廟,,也是天仙圣母廟,。它們是一座整組建筑的道教廟宇,其中包括碧霞元君殿和子孫院,、戲臺等建筑,。登上碧霞元君廟西側(cè)的數(shù)級臺階,是碧霞元君殿的主殿,,殿廡坐北朝南,,殿闊5間,,進深3間,殿堂正中,,須彌座上端坐著“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從殿后的石梯拾階而上,,山崖之下正在修建的是元君二殿,。它與還源洞等洞窟近在咫尺,。碧霞元君殿依山而建,順山勢遞增,,周圍蒼松翠柏環(huán)繞,,呈現(xiàn)出非凡的氣勢。 據(jù)道家傳說,,碧霞元君是東岳大帝像前的玉女,,主管招人魂魄、生壽短長,、保佑子孫興旺諸事,。明人劉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記述:“元君者,,漢時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石像仆,。至唐,,童泐盡,,女淪于池,。至宋真宗封泰山還,,次御帳,滌手池內(nèi),,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滌之,,玉女也,。命有司建小祠安奉,號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泵髑逡詠碇撩駠陂g,,以碧霞元君廟為中心的石景山廟會每年都在此地舉行。據(jù)說陰歷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的誕辰,,石景山廟會是圍繞著慶祝碧霞元君誕辰舉辦的,。石景山廟會在陰歷的四月十五前后三天進行。屆時,,山道兩旁商棚鱗次櫛比,,山上山下往來趕廟會的香客絡(luò)繹不絕,他們燒香拜佛,,求子求福,,祈盼天仙保佑。
明世宗嘉靖帝繼位后,,因嫌錢寧引誘前朝正德皇帝整日耽于淫樂,積惡太多,以“誘帝微行”罪名處死錢寧,。僅殺其人還不足以泄心頭之恨,,嘉靖帝逐派卸史三員將其所建的廟宇悉數(shù)拆毀。現(xiàn)存的石景山碧霞元君廟為明神宗萬歷年間太監(jiān)董常侍重建,。雖不如錢寧所建“窮極壯麗”,,但仍吸引附近眾多的善男信女前往焚香祈禱,求子求福,,企盼吉祥富貴,、福壽子祿。
碧霞元君廟在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有《重建石景山大殿碑記》的碑文記載修繕的經(jīng)過,。清末至民國初期,該地還成為外國人租借休息的別墅之一,?!段魃矫麆儆洝酚涊d:“此處為西人租住,然西人甚和藹,,不禁游者,,蓋亦因此處游人不輕到故也?!?/p>
七.七事變之后,,日寇侵占華北,石景山成為日軍監(jiān)視山下煉鐵廠中國工人的制高點,,山上古建筑遭到空前的破壞,,碧霞元君廟也難逃厄運。解放后,,石景山回到人民的懷抱,,碧霞元君廟也得到了新生,。
古樓 古井 古洞 古字 古柏
古井
沿石景山南坡寬闊的道路攀援而上,,首先看到是道旁的一口古井,。古井用鐵欄圍護,,井口雙眼,,井臺與地表持平。兩井口直徑各約30公分,,整座井筒直徑大約2米,。從井口架設(shè)的轆轤來看像是一口畜力提水的古井,。古井被叢生的雜草和青蔓枝葉遮蓋,黑洞洞的井口深不可測,,就像它久遠的年齡一樣無法猜測,。年老的古井,,帶走了它曾經(jīng)的風塵歲月,,同時,,也把它的脈絡(luò)之根深深的扎在石景山中,。今天,,古井也成為考證石景山悠久人文歷史的依據(jù)之一,。從古井所處的位置看,,應(yīng)是碧霞元君廟古建筑群落中僧人們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東天門
走過古井不遠,,路南一座二層過街樓似的建筑,,就是東天門。他聳立在道旁的臺基上,,座西朝東,高十余米,。一層大約7——8米的樣子,,虎皮墻身,,中間是拱形門洞,,門洞為內(nèi)磚外石,,寬約近2米,,高約3米,進深約5米,。石質(zhì)的門額無字,門洞兩側(cè)虎皮墻山上鑲嵌著刻工精美的楹聯(lián)石,。二層高約3米,,3間磚木結(jié)構(gòu)??矇ι鲜悄局频母翊埃宽敒閱伍苡采骄砼镯?,灰筒瓦,。座落在路旁肅穆莊嚴,、古樸凝重的東天門,,向哨兵一樣,,審視著山下的一切,。過了東天門不遠是碧霞元君廟和碧霞元君殿的建筑群落,。
