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紅梅樁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綠梅樁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紅梅樁
賣花漁村,,不養(yǎng)魚只養(yǎng)花,只賣花不賣魚,。 有朋友問,,這個(gè)村名有意思,,漁村就漁村,怎么還來個(gè)賣花? 地方上叫慣了,,也沒有注意,,反正在徽州,一說到梅花或者梅樁的,,都知道徽州歙縣賣花漁村的最有名,。這次去賣花漁村采風(fēng),詢問了一位叫洪討飯的老人,,才把這個(gè)賣花漁村搞清了一二,。 洪討飯說,他的名字是小名,,今年也67了,,三個(gè)孩子已成家立業(yè),老了,,還是一把鋤頭一把剪刀,,在梅地里一走,到梅林一轉(zhuǎn),,栽上幾棵梅樁,,修剪幾把梅枝,踏實(shí),。討飯說,,他就是樂觀又是個(gè)喜像,不缺錢花,,有這些梅樁花木,,夠他生活也夠他抽煙的了。 說起村子的來歷,,討飯老人來了勁,。他說,賣花漁村,,實(shí)際上叫洪嶺村,。村子里有條唯一通往山外的山嶺叫洪嶺,洪嶺村因此得名,。洪嶺村聚居著都是唐末遷徙來的洪姓家族,。討飯老人有點(diǎn)興奮。他的祖上有個(gè)叫洪必信的,,是個(gè)讀書人,特別喜歡梅花,,在他的房前屋后種植的全是梅花,,以至于號(hào)稱梅窗居士,。 他的愛好和培植技術(shù)被子子孫孫所傳承,村里家家戶戶都種了梅,。我們說,,洪嶺村沒有名氣,賣花漁村名氣大,。討飯說,,賣花漁村,不養(yǎng)魚只養(yǎng)花,,只賣花不賣魚,。你們要是站在洪嶺嶺頭看洪嶺村,村子是四面環(huán)山,,地處山坳里,,形如鯉魚狀。村頭像魚嘴,,村腰如魚肚,、村腳似魚尾,好像一條荷包鯉魚從山上游向外面的世界一樣,。 我們被討飯老人的介紹迷住了,。討飯老人接著說,他們是洪姓,,洪姓喻水洶涌,,村子是魚,魚得水則家丁興旺,,富裕延年啊,。所以,在魚形村的魚字加了個(gè)三點(diǎn)水,。他說,,他們?cè)诔岳献孀诘娘垼献孀趥飨聛砹朔N梅技術(shù),,如魚得水,,子孫受益哦。 我們說,,你們的老祖宗厲害,!厲害就厲害在千年前就給子孫留了飯碗,厲害在千年前就懂得了市場(chǎng)營銷,,把廣告詞都給你們策劃好了,。老人不解,我們說,你看,,有洪嶺村的村名不叫,,叫賣花漁村。賣花漁村,,不養(yǎng)魚只養(yǎng)花,,不賣魚只賣花——多好的廣告詞啊,加上你們梅樁又藝術(shù),,千百年來已經(jīng)是品牌了,,培育出來的花木梅樹好銷啊,! 討飯老人點(diǎn)頭稱是,,開心地說,他的小名叫討飯,,但沒有討過飯,,可能是他的父母要他健康成長,村里其他人也沒有討過飯?,F(xiàn)在路通了,,不用爬嶺了,車子一運(yùn)就可以點(diǎn)鈔票了,,日子還是好過的,。 問得漁村富何方,祖宗留有一剪梅,?!u花漁村!不養(yǎng)魚只養(yǎng)花,,只賣花不賣魚,。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紅梅樁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綠梅樁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老漢洪討飯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賣花漁村的梅林
擁抱徽州(85):賣花漁村一剪梅·賣花漁村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