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擦法
涂擦法是將藥物制成膜劑或用適當?shù)娜軇┙?/span> ,取藥液涂抹患處治療癌痛的方法,。本法制劑簡單 ,使用方便 ,且止痛作用迅速 ,一日內(nèi)可反復用藥多次 ,止痛效果良好 ,患者樂于接受。李佩文等[1 6]采用元胡,、丹參,、臺烏藥、蚤休,、地鱉蟲,、血竭、冰片的 75%乙醇浸泡液涂抹痛處 ,平均止痛緩解率為 792 %,平均緩解時間為 642h,。強瑞耀等[1 7]取朱砂,、乳香、沒藥各 1 5g,、冰片 30 g ,用米酒浸泡的藥液連續(xù)涂抹痛處至疼痛減輕或緩解為止 ,適應(yīng)于各種癌痛,。
李園等[1 8]選用元胡、烏藥,、土鱉蟲,、丹參、紅花,、血竭,、冰片等藥物制成祛痛噴霧酊治療癌痛 54例 ,總有效率796 3%,優(yōu)于強痛定對照組7273%;在止痛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以及對不同程度的癌痛緩解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 (P <00 1 );動物實驗結(jié)果表明 ,該方止痛機理可能與導致初級傳入神經(jīng)末梢在脊髓內(nèi)釋放的P物質(zhì)減少有關(guān),。潘惟杰[1 9]用雷公藤根皮,、阿魏各 90 g ,白芥子、穿山甲,、生大黃,、肉桂各 30 g ,五靈脂、皂角刺各 2 0g ,蟾酥 1 0 g制成加味雷擊液膜劑涂抹痛處皮膚表面 ,治療癌痛 1 2例 ,顯效 2例,、有效 4例,、好轉(zhuǎn) 3例、無效 3例 ,無 1例發(fā)生皮膚過敏反應(yīng),。
3 灌腸法
適于胃腸消化系腫瘤疼痛的治療 ,組方靈活 ,用藥可根據(jù)癥狀加減 ,止痛效果較好 ,還可不同程度地縮小腫塊 ,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劉如瀚[2 0 ]用手拈散 (延胡索、沒藥,、香附,、五靈脂各 1 0 g)加味 ,氣滯加木香、枳殼 ;痛甚加地金牛,、蟾酥(后下 ),、蜈蚣 ;便秘加大黃 (后下 );脾胃氣虛加黃芪,、黨參 ;胃陰不足加沙參、麥冬 ;脾腎陽虛加附子,、肉桂,。灌腸治療胃癌疼痛 30例 ,結(jié)果顯效 1 0例、有效 1 7例,、無效 3例 ,總有效率 90 %,。
4 穴位離子導入法
此法結(jié)合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 ,通過外部施加的電磁作用 ,增強藥物的透皮量 ,因而藥物作用發(fā)揮更充分 ,止痛效果更佳。
萬冬桂等[2 1 ]將元胡,、乳香,、沒藥,、丹參各 1 0 0 g ,徐長卿 1 50 g ,用 75%酒精浸泡所得藥液加少量冰片及二甲基亞砜浸濕BG型電子止痛治療儀的電極套 ,并將電極 (銅板 )套入其中 ,置于所選穴位上做中藥離子導入,。選穴 :胸痛取內(nèi)關(guān)、膻中,、阿是穴 ;腰腿痛取環(huán)跳,、腎俞、陽陵泉,、昆侖等穴 ;肩背痛取天宗,、肩、阿是穴等 ;內(nèi)臟痛取相應(yīng)臟腑的俞,、募,、原穴 ;血瘀明顯配血海、膈俞 ;痰凝配豐隆 ;氣滯配行間或太沖,。治療癌性疼痛1 8例 ,結(jié)果完全緩解 3例,、中度緩解 1 2例、無效 3例 ,有效率為 84%,。
5 問題與展望
中藥外治法近年來廣泛用于癌痛的治療 ,且方法多樣 ,往往在常規(guī)止痛西藥無效的基礎(chǔ)上施治 ,仍能顯示出較好的療效 ,其止痛作用迅速 ,維持時間長 ,療效可靠 ,基本無毒副作用 ,無依賴性,、成癮性 ,很多中藥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又有抗癌縮小瘤體作用 ,并可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延長生命。目前 ,癌痛治療多限于單純的療效觀察 ,且療效標準很不統(tǒng)一 ,多數(shù)處于低水平的重復 ,缺乏前瞻性的全面嚴格的臨床科研設(shè)計,。藥物劑型多為傳統(tǒng)的膏藥,、散劑 ,透皮吸收效果差 ,影響藥效的發(fā)揮 ,且臨床使用很不方便。今后研究應(yīng)設(shè)對照組觀察 ,制定統(tǒng)一的療效判斷標準 ,加強對疼痛的辨證分型研究 ,引進現(xiàn)代新技術(shù),、新方法 ,從眾多的外用止痛中藥中篩選出療效更確切,、毒副作用更小的藥理成份 ,制成方便臨床使用 ,藥物釋放吸收性能好的劑型 ,加強藥物制劑及其作用機理的基礎(chǔ)研究 ,這對揭示外用中藥的止痛機理 ,促進中藥的現(xiàn)代化有深遠意義。