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自稱云亭山人,,山東曲阜人。他是清初詩人和戲曲家,,以一曲《桃花扇》而名著于世,。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三十九歲的孔尚任奉命隨從工部侍郎孫在豐前往淮揚(yáng),,疏浚黃河海口,。直到康熙二十八年冬天,,孔尚任離淮返京,此間所作詩文匯集為《湖海集》十三卷刊行,。
康熙二十六年三月,,孫在豐等因懈怠河務(wù)、唯利是圖而被撤回,,孔尚任未參涉其間得以繼續(xù)留任,。五月,孔尚任督工至興化,,寓居拱極臺并以此地為行館,。此后孔尚任結(jié)交了許多興化文人,,他們在拱極臺詩酒唱和,留下了大量詩篇,??咨腥斡H筆題寫“海光樓”,并于十月二十四日懸額拱極臺上,,黃云,、繆肇甲、朱國琦,、李沂、李淦等參與落成典禮,。
興化菜花在孔尚任的記憶中留下了美好印象,。
“席散一拱,不意遂有三月之闊,。紅橋煙雨,,游人買醉,仆乘小輿往來其間,,羨煞旗亭,,恨無一知己者強(qiáng)來捉袖,此際不得不憶足下耳,。昭陽城外,,菜花黃否?去年風(fēng)景,,結(jié)想魂夢,,不知何時駕小艇,泛輕波,,晤足下于黃金世界,,一飽窮眼也!”(孔尚任《答王歙州》)
此信當(dāng)為孔尚任離開興化后收到王熹儒信件所作的回復(fù),,信中對王熹儒的夸耀可能是文人間的客套禮儀,,但是對昭陽城外菜花的懷念之情誠為發(fā)自肺腑?!罢殃柍峭?,菜花黃否?”的發(fā)問表明早在清朝初年菜花已經(jīng)成為興化縣城的名片,,那連綿不絕的菜花海洋是孔尚任心里的“黃金世界”,,如此“四美具,二難并”的境界誰人不向往焉,?
清初以降,,作宰興化的地方官皆鐘情于菜花,,然留下的詩文作品卻不多。雍正九年,,知縣汪芳藻在興化文人任陳晉的陪伴下乘舟賞菜花,,任陳晉有《看菜花》一詩記之,“一棹平沿郭,,千流暗匯村,。水香紛過岸,花徑曲成門,。繡被人謳鄂,,黃裳象擬坤。河陽處處錦,,不隔武陵源,。”
任陳晉為清代興化著名的學(xué)者,,精于《易》學(xué),,“日坐小樓玩《易》,雖家人罕見其面”,,“繡被人謳鄂,,黃裳象擬坤”是其學(xué)問的體現(xiàn),用典故,、易象之學(xué)來寫菜花之美,,誠可謂以學(xué)問為詩的典型。汪芳藻,,字蓉洲,,休寧貢生,雍正九年由教習(xí)知縣事,,在任三年,,以經(jīng)術(shù)潤吏治,凡語言,、文字皆足振勵風(fēng)俗,,興化士民咸頌政聲。學(xué)者和知縣同舟賞花是清代興化文教興旺的體現(xiàn),,數(shù)百年后再讀《看菜花》倍覺親切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