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底獲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首年招生工作,計劃在內(nèi)陸17個省市招收本科生300人左右,。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該校像“夾縫中的樹苗”剛冒芽。中新社發(fā) 賈思玉 攝 中新社香港5月11日電 題:專訪香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夾縫中的樹苗”剛冒芽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過去一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和大學同仁接連現(xiàn)身7個城市,,為考生和家長答疑——拿著國家教育部剛“出爐”還帶著熱氣的批文,中大(深圳)首年招生啟動,。 “我們是剛落土的種子,,稍微發(fā)點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徐揚生的臉上看不到“破土而出”的喜悅,,他自言每天如履薄冰,因為要呵護一株“在夾縫中產(chǎn)生的樹苗”,。 辦學不敢“偷工減料” 中大(深圳)以合作辦學模式落戶深圳龍崗,。“你們能保證教育質(zhì)量和學術水平與港中大一致,、甚至更高嗎,?”人們通常會問。徐揚生一遍遍解釋,,從教學模式,、專業(yè)設置到教授及院長遴選,中大(深圳)的運作和學術評估由港中大主導,。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長為港中大校長。合格畢業(yè)生將授予港中大學位,。 今年,,中大(深圳)面向內(nèi)陸17個省市投放招生名額,預計收300人左右,?!皩幦蔽銥E,”徐揚生直言,,“要達到跟港中大一樣的水準,,不光師資要一樣,學生的質(zhì)量也要一樣,?!?/p> 一樣的還有學費——每學年大約9.5萬元人民幣。但徐揚生強調(diào)中大(深圳)絕非“貴族學?!?,“要聘請國際一流的教授,要保證高質(zhì)量教學,,我們不敢‘偷工減料’,。”該校的經(jīng)費來源包括學費,、捐款和科研資助,,其中學費是主要資金后盾?!拔覀兊娜兆硬⒉话惨?,經(jīng)濟上有很大壓力,。”徐揚生指,,港中大100多棟建筑都由社會人士捐建,,相形之下,內(nèi)陸社會辦學力量還很薄弱,。 不過,,為鼓勵學業(yè)優(yōu)秀但家境貧寒的學生報考,中大(深圳)“事先張揚”,,稱已征集到捐款,,三分之一乃至更多學生可獲得獎學金或助學金資助,包括覆蓋四年學費和生活費的全額獎學金,。 “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 徐揚生曾說,中大(深圳)開設的專業(yè)符合未來十幾,、二十年珠三角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訪問后,記者才知道他這樣說的底氣,,原來學校做了大量調(diào)研,。徐揚生自己就搜集了內(nèi)陸尤其是珠三角、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優(yōu)質(zhì)高校的專業(yè),,并做了對比研究,。 “比如說,深圳要建國際金融中心,,需要至少3000名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再比如,在生物醫(yī)藥工程領域,,深圳是中國第二重鎮(zhèn),;新能源、基因?qū)W領域也一樣……” 由此,,徐揚生進一步指出:“我們在深圳辦學的初衷之一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p> 師資方面,,中大(深圳)正在全球進行招聘,其中院長或資深師資通過國際獵頭公司招攬,。徐揚生介紹稱,,目前3位副校長已報到,,第一年開設的市場營銷、國際商務和經(jīng)濟學3個專業(yè)的師資也已準備就緒,,不少教授是長期在國外工作或于海外頂尖高校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 “培養(yǎng)引領者而非跟隨者” “中大(深圳)用什么打動這些海外人才呢?”記者問,?!暗谝唬麄冋娴南霝閲医逃聵I(yè)做點事,;第二,,他們希望有與國際接軌的研究教學環(huán)境;第三,,待遇不能比海外差,,”徐揚生一語道破,“這些人才不是沖著錢來,,但留住他們需要錢,。” 實際上,,徐揚生就是位“海歸”,。他出生于浙江,青少年時期趕上“文革”,,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考上大學,,后赴美國留學繼而工作,1997年香港回歸前到港中大任教,。這位下鄉(xiāng)插隊時的小學代課老師,,如今成為科學家、院士,、校長,,始終心懷教育。 “有人說,,中國近代前一百年的歷史就是‘海歸’如何帶動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過程,,我同意,那后面一百年呢,?如果還是這樣,,我為中國感到悲哀,”徐揚生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培養(yǎng)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保ㄔ瓨祟}:《專訪香港中大(深圳)校長:夾縫中的樹苗剛冒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