凈土寺碑座圖案
沿碧霞元君殿西行,是明許用賓撰書的《重修凈土寺添置田畝碑記》的碑亭,碑上云,,“金閣寺自晉唐以來所藏石經(jīng),碎而言斷,,巖穴鮮有藏焉?!闭驹诒ぶ绿淄?,石景山峭壁如刀削斧砍一般,,峭壁之上“石經(jīng)山”三字依稀可辨。
孔雀洞
孔雀洞位于峭壁之下,,洞上石額從右到左雕刻著孔雀洞三個大字,。石額的上方,,有兩株從墻縫間頑強生長出來的古柏,,婀娜多姿,酷似孔雀的尾巴,。進入孔雀洞,,洞中有五,、六平方米,穹頂上雕鑿的痕跡一溝溝,、一坎坎歷歷在目,、觸目驚心。
孔雀洞中的佛像
迎面墻上的佛龕里,,是一尊站立的石佛,。右手自然垂落,左手屈肘腰間,,左腕上的佛衣輕盈飄灑,,整座石佛像體態(tài)豐滿、生動傳神,、氣度不凡,,呈現(xiàn)唐代的石雕藝術(shù)風格,只可惜歷經(jīng)歲月的風雨,,佛像面部的五官和右手被無情的洗去,。面對石佛像,古人雕鑿藝術(shù)的鬼斧神工,,讓我們今人嘆為觀止,。清于敏中寫成的《日下舊聞考》里記載:“石徑山孤峰特立,洞皆鑿石而成,?!接惺?jīng)臺、普觀洞,、普安洞,、還源洞、孔雀洞諸勝,?!?/p>
萬歷皇帝手書石刻
沿石佛兩側(cè)的轉(zhuǎn)角石梯攀援而上,二層是石欄圍成的晾經(jīng)臺,臺北山壁的石洞里北墻上是三個挖鑿的空無一物的石龕,,石龕邊沿石刻的紋飾還清晰可見,。沿著山壁甬路繼續(xù)向東前行,,穿過石券墻門,幾個陡峭的拐角石階之上,,又一石洞進入眼簾,,石洞旁側(cè)的石壁上,一塊石巖被打磨的光滑平整,,上面鐫刻著“靈根古柏”四個滄勁有力的楷體字,,那是明萬歷皇帝登石景山查看永定河水勢時,,留下的筆跡。明人劉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一書中記述:“萬歷戊子(1588年)九月十六日,,駕還自壽宮,駐蹕功德寺,。明日,,幸石景山,觀渾河,?!?清人查慎行在他的《人海記》中也曾寫到:“石徑山亦有古柏一,萬歷初,,上過之,,御書靈根古柏四字,?!?/p>
明清兩朝的皇帝,慣于在石景山建廟祭祀,,祈求平安,。他們在督查永定河水利工程之余登山臨水,舒展一代帝王安邦治國的情懷,。清康熙皇帝登上石景山后感慨不已,,留下了“石景遙連漢,,渾河似帶流,,滄波日滾滾,浩淼接皇州”的著名詩句,。
沿崖壁東行,,券墻門一旁的是還原洞。據(jù)專家分析,,還源洞系道教文化所開創(chuàng),。石景山上的所有佛洞依山而建,雕鑿而成,。在諸多石洞上方的巖壁縫隙間,,頑強長出的很多古柏,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樹干斑駁,,樹葉蒼翠蔥蘢,生機盎然,,在山壁間的甬道上灑下一地綠蔭,。
本來洞
孔雀洞迤東的平臺上,,是本來洞,,透過閉鎖門的縫隙,,看到墻上刻工精細的阿彌陀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神態(tài)安詳平和,。洞旁的通風窗被設(shè)計成古錢幣的形狀,,體現(xiàn)了設(shè)計者的匠心獨具。本來洞是原金閣寺眾多的佛教洞窟之一,,佛教禪宗有一個分支——牛頭宗,。牛頭宗主張“本來無事”,本來洞因此得名,。
雙眼井
本來洞旁的雙眼古井為2004年出土復(fù)原,,井口綠絨絨的苔蘚,驗證了它經(jīng)歷過風霜雨雪的年代,。
本來洞石匾
石景山,,這座“仙山”目睹了中國北方最大的鋼鐵廠在這里拔地而起,見證了北京鋼鐵工業(yè)的歷史,、首鋼公司建設(shè)的滄桑,,從此開啟了它和鋼鐵聯(lián)姻的傳奇,,成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曲折歷程的一個縮影,。曾經(jīng)廟宇眾多、香火繚繞的石景山,,也漸漸變得孤寂,,不被世人所知。
如今,,一座山和一部鋼鐵史的天然交融,,成為石景山文化的一部分,正在悄悄的向我們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