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沒太搞懂大家對延期退休的義憤填膺,。如果多做一下老年生活的調(diào)查,我想會有一些人改變看法,。他們會變得熱衷于呆在工作崗位,,至少那還能給我們老去的日子帶來一些存在感。
我居住在一個老齡化相對嚴重的社區(qū),。2樓的老人從夏天被子女接來后,,門上就出現(xiàn)一則告示,拜托鄰居看到老人忘帶鑰匙坐在門口,,給其子女打電話,。
老太太有輕微的老年癡呆癥,炎熱的夏季,,她經(jīng)常孤獨地坐在樓道里,,老花眼鏡后面是一雙渾濁的眼睛。天氣冷了,,她常常站在小區(qū)的甬路上,,呆望來往的人群。她的背影常讓人對老去的遠景略感悲傷,。
盡管這是極端個案,,但其他老人的生活狀態(tài)也不容樂觀。按照目前的養(yǎng)老體制,,每位老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退休金,,多或者少差額巨大,從農(nóng)村老人的60元到政府機關退休干部的四五千元,,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活下去已經(jīng)基本解決,提高老年的生活質(zhì)量才是問題,。
每個城市都有若干離退休老干部活動中心,,但顯然,,這個場所不是提供給所有的老人。除此之外,,再沒有專門提供給老人的娛樂休閑場所,。
商場、公園,,甚至小區(qū)的活動中心,,不管陰霾多么濃重,老人們都按照自己的習慣,,從房子里出來,,落寞地走走坐坐,捱到飯點,,又慢慢走回去,。
老年人的娛樂項目老三樣:下棋、跳舞,、打麻將,。我們不理解大媽們占領了廣場和公園,可這城市里,,總要有你的我的老去的父母的休閑之地吧,?
市場需求是刺激交易繁榮的根本。在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里,,年輕的父母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而從胎教開始排兵布陣,,只生一個好的政策,也把父母對下一代的熱情體現(xiàn)在對孩子的娛樂項目消費上,。
所以,,各種兒童游樂場火爆得一塌糊涂,童裝的價格快趕上阿瑪尼,,老人想挑副老花鏡卻得到處找匹配的門店,。即使周末的全家出行,老人也往往是搭頭,。
退休后的日子,,在1-3年內(nèi)發(fā)揮余熱看護孫輩的任務結(jié)束后,老人會徹底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慌亂中,。
社區(qū)有幾位老人常撿拾塑料瓶和廢紙,,我甚至同情地給過他們一些家里積攢的這些廢品,當有一天,,我又給其中一位廢紙盒時,,意外得知,老人的退休金比我的工資還高,。因為在家太無聊,,搜集廢品成了她鍛煉的方式,。
和小孩子無知,對任何新鮮的游樂場所都要吵鬧著嘗試相反,,老人度過了大半生,對金錢的感悟經(jīng)歷頗多,,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模式下,,他們更愿意省吃儉用資助孩子買房甚至送孫輩到更好的幼兒園,哪怕這樣的決定掏空他們一生的積蓄,,他們也斷然不會像國外的老人買輛房車到處走走看看,。
周末的社區(qū),更像是探親大會,,各個年齡段的父母們帶著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紛紛回到他們的父母處,歡聲笑語從窗戶傳出來,,在周六的傍晚就提前謝幕,。年輕人越來越向往自由的生活,老人心甘情愿被蹭吃蹭住,,兒孫輩還不一定賞臉,。常回家看看都寫進了法律,,足見老人的生活多么的無助,。
農(nóng)村的冬季,老人們會一字排開揣著袖子蹲在墻根下曬太陽,,城市的老人,,無非把地點改在了居民樓下。鋼筋水泥限制了他們可以走的更遠,,活動區(qū)域日漸變窄,,慢慢地被固化在小區(qū)和超市之間的兩點一線,比上班時的日子還要無趣,。
打開電視機,,那些唱歌比賽和俊男靚女的期期艾艾,又不是他們的菜,。你會奇怪的發(fā)現(xiàn),,收音機還有市場,除了考四六級的學生,,都賣給了老年人,。他們愿意從那個小家伙里聽到別人的聲音,甚至對著它來幾句自言自語,。
有人說,,年輕人的讀書就業(yè)還沒有搞定,,小孩子的安全也沒有保證,什么時候退休還在待產(chǎn),,食品安全和環(huán)境污染那么多的問題都還在排隊等買單,。此處省略一百字。
可是,,每個人都有父母,,我們也終將會老去。改善我們老去的生存環(huán)境的辦法,,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關心我們的父輩的老年生活,,但顯然,我們這一代已經(jīng)背負得太多,,看起來和事實上都有些無暇顧及,。而指望政府出手,無非就是再多一部法律,。
聽起來似乎有些絕望,,而老去正以倒計時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