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山風景區(qū)位于承德市區(qū)西南30里處,有兩顆巨大巖柱南北排開,,比肩而立,,狀似寶塔,峰頂各有磚塔一座,,故名雙塔山,。兩峰高低大體相同,北峰粗大,,高40余米,,周長74米;南峰上粗下細,,周長34米,。雙塔山陡直而立,高不可攀,,近代無人上去過,,峰頂磚塔何人、何時,、何故所建,,不得而知,一直是個謎,。
今人用望遠鏡觀測,,發(fā)現(xiàn)南北兩塔形狀不一,北塔為圓錐形,,南塔為四方形,。北峰頂?shù)拇u塔高約2米,圓錐形,,無門,。南峰頂磚塔座北朝南,高5米余,,方形,,邊長2米多,門高約1.5米,,寬1.3米,,四角置木據(jù),,有鐵棍挑出,上掛銅鈴,。東,、西、南三面墻是青磚壓縫,,北墻齊縫直茬,。
從目前保存在承德博物館中據(jù)稱是磚塔上墜落的石佛看,就佛像花紋,、手勢,、背光圖案鑒定,,是遼代以前遺物,,磚塔應是遼代契丹人所建,距今已逾千年,。故雙塔山頂上“小廟”(磚塔)的建設年代應在遼代以前,。
《承德府志》記載:“東塔(南峰)之巔有古廟,不詳何人所建,,已就傾圮,,旁有一小碑鐫“王仙生”三字”。清人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說:“山莊(避暑山莊)之西有雙塔峰,,亭亭對立,,遠望如兩浮圖,拔地涌出,,無路可上,,或夜聞上有鐘磬經(jīng)唄聲,晝時有云片往來,。乾隆庚戌(五十五年,,1790年),命守吏構(gòu)木為梯,,遣人登視,,一峰周圍一百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幾一香爐,,中供片石,鐫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圍六十二步,,上種韭二畦,塍畛方正如園圃之所筑,,是決非人力之所到,?!痹摃€說:“香爐下有草鞋—雙,供桌上有舊書一本”,?!熬嚯p峰里許,有關帝廟住持僧悟真云:乾隆壬寅(四十七年,,1782年),,一夜大雷雨,雙塔峰墜下一石佛,,今尚供廟中,,然僅粗石一片,其一面略似佛形而已,?!?/font>
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有一年命人搭構(gòu)云梯,,想親自上去看個究竟,。上去之后,他看到小廟里有燒香誦經(jīng)的痕跡,,廟里面有神龕,、石幾、香爐,、小石片,,石幾上擺一部舊書,石幾下放一雙草鞋,,廟前有兩畦韭菜,。仔細翻看,發(fā)現(xiàn)一塊小石片上有幾個字,,其中一個字——左邊有一個單人旁,,右邊是一個山字下邊加一個生字,乾隆爺與紀曉嵐誰也不認識這個字,。呵呵,,說實話,我也認不得這是一個什么字,!考考你,,你認識這個字嗎?
雙塔山山奇,、水奇,、林奇、石奇,、塔奇,、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攢成了奇異的自然景觀,。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在雙塔峰頂建造的兩座古塔更給整個景區(qū)增添了神秘色彩。
兩座石峰均有40余米高,,而且上大下小,,看起來晃晃悠悠的,古人是怎么上去的,?又是如何修建的磚塔,?多少年來讓世人詫異不已!再加上那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字,,這給本已神秘的雙塔傳奇又添上了更加神奇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